“DME”預測篩查模型面世助篩查關口前移 減少糖尿病合併視網膜病變致盲

“DME”預測篩查模型面世助篩查關口前移 減少糖尿病合併視網膜病變致盲

朱大龍教授表示,根據預測模型評估,如果患者具有罹患黃斑水腫的可能性,醫生可以及時關注,幫助其早診斷、早治療。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供圖

朱大龍教授表示,根據預測模型評估,如果患者具有罹患黃斑水腫的可能性,醫生可以及時關注,幫助其早診斷、早治療。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糖尿病合併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這種致盲其實可以預防。但是,當下,包括相關眼科專業設備、醫生缺乏是不爭的事實。如何“破題”?

記者30日獲悉,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線上線下發布了糖尿病性黃斑水腫(以下簡稱“DME”)預測篩查模型,提供了簡單、方便、實用和經濟的解決方案,以促進篩查關口前移。 據瞭解,醫生可以使用“DME預測模型”,根據患者的數據指標,比如年齡,性別,吸菸史,糖尿病史,胰島素、血壓、血紅蛋白情況等進行綜合判斷,預測糖尿病患者的黃斑水腫風險。

“DME”預測篩查模型面世助篩查關口前移 減少糖尿病合併視網膜病變致盲

匡洪宇教授指出, 早診早治可以使90%的糖尿病患者避免嚴重視力下降。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供圖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朱大龍教授30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預測模型評估,如果患者具有罹患黃斑水腫的可能性,醫生可以及時關注,為患者進一步檢查確診,幫助其早診斷、早治療。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組長許迅教授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可以預防的“盲”,如果能夠早篩查、早治療,就能夠保護好患者的視力。但同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也是難可逆的。“如果病情進展到了晚期,那麼治療非常困難,愈後較差。”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視網膜病變學組組長匡洪宇教授亦表示,視網膜病變與其他眼部病變不同,無法替換,治療壓力巨大。她舉例說,比如治療白內障,就可以通過更換晶體的方式解決,但這對於治療視網膜病變是行不通的。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診斷代價也較為高昂。朱大龍介紹,如今,對於黃斑變性、黃斑水腫的篩查依然較困難,需要通過眼底鏡和OTC掃描等方法。匡洪宇教授告訴記者,眼底篩查需要進行眼底照片、眼底造影,如果懷疑黃斑有病變,還要進一步做光學相干斷層(OTC)掃描,但很多醫院並不具備相關設備、缺乏專職人員,面臨很大的壓力和挑戰。這位專家直言,糖尿病人對於黃斑水腫的重視程度和篩查意願較低,因此發現時通常已至晚期。

匡洪宇教授指出,此次糖尿病性黃斑水腫預測模型的發佈,填補了中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早期黃斑水腫篩查的空白。早診早治可以使90%的糖尿病患者避免嚴重視力下降。朱大龍教授坦言,“DME預測模型”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非常簡單便捷的早期篩查方案,可以不依賴眼科醫生和專業設備,也可讓患者免受如熒光照影等的痛苦。通過對患者的預測,內分泌科醫生可將篩查出來的高風險患者導流至眼科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採訪中,多位專家均表示,DME預測模型的推廣使用將幫助內分泌科和眼科醫生攜手攻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治難題,加強糖尿病患者眼底併發症的綜合管理,保護民眾眼健康。(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