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星辰1
曹操前期急公好義,可謂漢臣楷模,又挾天子以令諸侯, 既佔大義名分 ,又許以重利,所以曹魏陣營人才最多 而且有較為合理的晉升渠道,沒有人才斷層的憂慮,但隨著後期野心漸漸顯露,內部人才也開始動搖,以荀彧之死為代表,表明此時曹魏內部已經清楚知道曹操的不臣之心 ,此時人才歸於曹魏,完全是利益使然,少了一開始的大義成分,而既然利益為先,那就十分現實,當司馬家給的利益超過曹家時 ,背叛曹家也是理所應當了,以利聚眾 利盡則散
劉備漢室宗親,仁德賢明傳於天下 ,世人皆稱英雄,一生屢敗屢戰,百折不撓,終於立下基業 ,劉備的領導力來源就是真正的大義,為了振興漢室,他以一腔孤勇,吸引了無數跟他一樣有著匡扶漢室之心的人,一起對強大的曹魏發起戰爭,從一開始,直到劉備死後 諸葛亮繼承他的遺志繼續北伐中原,其實都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也是為什麼蜀漢群雄中 ,英雄人物特別多的原因,因為他們都是為了理想和心中的抱負去戰鬥
孫權借父兄之名,雖然是江東之主,其實不過是本地世家大族勉強認可的領導者罷了 ,他以父兄留著的人才遏制本地士族的人才,又適當提拔本地人才以分化本地士族,格局最小,氣度最差,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想辦法壓制本地士族,免生叛亂,無暇他顧,而東吳本地士族對外擴張慾望也不強,這也是東吳主動對外發動戰爭次數極少的原因,若是沒有孫堅孫策打下的基礎 憑孫權自己,絕不可能有江東基業的,總體來說,孫權不過守成之主而,難以跟曹劉這樣自己打天下的比擬 可以說若是曹劉二人晚死幾年,東吳可能就被二人滅掉了
過盡飛鴻矣
清山雅舍,暢談歷史。
前言
曹操、劉備、孫權作為造就三足鼎立格局的主角,每個人都有著強大的領袖光環,使得各一批人才都聚集在他們的麾下。那麼他們的領導力是如何來的呢?他們又是如何聚攏人心,聚集人才呢?告訴大家他們三人各有絕招。
各顯神通
🔼曹操劇照
1、曹操,唯才是舉,心胸寬廣
一是曹操從最初就始終堅持唯才是舉的方針。在當時漢朝選官主要看家世的風氣下,曹操宛如一波清流,注重對寒門子弟的提拔。因而被他重用的人都會感念他的提攜之恩,用心為他效命。
二是曹操還強化樹立自己的求賢形象,對於劉備、關羽這樣的人才,沒能招攬卻也沒有迫害,反而榮寵有加,以此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心胸,促使人才歸附。同時麾下的人也會為他的氣度所折服。試問有誰不喜歡一個有心胸的老闆呢?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曹操極具軍事才能,他通過軍事勝利,一次次地印證自己的正確性,從而不斷提升個人威望,從而令屬下振奮信服。
🔼劉備劇照
2、劉備,仁者無敵,忠義無雙
劉備和曹操不太一樣,劉備自身先天不足,長期在外流浪。但是比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來說,劉備頂著一箇中山靖王之後的名頭,打造的是“
仁義無雙好皇叔”的人設,並且他打造得非常成功。要知道在漢朝,出身也是被人們很看重的事情,如果劉備只是一個平頭老百姓,而沒有皇叔這個加成,恐怕他的魅力就會下降很多。再有,劉備的情商很高,他待人接物總是能讓人如沐春風,行事又以忠義為先,這樣有著極佳的德行和聲望的君主也是很令屬下信服的。🔼孫權劇照
3、孫權,江東之虎,恩威並施
孫權的情況又有一些不一樣。他先是蒙了父親和長兄的庇廕,平白得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基業。先不論他自己如何,其父兄舊部也會忠心輔佐於他。但是孫權也是一個爭氣的主。他年少上位便勵精圖治,知人善任,從善如流。他在江東開設的招賢館非常有名,為江東招攬了大量的人才。不光如此,他還能識人用人,明察善斷,恩威並施,令屬下信服。
結語
曹操、劉備、孫權三人能在漢末亂世脫穎而出,本就證明三人的英明不凡。三人能各自闖出偌大的基業,也與他們善於統馭眾多能臣豪傑是分不開的。三人在領導力上有相通之處,也有顯著的區別,算是各有擅場。大家有何看法呢?
