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感覺體制內優勢很明顯,你怎麼看?

簡單就好121212


這次疫情更突出了體制內的優勢。

我畢業的時候一心想外出闖蕩,放棄了進入體制內的機會,跑到深圳各種造,現在一大把年紀了,還一事無成。

現在年紀大了以後,創業沒有成功,找工作已經非常難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比天大。

之前覺得體制內沒意思,現在回頭看,發現雖然他們工資不算特別高,但是穩定啊,該有的福利一點都不會少,不管什麼情況都會有國家兜底,如果不是體制內的,不一定哪天工作就沒了,創業就失敗了呢,就算華為超過35歲,都不受待見了。

這次疫情,更突出了體制內的優勢,就是抗疫需要上一線,但是跟企業倒閉,失業大潮完全沒關係,如果不需要上一線的,在家每天自我隔離,工資還是一分不少。你創業能做到?你打工能做到?

吃點饅頭算了-_-||


只吃三種菜


近些年感覺體制內優勢明顯,我認為這既是一件很正常的現象,又是一件不正常的現象。說是正常的現象,是因為體制內的大多數是有知識的文化人,"含金量要高一些",待遇高一點可以理解。而體制外的人大多數知識文化水平稍低一些的人,"含金量要低一些",待遇低一點也可以接受。不過,體制內也有少部分"含金量低“的人,各方面待遇上就討了巧。體制外也確有一些"含金量高“的人,各方面待遇上就吃了虧。我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這黨的性質無疑就決定了國家的各項政策必須要代表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國家就象一臺大機器,上面的零件有值錢的,有不值錢的。但只要是這臺機器上的零件,都有它的作用,少一個就無法正常運轉。因此,革命崗位只有分工不同,作用大小不同,沒有可有可無之分。能設計出建房圖紙的人,未必自己就能親手造好一幢樓房。能造出導彈的人,讓他到建築工地搬磚,未必能幹過農民工。總之,我認為體制內外待遇差別可以有,一般不宜拉的太大,尤其是不可越拉越大,那樣會影響安定團結。特別是在“兩類”人員都退休以後,更不宜待遇成倍地加大。這時候因為大家都已退休不為社會作貢獻了,人生的消費需求與購物價格都是面向同一個“社會市場“,根本是不存在什麼性質上的差別了。


無名的小草208507432


應該說優勢是越來越明顯!

先說工資福利待遇——我14年春節前從基層部門主官位子提前退休,當時的工資單才5800元左右,年薪不到7W。15年職級並軌,比我這個級別年限低的人都套處級待遇,基本工資一下飆升到8200元,而且,之後又有車改、年終績效、政法補貼、通訊補貼等,我原來的1副職都可以拿到16~18萬的年薪。這個水平已經逐步與壟斷行業拉近距離。

第二政治待遇——職級並軌後,沒有職務的人也一樣可以套級別,一樣可以提工資待遇。不再像過去那樣,不得提拔有可能科員幹到退休,打頂就是主任科員。

第三越是基層越是邊遠地區待遇偏向越高——同級別科級幹部,省級比地市級少幾百,地市級比縣區少幾百,縣區比鄉鎮又少一些;一些邊遠地區還有額外補貼。

第四是職責分工日趨明瞭,跨界越界交叉覆蓋的情況越來越少了,大多數人可以專心致志做本職工作。

第五由於黨風廉政建設方面日趨嚴格,吃拿卡要現象越來越少了,依法辦事,提高服務質量也蔚然成風,體制人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慢慢也提升了。

所以說,體制內的優勢日漸明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