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怎么来?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抓一个关键配合三种方法

新教改之后,语文考试中对阅读和写作的占比做了上调,这让本来就在写作方面有短板的学生和家长更加发愁了。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写记叙文很多孩子的文章根本讲不出一件完整的事,按照学生自己的话就是,“看到题目我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天天上学,好像没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缺乏写作素材,成了中小学生写作文时最大的敌人!

作文素材怎么来?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抓一个关键配合三种方法

写作素材就如此的困难吗?当然不是。当代著名教育家、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老师说过:好的写作素材就存在于普普通通的行业,平平凡凡的小事之中。

可见,缺乏写作素材的原因,不是因为素材少,而是因为缺乏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和关注生活的内心。

着眼平凡,关心日常生活,这就是魏书生老师告诉我们发现好的写作素材的关键!

三个方法,发掘生活中的点滴,让写作文不再难!

作文素材怎么来?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抓一个关键配合三种方法

(一)用心看世界,看到更多精彩

罗丹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像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就需要有一颗能够细心观察生活的心。我们学习过的很多名家作品,其实写的都是身边小事:

比如许地山的《落花生》,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少年闰土》等等,都是很普通的小事,只是因为作者的内心拥有更加细腻的情感,以至于可以从“父亲为我买橘子”这样的小事入手,写出了感人至深的父爱。

向这些先贤学习,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更加的丰富多彩的,那么一次郊游、一场游戏、一场球赛、一次事故……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

只要能够细心观察,心怀对这个世界有所诉说的冲动,就能够写出“以小见大”的好文章。

作文素材怎么来?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抓一个关键配合三种方法

(二)我言就我想,所写即所言

语文能力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顺序就决定了方法。先听,再说,再读,再写。听是获取,接收,就想小孩子一样,想要学会语言,就一定要能够听到外界给他们的声音,如果一个健全的孩子,但是家长不和他交流,那么就学不会说话。

“说”是在听之后自然发生的事情,获取了未知的信息,就想要模仿和表达。回想小时候,小孩子是不是特别喜欢唠唠叨叨的重复一些东西,模仿一些行为和语句,这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家长由于嫌烦,而将这种能力扼杀了。

“读”和“说”是不同的,说是口语化的表达,直接的表达,我言即我想,而读是另外一种的获取,而且是获取和输出交叉的行为,通过读带入到所读作品作者的情绪当中,感受其中表达的意义,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用词遣句的意义,来学习行文的特点。

作文素材怎么来?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抓一个关键配合三种方法

最后才是“写”,也就是我们说的写作。

所以,对于写作不好的孩子而言,家长可以参与其中,让孩子丢掉表达的羞涩,激发孩子交流的欲望,引导孩子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

在这个环节中,家长不能嘲笑孩子。因为这种嘲笑是非常没有道理的,试想,家长倒退到孩子这个年龄,能够比孩子做的更好吗?

魏书生老师也曾说:“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根本上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实说也是写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更经济、更节省时间的一种写的方式。说的能力提高了,也一定能够促进写的能力。

作文素材怎么来?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抓一个关键配合三种方法

(三)养成记录的习惯,不嫌多寡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写作,并不是应试,而应该是一种像拍照片一样用于记录生活的方法,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有记录日记的习惯,其实这就是写的习惯。

作家周国平在《写日记的习惯》中说:“日记是作家的摇篮。”林语堂也说;“故教学生作文,只须教写日记;日记做得好,能小能大,能叙事、能描写、能发议论,论文可不写而能。

广东省09年高考物理单科状元,以675分的总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学霸胡丹旦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因为坚持写日记,她的作文水平一直很好,学校还曾帮她把作文汇集成册发给同学们学习。

可见,无论是先贤大作家,还是学霸、状元,都用鲜活的例子告诉了我们,只要写好日记,叙事文、抒情文、议论文都可写好。

作文素材怎么来?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抓一个关键配合三种方法

而千万不要把日记变成了一项工作,日记就是一个生活的习惯,习惯于将生活中如风、霜、雨、雪的情景记录一下;习惯于把看书、阅读中,动人的文字、深刻的见解记下来;习惯于把自己大脑中浮现的偶有所得、灵光一现记录下来。

这些点滴的片段就是作文的素材,当养成了写日记这个好习惯,就会发现身边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写作再也不是一个难题。

最后,总结一下:写作素材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尝试口头表达,并把自己的观察和想法用记日记的方法记录下来。

学会爱普通,爱平凡,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学会写普通,写平凡,同学们就都能找到自己的素材库,妙手生花,写出一篇篇好作文。



关注【家长必懂的核心教育】,15年语文教学、班主任从业经历,我们一起来聊聊那些很重要的核心教育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