清山雅舍
曹操、劉備與孫權三位領導者的領導力來源各是什麼?
曹操、劉備與孫權三位領導者的領導力來源各是什麼?
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人才,這句話完全適用於三國的三位巔峰人物。
三國是歷史上很璀璨的一個年代,雖然在當時戰火橫飛百姓並不安寧,但是在現在看到的只有當時各種武將和謀士層出不窮,而統領這些絕世武將的謀士的主公就顯得更加厲害了。
這三位分別是蜀國劉備、東吳孫權、魏國曹操,縱然你有萬般神通但最終還是在我手下乖乖做事,其中的典型就是羈傲不遜的馬超最終甘願聽劉備差遣,可見主公的威懾力。
於是現在不僅研究歷史的朋友喜歡三國,就連喜歡職場文化的朋友也對三國愛不釋手,因為其中牽扯的實在是太多,我們完全可以將三國理解為職場,而武將就是員工,可以說在當時是流水的員工,鐵打的老闆。但是誰生下來都不會是萬能的,那麼這三位領導人的領導力來源是什麼呢?往下看:
曹操——先天優勢
雖然後期三位領導人的地位大致相同,但是在前期可以說曹操的身份比他們好上太多,在劉備賣草鞋,孫權還沒有出生其父親還只是一個小縣令的時候,曹操就已經當官了,因為什麼?因為曹操是宦官之後啊。
在東漢末年是什麼人的天下?軍閥?這是偏後期了,早期都是宦官控制朝廷,而曹操的祖父還是宦官中頭領的存在,所以曹操完全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先不說幾歲當官,就是平時耳濡目染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
而曹操倒也爭氣,雖說是宦官之後但是恥與宦官為伍,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跟宦官作對,於是儘管曹操是宦官之後但是朝廷上下對他的閒言碎語並不多,並且還有願意跟隨自己的人,可見曹操的領導力大部分是來源於小時候的耳濡目染。
劉備——仁義道德
如果沒有曹操那樣的條件該如何領導他人呢?劉備靠的是仁義道德,劉備深知自己各方面都不行,唯一能拿出手的就只有皇親國戚這個是八竿子打不著落魄到賣草鞋的稱號,既然如此,劉備就大膽承認自己不行。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虎牢關華雄叫陣,當時那麼多諸侯都說自己有勇猛的將軍可以打敗華雄,有一個敢承認自己不如別人的嗎?沒有,這就襯托出劉備的品德是多麼高尚,從而讓別人信服。
關於劉備以仁義領導眾人有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鳳雛在發現劉備不行的時候就要離開,這時候張飛的建議是殺了鳳雛,這樣雖然有損失但是不至於落到別人手中,而劉備是怎麼做的呢?
自然是拒絕了這個辦法,因為這樣有失仁義,跟他的主流思想有所違背,如果真的按照張飛說的,那劉備的下屬肯定都會寒心,也正因為如此才讓鳳雛信服從而願意付出生命來效忠劉備。
孫權——繼承家業
跟前兩位比起來,孫權的領導力來得就比較容易了,因為不需要做什麼就可以讓別人信服。因為早期由孫堅通過縣令起家最終成為一方軍閥,在遭遇不幸後返回江東孫策繼承家業,孫策在憑藉自己的努力讓孫家在江東佔據一席之地,這時候大家都是非常信服的,雖然孫策英年早逝,但是隻要孫權不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大家還是願意以孫家為主。
而孫權也是一個聰明人,在位期間雖然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但是也沒闖下什麼禍,一些小的問題交給周瑜魯肅這樣的人解決就可以了,所謂的領導力就變成了與生俱來的能力。
結語
這三位的領導力有耳濡目染形成的、後天鍛鍊學成的還有憑藉基業與生俱來的,這其中有機遇有努力,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三人都有不同其他人的特性,這或許也是疆域這麼大但最終卻只有三國鼎立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