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儒學還有復興的可能性嗎?傳統文化今後應該怎麼走?

紫衫龍王張耀武


傳統文化需要不斷更新,才會有生命力,才會有活力,才會永續傳承下去。


骨頭無畏牛刀


我認為: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文化是歷史遺傳遺留的產物!能傳至今,說明有過它的輝煌歷程。但是歷史是向前發展進步的,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儒家學說!畢竟儒家學說有其片面性。

歷史上的諸子百家爭嗚也是各有千秋!所以說我們當代人也必須用批判的眼光、去分析研究儒家思想、古為今用地去發揚光大傳承!也應該包括諸子百家的各種思想內容!


古城漁樵


先表明觀點,當代儒學復興就是偽命題,為什麼要復興儒學?傳統文化應該走的路沒有變,就是批判地繼承

孔子所在的魯國是真正的“禮儀之邦”。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因周公輔佐周成王,讓自己的長子伯禽代為赴任,建立魯國,國都為曲阜。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孔子出生時已是春秋末年,禮壞樂崩。孔子所做的就是挽救周禮的那一套。但他的那一套“克己復禮”,在社會的大變革中是行不通的,所以周遊列國到處碰壁。晚年回到家鄉做古籍的編定工作,開班收學生傳送自己的思想。

儒學真正走上政治舞臺的是在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了封建文化的正統,三綱五常作為穩固封建秩序的工具,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統治者利用儒學採取愚民政策,禁錮了思想的創新。其效果就是使中國積貧積弱,一旦列強來犯就潰不成軍。半部論語治天下,只是個美麗的傳說。

所以,孔孟之道雖然奠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禮節,但一味地不思進取,不去變法圖強,只會落到一個捱打的地步。

今天我們在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中應全面挖掘傳統文化中具有現實價值的部分,不僅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還有道家的上善若水,還有在我們民族的血液裡流淌著的堅韌不拔的精神。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的產物,相比於儒學,它更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靠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解放軍,打敗了以儒家“禮義廉恥”為座右銘的蔣介石。依靠毛澤東思想使滿目蒼痍、民不聊生的舊中國變成了現在繁榮昌盛的新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