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宋明兩朝不和親的,關鍵是宋明兩朝這些皇帝有資格和親麼?

少年不大冷


所謂和親,不過是打不過之後的權宜之計,漢高祖劉邦曾經親率32萬大軍親征,因為高祖輕敵冒進,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史稱“白登之圍。”高祖被圍困七天七夜最後靠著陳平之計,賄賂單于小妾閼氏才得以脫逃。實際上漢軍投入32萬兵力,而匈奴更是投入40萬兵力。高祖回到長安之後,深知剿滅匈奴絕非易事,遂定下和親之策。

宋朝確實不和親,宋朝納歲薄幣,南宋更不必說,宋高宗12道金牌召回岳飛,上趕著向金國納貢稱臣。

事實上,漢朝和親,唐朝結盟,宋朝納歲薄幣。而明朝一朝沒有和遊牧民族妥協過,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因為內外交困,內有李自成,外有皇太極。崇禎曾經動過向皇太極和談的念頭,並秘密派人和皇太極接觸,皇太極對此很高興。於是崇禎讓親信大臣在朝堂提出,得到群臣激烈反對。早在朱棣遷都北京之時,明朝就流行“天下守國門”之說,群臣以祖宗成法不可破,所以,終明朝一朝,明朝沒有向遊牧民族妥協過。到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崇禎讓皇后皇妃自盡,自己親斬殺公主,崇禎選擇自縊。才有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說。

說明朝是最有氣節的王朝,毫不為過,幾次都城被圍,沒有皇帝選擇南遷,比起宋末的靖康之恥,崇禎的皇后、妃子大義凜然,說著願追隨皇帝於地下自縊。明朝一朝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不賠款。鐵骨錚錚的王朝。


史爭朝夕


宋朝雖然不和親,可是割地賠款的事情常有發生。也是歷史上最被吐槽的王朝之一,明明戰鬥力強,可是當皇帝的只想保住自己的皇位,間接導致終宋一代外強中乾。而我們看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兩個王朝,漢朝和唐朝。他們的和親外交政策非常成功,把中原的公主嫁給當時少數民族的可汗。所以漢唐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王朝,而明朝以不和親,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出名。事實證明他們的猜想是對的,所以明朝也被稱為最有骨氣的封建王朝。雖然在明成祖時期有遠邁漢唐的表現,但總體實力還是不如漢唐。一味的去打不和親這是很關鍵的原因,總而言之宋朝經濟雖然發達但是除此之外。各個方面基本上都是人家明朝碾壓,一舉收復了終宋三百年也未能收復的幽雲十六州。


讀歷史很好


宋明兩朝不和親,好像歷史上沒有記載和親的事件,我以我的觀點說說這兩朝為何不和親;首先說宋朝:趙匡胤陳橋兵變後登上皇位,成為了宋朝第一位皇帝,趙匡胤比較強勢北方少數民族還是不敢輕易冒犯,第二位皇帝趙光義也是高手,到第四位皇帝趙禎也是有作為的君主,到北宋後期,宋打不過遼只有割地賠款,特別是靖康之變(我有一篇文章講的就是靖康之變,20萬宋軍到了是否會改變戰爭狀況,不會有靖康恥),兩皇帝被擄,到南宋初期宋遼軍事實力發生變化,加上金的崛起,最終遼被滅,後期雖然宋朝打不過金,不過也是賠款,割地,不存在和親,直到南宋滅亡,也沒有和親.

現在我們說說明朝,明朝前兩個皇帝都是比較強硬的朱元璋帶兵把遊牧民族打的很遠,朱棣更是幾次親征蒙古,可以說明朝軍事實力強大,更不可能和親,後期明宣之治,更讓大明強大,鄭和六下西洋,體現了明朝軍事強大,哪怕是後期土木堡之變于謙力主重新立皇帝,最終也沒有讓和親,後來的明朝滅亡,他們一直都是君王死社稷,不敢談和親,所以說兩朝不和親原因很簡單,最先很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