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文|抹茶媽媽

近日,位於張家口經開區的一個15歲男孩跳樓身亡,原因是寫作業的時候,家裡人不讓他玩手機

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消息一出,人們敏感的神經再次被挑動起來。

有網友說:“手機太害人了!”還有的說,“現在手機裡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把孩子都給教壞了。”

一時間,“手機”成為謀害孩子的罪魁禍首遭到了口誅筆伐。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01“手機”引起的悲劇頻發

18年8月,浙江寧波婦兒醫院的唐醫生一晚上接診了兩個孩子:一個拿菜刀對著自己的手腕連砍6刀,刀刀見骨;另一個從6樓跳下,卻沒有搶救回來。

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造成這兩起悲劇的原因都是因為家裡人不讓玩手機!

而這並非個案,之前網上還熱傳過一段視頻,一個16歲的初三男孩因為父親不讓其玩手機,將手機從樓上扔下,他竟然一怒之下跟隨手機一起跳樓身亡

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沒有絲毫猶豫!

這些孩子在自己的手機被“沒收”時,都第一時間選擇了用“決絕”的方式進行“反抗”,甚至沒有給父母留下一點回旋的餘地。

人們不禁問:“孩子怎麼了?”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對於手機的依賴日益加深。

由於內容豐富、攜帶方便,手機更是成為很多家庭的“哄娃神器”

孩子鬧了,用手機放一段兒歌;家長工作忙,讓孩子自己看一會兒手機視頻;甚至今天吃什麼、買什麼玩具,家長都要讓孩子在手機裡選擇。

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2016年,我國首份兒童安全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國內3-6歲的幼兒中,手機接觸率高達91%,到了9-10歲,已經和成人使用行為相差不多。

看看網絡上那些抖音、快手的用戶,有多少是“乳臭未乾”的孩子。在家長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孩子對手機的“愛”已經深入骨髓,甚至超過了父母,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衝突發生時,孩子會選擇“追隨”手機,跟父母“決裂”

悲劇發生的背後絕不僅僅是孩子的“一時衝動”,而是長久隱藏問題的“爆發”。

02首要原因在於“家庭教育”的缺位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說過:“一個孩子如果長期鑽在遊戲裡不肯出來,以至於成為一種病態,那是因為遊戲外的世界讓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一個孩子如果因為電腦遊戲耽誤了前途,那他即使生活在沒有電腦的時代,也會有別的事情把他拉下水。”
 

同樣的,如果說孩子沉浸在手機的“虛擬世界”裡無法自拔,那一定是“現實世界”先讓孩子感受到了單調、不安和痛苦。

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而對“現實世界”的絕望,首先從家庭教育開始

回頭去看這些發生“悲劇”的孩子,就會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父母忙於工作常期不在身邊、精神生活匱乏經常與手機為伴、家庭教育以打罵方式為主......

孩子的情感需求長期被忽視,渴望溫暖的心卻被寒冬籠罩。在孩子毅然放棄自己的身體之前,其實精神世界早已崩塌了無數次。

不得不承認,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時代,作為家長確實很辛苦,既要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又要在生活中照顧一家老小,尤其是國家放開二胎生育政策之後,很多二胎家庭生存壓力陡增。

但是,再大的壓力都不能成為家長對孩子放任不顧的藉口,從生下這個生命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要為他負責。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偷懶、圖省事,那最終的苦果只能是家長自己品嚐。

03面對讓孩子“欲罷不能”的手機,家長該如何應對?

1、不必把“手機”拒之門外

如今的網絡世界中充斥著各種電子產品,未來的孩子也將不可避免地接觸甚至運用各種電子產品。因此,家長試圖把“手機”擋在門外,是不可行也是不必要的

疏大於堵,面對手機,家長可以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允許孩子“恰當”地使用手機,相信孩子可以處理好手機和學業、生活的關係。

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2、引導孩子做篩選和自我管理,同時家長自身要做好表率

允許孩子適度地接觸“手機”,不等於家長不聞不問

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使用那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網站、手機遊戲

等,教孩子學會在良莠不齊的信息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的。

同時在使用時間上有一定控制,不能今天心情好了就多玩一會,明天表現不好了就不准許玩,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相信孩子會很願意遵守。

另外家長也要做好表率,如果自己都是整天沉迷在手機中不能自拔,又憑什麼去要求孩子呢?

3、拓展孩子豐富的精神生活

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沉迷手機的孩子多半精神生活單一、匱乏。家長應該積極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繪畫等其他的課餘愛好

多開展戶外和社交活動,讓孩子有展示、表達自己的多種途徑,在群體中獲得對個人價值的肯定。

當孩子體會到廣闊世界的豐富和多彩,就不會單純去尋求手機帶來的快感和刺激。

4、多關心孩子的情感世界,有問題要及時溝通

又一男孩殞命:讓孩子走上絕路的,真的是萬惡的“手機”嗎?

那些最終選擇跳樓或其他激烈手段結束自己生活的孩子,往往是由於情感世界長期缺乏關注,只能在虛擬的遊戲世界裡尋求安慰和滿足。

因此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家長儘可能地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和關心孩子,當孩子遇到困難或向你求助時,不要簡單地敷衍了事甚至粗暴地打壓孩子的情緒,而是要多體察、多溝通

要知道,一旦孩子關閉心門,便可能不再願意向他人傾訴或求助,甚至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有所不同,但是無論如何,家長都應該多想辦法給予孩子關心和愛護,而不是把難題留給孩子自己

唯有如此,孩子的內心才會更豐盈,生命才會有溫度,明天才會更光明!

關於孩子愛玩手機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哦!

部分圖片、資料來自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抹茶媽媽,致力於陪伴孩子“快樂成長”,願與你分享育兒路上的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