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見的問題有哪些?如何解決?

囍嘉楽


從事水產養殖,經常會和“溶氧”打交道,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水裡的氧氣。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水產動物也一樣,在水裡生活,就需要氧氣來維持生命。

在養殖的過程中,由於氣候變化或水質惡化,造成水裡的溶氧偏低,養殖戶就要採取措施,針對溶解氧進行改善管理,養殖的魚、蝦才能正常生長。

溶解氧對於水產養殖的重要性

“養魚先養水”是水產養殖戶經常說的一句話,養水的目的就是搞好水質環境,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溶解氧是水產養殖的三個要素之一,它是由多種因子形成的物質。從魚類能量轉換的角度來進,吃了水中的餌料後經過消化,將食物中的能量轉換成自已生長所需的能量,加以利用,才不斷會長大。能量在轉換的過程中,氧氣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水裡的溶解氧不足,能量轉換也會中止,魚類生長就變得緩慢。

池塘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水裡有魚類沒有吃完的餌料,還有排洩的糞便,會被微生物分解成可溶性的有機物,經過水體循環,轉變成無機物,這樣就可以避免有機物過多,產生有害氣體汙染環境,在有機物轉變的過程中,氧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養殖過程中容易造成溶氧不足的問題點

  • 不管是養魚還是養蝦,投放密度很重要,不能單方面的追求效益而過量投放苗種,有很多的養殖戶出現溶氧不足,都是由於投放密度過大造成。一個池塘就那麼大的水體面積,養殖的動物密度過大,活動空間受限,氧氣分解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態平衡,引起缺氧,需要人工干預才能維持正常溶解氧水平。
  • 養殖池塘在培藻的時候,水體過肥,水生植物的覆蓋率太高,整個池塘都長滿了水草,在這樣的環境下,水草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氧氣,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和水草耗氧量不成正比。氧是微溶於水的氣體,如果水草面積過大,產生的氧氣無法進入到水下層,會直接溢出到空氣中,造成水下層的溶氧不足。
  • 養殖了多年的池塘,在上一季養殖完成以後,沒有進行清塘清淤就開始投放魚苗繼續養殖,這樣的池塘底部淤泥過厚,累積了很多的硫化氫和亞硝酸鹽等物質,到了高溫季節,水位下降,有害物質會大量分解,消耗水中的溶氧,產生有毒氣體,造成水中的溶解氧偏低。

溶解氧不足會產生哪些危害

  • 水產動物對於氧氣的需求量很大,在透明度比較低的池塘中,由於有的浮游生物有自蔭作用,在水下底層的呼吸就要大於光合作用,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會出現較大範圍的無氧區,在這種狀況下,遇到悶熱雷雨的天氣,極易發生魚類浮頭的現象。下層無氧水與上層水混合,導致整個池塘的溶氧偏低,引起魚類窒息。
  • 養殖的魚類還有一些沒有脊椎的動物,都是靠鰓來從水中吸取溶解氧,用來維持正常生長。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時,動物不能吸取到維持生命的氧氣,就會出現缺氧的症狀。當水中的溶解氧低於最適宜的濃度,儘管不會威肋到動物的生命,但會影響到生長和發育。

溶解氧不足的解決方法

  1. 當池塘裡出現溶氧不足,最直接的方法是撒增氧顆粒和開啟增氧機設備,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種類型的增氧設備,用得比較多的是葉輪式的增氧機,可以加快水體對流交換,增加水中的氧氣,將水中的二氧化碳排出。開機時間根據天氣和池塘缺氧情況來定,要保證魚類不會發生浮頭的現象。
  2. 如果是投放密度過大,養殖的魚類可以先捕撈一批上市銷售,解決空間擁擠的情況。沒辦法進行換水的情況下,可選擇使用改良藥物來調節水質,減少硫化氫氣體的產生。在晴朗的天氣,可以使用光合細菌來進行改善,不僅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還可以作為魚類的餌料,提高抵抗力。

  3. 在規劃養殖品種時,可以採取套養的方式,利用兩個品種食性、生活空間的差異,達到改善水體環境的作用。像鰱魚和鱅魚同時套養,它們生活在不同的水層空間,合理利用了養殖空間,對水體中的有機物充分利用,減少腐化分解,保證了水中的溶氧不被消耗。

總結:

對於水產養殖動物來說,養殖過程中除了水之外,氧氣就是最基本的條件,溶解氧對於所有水產動物是產生代謝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合適的溶解氧濃度決定著水產動物的行為和生長,養殖戶要重點做好溶解氧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證水產動物的正常生長。


農事隨談


水產養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見的問題有哪些?如何解決?

水產養殖中水中的溶氧往往是限制產量的一個生要因素,因此在養魚的過程中,我們首要的任務是要將水體中的溶氧問題解決好,那麼在水產養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見的問題有哪些呢?我們將如何來解決?踏火根據個人經驗來說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 溶解氧不夠:這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缺氧,對於水體缺氧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如加水、開增氧機、直接用增氧劑等。這些相對來說都只是一種一救急用的方法,對於預防水體缺氧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養殖水體的水質是活的,也就是說水中的各種藻類要達到生長平衡才行,否則水體就易缺氧。水中的藻類過多白天確實會給水體提供大量的氧氣,但是到了晚上之後其同樣會消耗大量的氧,這時水體很易缺氧,而水體中的藻類過少的話,則相當於死水,根本沒有緩衝力,這種水同樣易缺氧,因此在整個養魚過程中要確保養殖水體有活力才行。

  • 溶氧過高:對於水產養殖來說水中缺氧對魚的產量和健康影響大,但也並不是水中的溶氧越高越好,溶氧過高有時同樣會危害到魚。這種最常見的就是魚苗時期的氣泡病,這是典型的因水中的溶氧過高(當然別的氣體在水中過時高時也可會出現氣泡病)而影響到魚的例子。輕的只是氧氣進入魚的鰭條引起鰭條出現氣泡,但更多的是魚將氣泡吞下之後在腸道內形成氣泡,這種對於苗的危害較大。對於這種情況最有效的處理方法就是及時加註新水同時最好用一次殺菌藥,以防傷口出現感染。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人少了氧氣不能活,魚少了氧氣也不能活,溶氧對於水產養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在,有的工廠化養殖場利用物聯網設備進行水產養殖管理,根據水質監測指標,能實現對養殖水體溶氧、PH值等理化性質科學地進行調控。

但是,畢竟普通養殖戶多於設備化養殖戶,我們沒有物聯網設備,也可以做好水體溶氧管理。我認為可以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第一,找好水源。

水源清新無汙染,溶氧就充分,就是所謂的“源頭活水”。有很多魚塘用的是河水,如果河水被未處理過的工廠尾水汙染,溶氧就會差很多,也容易導致魚中毒或引起疾病。

第二,做好溶氧監測工作。

溶氧的變化肉眼看不出來。比如兩個魚塘或者兩條小河,看上差不多,其理化性質(溶氧)等是不一樣的。這就意味著,如果想科學管理溶氧,監測工作就不能少。現在有水質快速檢測試劑和設備,用起來很方便,可以隔7天左右檢測一次,高溫期或者天氣惡劣時可以加大頻率。

第三,管好水質。

這是個“老生常談”話題。水質管好了,溶氧的就不會有太多問題。一是要定期換水;二是要控制投餵量,減少殘餌;三是定期調水改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