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電影中隱藏最深的中國元素,你發現了嗎?

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國產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自上映以來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僅僅上映一週,這部電影就被定調為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而2019年也因此成為了中國的科幻元年。

《流浪地球》:電影中隱藏最深的中國元素,你發現了嗎?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導演、編劇、主演等一眾主創人員都是中國人,包括後期電腦特技的製作也是由中國團隊主要完成。電影中充滿了中國元素,中國地名:北京、上海、杭州、滄州……;中國的中學生的運動服樣式的校服;京味十足的北京話;開車前的語音提示:“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片中除了這些表面的中國元素之外,其實還隱藏著很多價值觀層面的中國元素。

比如郭帆導演自己舉例說:“就比如很多外國朋友來說,他們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你們“跑路”還要帶著地球?這一點就很好地體現了我們中國人對於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可以說,“故土難捨”是有著幾千年農耕文化的中國人基因中隱藏得很深的的一種價值觀。

《流浪地球》:電影中隱藏最深的中國元素,你發現了嗎?

在這部科幻電影中,透過劉培強和劉啟這對父子之間的互動,我們可以看到千千萬萬中國家庭的核心價值觀,那就是一切為了孩子。這也許是這部科幻片中隱藏最深的中國元素。

當流浪地球計劃開始的時候,人們需要通過抽籤來獲得進入地下避難所的機會,抽中意味著生,抽不中就意味著死。劉培強作為航天員可以讓一個家人帶著孩子直接進入地下避難所,而此時妻子得了不治之症,他果斷決定放棄治療,讓岳父韓子昂帶著兒子劉啟進入地下避難所。這樣的決定是以保全孩子為家庭最大利益的理性決策。

《流浪地球》:電影中隱藏最深的中國元素,你發現了嗎?

劉培強登上領航的飛船,劉啟成了和外公一起生活的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很中國特色的問題。當今時代,留守兒童的父母為了生計,為了讓家庭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更主要的是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父母要離開孩子出去打拼。而在遙遠的未來,為了確保兒子劉啟能夠獲得活下去的機會,劉培強選擇離開地球,離開兒子。

劉啟的身上有著典型的留守兒童的特質,就是和父親缺乏親近感,因為在長達17年的歲月中,父親只是一個遙遠太空傳來的聲音。在這種時空的隔閡下,父親所有的語言似乎都變成了控制。於是劉啟開始反抗父親的這種控制,他要逃出父親的控制,他以父親當年早早放棄了母親的治療這件事情來攻擊父親,讓他內疚。親人之間的折磨就是要讓對方內心痛苦,兒子要讓父親通過體會內疚與自責的痛苦來感受孩子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陪伴的孤獨的痛苦。

《流浪地球》:電影中隱藏最深的中國元素,你發現了嗎?

劉培強的身上也有著典型的中國家長的特點,那就是對孩子的關心多停留在安全問題、生存問題、未來發展的問題,像領導一樣幫孩子安排好他的一切,但是很少真正關心孩子內心的想法,於是孩子感受到的永遠是來自於家長的控制與命令,這讓他們覺得窒息,想要逃跑。於是劉啟萌生了離開地下避難所,逃離這種被遙控的生活的想法。

劉培強在得知兒子劉啟身陷險境的時候,他儘量替劉啟安排緊急避難,他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孩子要安全,其實在人類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的危機年代,誰能確定哪裡才是絕對安全的呢?

父子的和解來自於最後的告別,劉培強犧牲了自己,拯救了地球,其實他只是想拯救自己的兒子,而只有拯救了地球,兒子才能活下去。因為有孩子在,就有希望在。

《流浪地球》:電影中隱藏最深的中國元素,你發現了嗎?

希望是現代積極心理學中的一個研究內容,心懷希望的人會更關注成功而非失敗,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障礙時,他們會較少體驗到消極情緒。心中有較大希望的人,遇到看似不可解決的事情的時候,也會試著把大問題分解成一個個能夠解決的明確的小問題,採取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問題。

中國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很好地詮釋了為什麼後代子孫是中國人生活中最大的希望。愚公能夠有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的魄力乃源自於“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贈,何苦而不平?”孩子是解決眼前困難的長期辦法,孩子也是解決困難的動力,孩子也是達成目標的希望。

孩子乃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有孩子在,就有希望在,這樣的信念已植根於中國人的價值觀中的,所以,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為人父母的人,做事的最大信念就是“一切為了孩子”。

小說《流浪地球》中,主人公的父親說:“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並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和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

在那個未來時代,中國人依然是延續這自古流傳下來的孩子在希望在的生存法則。當地下岩漿開始湧入地下避難所的時候,人們的逃生順序是按年齡排的,最優先的是由機器人保育員抱著的嬰兒,然後是幼兒園的孩子,再往後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這樣的順序到底是否合理我們不去討論,但這是作者給出的中國式價值觀,孩子就是希望,一切為了孩子活下去。

在未來地球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一切為了孩子”,只有一個簡單的希望,就是活下去,於是在這個簡單的希望下,劉培強和劉啟達成了最後的和解。而回到當今安穩的現實世界來看,“一切為了孩子”往往包含了父母太多的希望與擔心,希望孩子能夠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希望孩子能比自己更優秀更幸福,擔心孩子學業不成功,擔心孩子將來找不到好工作,擔心孩子將來不幸福,擔心孩子現在不生二胎以後老了沒人管……如此多的希望與擔心帶來的往往是深深的親子矛盾,而沒有好的親子關係只能換來孩子的叛逆,因為在父母如此多的希望與擔心下,孩子沒有辦法活出自己,也不能成為自己。其實換個角度來說,時代飛速發展,上一代的生存經驗在當代還能適用的,其實已經不多了,父母安排的路和孩子自己要走的路,哪一條才是“活路”,誰能說得準呢?

《流浪地球》:電影中隱藏最深的中國元素,你發現了嗎?

“一切為了孩子”的出發點是愛孩子,真正為了孩子好,應該是家長放下自己的擔心與焦慮,全力支持孩子,給孩子活下去的希望,讓孩子活出自己。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電影,但在逼真的自然奇觀與高科技展示之餘,講述的還是人的故事,很中國的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