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再度利好

之前說到,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政策的利好,今天說一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產業鏈消息


近期,乘聯會發布了3月份新能源車產銷數據。


根據乘聯會數據,3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5.6萬輛,零售達5.5萬臺,與2018年同期水平相當,相對於2019年3月同比下滑49.2%,但環比2月增長280%,體現出國內新冠病毒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


其中,純電動車銷量4.72萬輛,插電混動車型9211萬輛,特斯拉model 3一枝獨秀,完成1.06萬輛交付。


可以關注一下特斯拉國產產業鏈。比如熱管理系統、遮陽板配套商、輕量化殼體、底盤結構件和內飾等關於特斯拉相關零部件的相對企業。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含特斯拉)分別完成5.0萬輛和5.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9%和53.2%,環比增長400%和300%。而特斯拉中國三月份交付量為 1.06萬輛,合計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36萬輛,恢復至2018年3月水平。


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萬輛和4.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8.5%和55.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萬輛和1.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0.2%和44.1%;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輛和36輛,其中產量同比增長5.6%,銷量與同期持平。具體車型方面,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4.7萬輛,商用車銷量 0.6 萬輛。


動力電池方面,3月動力電池產量 4.5GWh,同比下降 45.5%,環比增長396.6%;裝車量2.86GWh,同比下降45.6%,環比上升363.2%,產業呈現逐漸恢復趨勢。


汽車充電樁方面,中國今年預計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60萬個。


根據充電聯盟數據,截止2020年3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54.2萬臺;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採樣約105.9萬輛的車樁相隨信息,其中隨車配建充電設施72.5萬臺,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26.7萬臺,同比增加37.6%。3月新增充電樁3萬臺,其中公共類充電樁1.03萬臺。


產業鏈上下游


當前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各主流國家和主流汽車集團大力推廣的車型,2020年將成為全球汽車領域全力轉向電動化的元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10年的發展勢頭可以維持樂觀判斷。


上游:鋰電池及電機原材料


鈷仍是重點,鋰看價格走勢和估值水平。


中長期而言,上游材料環節從產業趨勢來講競爭格局是最充分穩定的,不會出現中游下游更新換代、產業升級的劇烈變化過程。


長期來看,碳酸鋰供給有序釋放與下游放量需求匹配,或將繼續支持價格高位穩定,鈷的供給趨於剛性,高鎳化帶來單位用量減少,鈷成本佔比降低亦可打開上漲空間。這些都是格局很穩定的行業,需求大增後,龍頭將最受益。


中游:電機、電控,充電樁


充電設備市場潛力巨大,整體市場競爭格局分散。


近兩年動力電池廠商擴產計劃激進,新老廠商都提出了龐大的擴張計劃, 中端市場群雄逐鹿的狀態將推動動力電池技術與成本的快速進步。


下游:新能源整車,企業充分調整+政策催化


疫情對行業影響逐漸減弱,終端銷量回暖跡象漸顯,且政策持續託底。預計隨著3-4月汽車終端消費穩步復甦,5-6月在政府、主機廠、經銷商多方發力下,有望迎銷量反彈小高潮。


中游電池材料


著重關注一下產業鏈中游的電池材料:三元正極;磷酸鐵鋰;負極;隔膜;電解液。


隨著5G基站功耗大幅增長,用電成本大幅增加,基站對調峰調頻需求強烈,鐵鋰電池在循環壽命和充電速度上將為5G基站帶來很大的經濟性。從性能指標上看,鐵鋰電池循環壽命可達3000次以上。


從技術路徑上看,儘管鐵鋰電池強勢回潮,但在未來5年內,三元為主,鐵鋰為輔的技術路徑仍不會變。


而作為三元正極的產業鏈中,三元前驅體是重中之重。


三元前驅體簡稱NCM 系列或NCA,是製備三元正極所需的關鍵材料,起到鏈接有色屬性的鈷鎳鹽和鋰電正極材料的作用。


從價格上分析,三元前驅體定價模式為成本加成,即原材料+加工費+合理利潤。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大,預計三元前驅體未來三年價格小幅走高。


另外,三元前驅體行業集中度較高,2017-2019年,top10份額由81%提升至87%,市場集中度的提升主要來自頭部企業和自產原材料的一體化企業憑藉規模和成本優勢,迅速搶佔下游主流客戶。


從需求端來看,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滲透,動力電池裝機規模持續增長對三元前驅體材料形成強大的需求支撐。


在高鎳普及和一體化企業份額提升雙重帶動下,行業盈利水平持續上行,預計未來三年三元前驅體行業產值規模有望再提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供給層面持續縮量以及未來新能源汽車需求預期釋放,鈷原料漲價預期更加明確,三元材料環節面臨上游漲價和下游壓價的雙重壓力。


行業終端回暖跡象漸顯,政策託底明顯有望迎消費反彈。車市消費結構加速分化,豪華品牌,日德系仍保持強勢,關注相關龍頭企業。


零部件板塊,隨著下游重點整車集團有序開工,以及物流運輸的逐步打通,零部件企業排產回暖。優先選擇業績兌現度更強的標的,尤其是在客戶或產品端有突破帶來內生增長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