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云南省国资委是省级定点帮扶马关县的牵头单位,定点挂钩帮扶马关县夹寒箐镇牛马榔村委会工作以来,省国资委结合牛马榔村地方实际,找“病”、开“方”,累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修路、建房、引产业,让地处交通死角的牛马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具备脱贫实力的“牛”村。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在马关县夹寒箐镇南部,一条沥青路蜿蜒在山间,穿过与金厂镇隔河相望的天幔村,谁都不曾想到,这个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地处交通死角的天幔村,如今沥青道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要想富、先修路。天幔村是牛马榔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进驻到牛马榔村委会后,省国资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协助县交通部门开展通村主干道规划建设的同时,对各村小组村内道路进行了设计,将户户通水泥路提上日程,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为了让群众信服,工作队员们多次入户走访,将涉及到的土地问题、线路设计和实施方案与群众充分沟通,在干群感情不断增强后,群众的思想有了转变,实施“户户通”硬化路的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马关县夹寒箐镇牛马榔村委会下天幔村二小组村民 杨情:“说要从我家门口过,但是那里地基挡墙没有建起来,担心车过压烂,后面国资委来协商这段路,现在路建好了,摩托车也可以到家了,也方便得多了。“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在开展帮扶工作中,省国资委将道路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出资700余万元,在牛马榔村挖通、拓宽、硬化、修缮村内和入户道路超过40余公里。解决了出门畅通问题后,驻村工作队还想方设法让群众住得安全,在帮扶工作开展后,工作队员们“走村串寨入户”,了解群众意愿,做足政策宣传,对住房进行功能提升改造。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云南省国资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吴本林:“过去他们不支持不理解,对我们的政策怀疑、有顾虑,他怀疑我们搞不好,质量不过关,不如他们的心意,现在他们这家从过去的不满意,不支持,到现在的支持满意我们的扶贫工作,同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按照“安全稳固、遮风避雨、功能齐全”的改造要求,省国资委出资300余万元对牛马榔村227间房屋进行了室内外地板硬化、功能区划分、加固楼板、室内吊顶、室内外墙体粉刷等5项功能提升改造,让群众住房有保障。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马关县夹寒箐镇牛马榔村委会新寨村小组村民 李绍云:“以前我们的瓦是土巴瓦,每年风吹下雨,都要翻一两次,现在国家拿瓷瓦来盖,现在也不会漏雨了。”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省国资委结合各村脏乱差状况,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硬化农户室内外地板和庭院超过4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40余盏,此外,出资36万元铺设4.9公里水管、修缮4个蓄水池、新建1个蓄水前池,解决了4个自然村、294户村民的人畜饮水问题,让群众饮水有保障。基础设施改善,让牛马榔的面貌焕然一新。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马关县夹寒箐镇牛马榔村委会上幔龙村小组村民 罗绍云:“原来都是泥巴房,下雨到处漏雨,路都是泥巴路,现在国资委支持,党的支持,家家盖了砖房,家家硬化路都通了,大车小车都可以过了,现在的政策都好了,党的政策样样好。”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村容村貌变了,省国资委还要想办法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在开展帮扶工作中,省国资委结合牛马榔村养牛的传统,出资490万元,于2017年1月建成牛马榔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厂,通过回购犊牛、收购青贮饲料、提供务工岗位、租赁土地、年底分红5种方式解决贫困户增收难问题。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马关县夹寒箐镇牛马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杨继标:“帮助我们解决了贫困户的一些困难,我们俩老在这里喂牛每月工资一个两千四,两个就是四千八,解决了我们的生活问题。”

为了让肉牛产业能帮助更多农户增收,省国资委紧紧牵住“牛”鼻子,通过扶持养殖能手和培养致富带头人带动农户参与。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省国资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赵红臣:

“通过召开群众会,进行宣传,养我们肉牛的好处,收益,给他们算经济账,我们发动了一两户农户从牛场把牛牵出来之后,通过我们这种方式,他们有了收益,其他农户看到他们拿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之后,农户的积极性不断在增强,收入也逐年在提升。”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通过工作队员的政策解读,越来越多农户自愿从牛场里牵肉牛出来饲养,很多农户在尝到了甜头后扩大了养殖规模,通过肉牛养殖让自己的“钱袋子”真正鼓了起来。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马关县夹寒箐镇牛马榔村委会上幔龙村小组村民 罗武:“拉了两头来养,养了两年多,已经卖了两头牛了,算下来还是愿意养牛场的牛,在家照顾得老人和小孩,现在不打算再出去打工了。”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马关县夹寒箐镇牛马榔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厂厂长 王兴快:“目前已经带动了56户档卡户,养6头以上的已经有八九户,目前增收最好的一年也卖了七八头小牛,一头也是七八千,一年也增收了五六万。”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肉牛产业已经成为牛马榔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合作社也填补了牛马榔村没有集体经济的空白,保障了牛马榔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省国资委驻牛马榔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第一书记 李晓文:“目前合作社累计为牛马榔的农户增收超过110万元,预计在未来三年,可以为农户累计增收超过500万元,我们合作社的牛销路非常好,应该说已经是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发展。“

在做好养殖的同时,省国资委还结合牛马榔地区气候优势,加大作物扶持,投入扶持资金11万元,对种植澳洲坚果、砂仁进行补贴,目前,牛马榔村种植澳洲坚果1100亩、砂仁1500亩、香蕉3000亩。同时,省国资委开展产业道路维护,保障香蕉及时出地,拓宽收入渠道。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马关县夹寒箐镇牛马榔村委会下天幔二组香蕉种植户 陶云国:“以前确实是路不通又烂,浪费了很多香蕉。现在平均下来100亩每年收入在24万左右,省国资委来了以后支持我们发展坚果、砂仁产业,现在我们很有信心,想把它做强做大。”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通过省国资委“倾财倾力”的真情帮扶,曾因“穷”而出了名的牛马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各项指标均达到脱贫摘帽要求。

给力!省国资委投2500万助“牛”村脱贫

省国资委监督处处长 马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 王华龙:“应该说国资委是通过七个到位来实现我们牛马榔村与全县全州2019年同步脱贫,第一个到位主要是思想认识到位,第二个到位是我们组织领导到位,第三个到位就是我们帮扶力量到位,第四个到位就是我们的责任落实到位,第五个到位就是我们项目资金到位,第六个到位是我们的帮扶措施到位,第七个到位是我们的帮扶成效到位,帮扶成效的体现都是在前面六个到位的基础上实现的。在2014年底的时候牛马榔村的贫困发生率是52.88%,通过我们前面六个到位,到2019年底,牛马榔村的贫困发生率就降到了1.82%,应该说成效是比较明显的,通过我们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还有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等等方面,应该说牛马榔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马关融媒体中心:王发勇 陶正雄 通讯员:李晓文(省国资委)

编辑:牟星 关韦伟

制作:黄荷 冯明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