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囍嘉楽


从事水产养殖,经常会和“溶氧”打交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水里的氧气。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产动物也一样,在水里生活,就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

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或水质恶化,造成水里的溶氧偏低,养殖户就要采取措施,针对溶解氧进行改善管理,养殖的鱼、虾才能正常生长。

溶解氧对于水产养殖的重要性

“养鱼先养水”是水产养殖户经常说的一句话,养水的目的就是搞好水质环境,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产养殖的三个要素之一,它是由多种因子形成的物质。从鱼类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进,吃了水中的饵料后经过消化,将食物中的能量转换成自已生长所需的能量,加以利用,才不断会长大。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氧气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水里的溶解氧不足,能量转换也会中止,鱼类生长就变得缓慢。

池塘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水里有鱼类没有吃完的饵料,还有排泄的粪便,会被微生物分解成可溶性的有机物,经过水体循环,转变成无机物,这样就可以避免有机物过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在有机物转变的过程中,氧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养殖过程中容易造成溶氧不足的问题点

  • 不管是养鱼还是养虾,投放密度很重要,不能单方面的追求效益而过量投放苗种,有很多的养殖户出现溶氧不足,都是由于投放密度过大造成。一个池塘就那么大的水体面积,养殖的动物密度过大,活动空间受限,氧气分解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态平衡,引起缺氧,需要人工干预才能维持正常溶解氧水平。
  • 养殖池塘在培藻的时候,水体过肥,水生植物的覆盖率太高,整个池塘都长满了水草,在这样的环境下,水草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氧气,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水草耗氧量不成正比。氧是微溶于水的气体,如果水草面积过大,产生的氧气无法进入到水下层,会直接溢出到空气中,造成水下层的溶氧不足。
  • 养殖了多年的池塘,在上一季养殖完成以后,没有进行清塘清淤就开始投放鱼苗继续养殖,这样的池塘底部淤泥过厚,累积了很多的硫化氢和亚硝酸盐等物质,到了高温季节,水位下降,有害物质会大量分解,消耗水中的溶氧,产生有毒气体,造成水中的溶解氧偏低。

溶解氧不足会产生哪些危害

  • 水产动物对于氧气的需求量很大,在透明度比较低的池塘中,由于有的浮游生物有自荫作用,在水下底层的呼吸就要大于光合作用,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会出现较大范围的无氧区,在这种状况下,遇到闷热雷雨的天气,极易发生鱼类浮头的现象。下层无氧水与上层水混合,导致整个池塘的溶氧偏低,引起鱼类窒息。
  • 养殖的鱼类还有一些没有脊椎的动物,都是靠鳃来从水中吸取溶解氧,用来维持正常生长。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时,动物不能吸取到维持生命的氧气,就会出现缺氧的症状。当水中的溶解氧低于最适宜的浓度,尽管不会威肋到动物的生命,但会影响到生长和发育。

溶解氧不足的解决方法

  1. 当池塘里出现溶氧不足,最直接的方法是撒增氧颗粒和开启增氧机设备,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型的增氧设备,用得比较多的是叶轮式的增氧机,可以加快水体对流交换,增加水中的氧气,将水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开机时间根据天气和池塘缺氧情况来定,要保证鱼类不会发生浮头的现象。
  2. 如果是投放密度过大,养殖的鱼类可以先捕捞一批上市销售,解决空间拥挤的情况。没办法进行换水的情况下,可选择使用改良药物来调节水质,减少硫化氢气体的产生。在晴朗的天气,可以使用光合细菌来进行改善,不仅能增加水中的溶氧,还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提高抵抗力。

  3. 在规划养殖品种时,可以采取套养的方式,利用两个品种食性、生活空间的差异,达到改善水体环境的作用。像鲢鱼和鳙鱼同时套养,它们生活在不同的水层空间,合理利用了养殖空间,对水体中的有机物充分利用,减少腐化分解,保证了水中的溶氧不被消耗。

总结:

对于水产养殖动物来说,养殖过程中除了水之外,氧气就是最基本的条件,溶解氧对于所有水产动物是产生代谢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合适的溶解氧浓度决定着水产动物的行为和生长,养殖户要重点做好溶解氧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


农事随谈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水产养殖中水中的溶氧往往是限制产量的一个生要因素,因此在养鱼的过程中,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要将水体中的溶氧问题解决好,那么在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我们将如何来解决?踏火根据个人经验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 溶解氧不够:这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缺氧,对于水体缺氧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如加水、开增氧机、直接用增氧剂等。这些相对来说都只是一种一救急用的方法,对于预防水体缺氧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是活的,也就是说水中的各种藻类要达到生长平衡才行,否则水体就易缺氧。水中的藻类过多白天确实会给水体提供大量的氧气,但是到了晚上之后其同样会消耗大量的氧,这时水体很易缺氧,而水体中的藻类过少的话,则相当于死水,根本没有缓冲力,这种水同样易缺氧,因此在整个养鱼过程中要确保养殖水体有活力才行。

  • 溶氧过高: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水中缺氧对鱼的产量和健康影响大,但也并不是水中的溶氧越高越好,溶氧过高有时同样会危害到鱼。这种最常见的就是鱼苗时期的气泡病,这是典型的因水中的溶氧过高(当然别的气体在水中过时高时也可会出现气泡病)而影响到鱼的例子。轻的只是氧气进入鱼的鳍条引起鳍条出现气泡,但更多的是鱼将气泡吞下之后在肠道内形成气泡,这种对于苗的危害较大。对于这种情况最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及时加注新水同时最好用一次杀菌药,以防伤口出现感染。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踏火逍遥说鱼


人少了氧气不能活,鱼少了氧气也不能活,溶氧对于水产养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有的工厂化养殖场利用物联网设备进行水产养殖管理,根据水质监测指标,能实现对养殖水体溶氧、PH值等理化性质科学地进行调控。

但是,毕竟普通养殖户多于设备化养殖户,我们没有物联网设备,也可以做好水体溶氧管理。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找好水源。

水源清新无污染,溶氧就充分,就是所谓的“源头活水”。有很多鱼塘用的是河水,如果河水被未处理过的工厂尾水污染,溶氧就会差很多,也容易导致鱼中毒或引起疾病。

第二,做好溶氧监测工作。

溶氧的变化肉眼看不出来。比如两个鱼塘或者两条小河,看上差不多,其理化性质(溶氧)等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想科学管理溶氧,监测工作就不能少。现在有水质快速检测试剂和设备,用起来很方便,可以隔7天左右检测一次,高温期或者天气恶劣时可以加大频率。

第三,管好水质。

这是个“老生常谈”话题。水质管好了,溶氧的就不会有太多问题。一是要定期换水;二是要控制投喂量,减少残饵;三是定期调水改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