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整书阅读:名著测评的新趋势

名著阅读考查历来是语文中考命题的一个难点。考查若过于宏观,如考查典型人物、经典情节的填空、选择题等,学生可以临时准备,很难考查出学生的真实阅读情况;若考查得过细、过偏,也同样很难达到考查目的。

2016年秋季,新版的“统编本”教材开始投入使用,这一套教材对阅读的深度、广度、速度要求都有所提高,更加重视“整本书阅读”。

与此配合,中考中的名著阅读命题也有了一些新变化。下面,本文将对名著阅读题的命题依据与命题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一、命题依据:课程标准是最坚实靠山

教育部于11月29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那么命题时就需要严格依照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标的这些要求无疑是中考名著阅读题命题最大的靠山。

二、命题新趋势:走向整本书阅读

名著阅读考查的目的,应该指向学生的阅读,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要在学生阅读积累、感悟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整部作品的理解、思考、欣赏和评价。

2019年中考是新教材投入使用之后的第一次中考,在命题上都更加侧重于“整本书阅读”

“统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指出:“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安排有名著导读,其实就是整本书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了“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要求。


聚焦中考|整书阅读:名著测评的新趋势

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

以浙江省为例,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更加强调整本书的“真实阅读”,越来越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检测他们的高阶思维。

因此,在出题上尽量避免了停留在了解故事梗概、背诵主题思想这样肤浅的层面,而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形象、语言方面的个性化感受、体验和思考。

在出题形式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形式在浙江中考卷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填空题只出现在了绍兴卷中,而选择题只出现在了温州卷中,而且所占的分值比重都不大。

其他地市的题目设计都比较注重整本阅读和深层阅读,考查的主要方向是“读了什么”“读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读的”。

下面将结合几道中考题进行简要阐述。

【例1】2019年中考金华卷名著题:

文学世界,万物有灵。下列作家笔下的哪种植物可以用来比喻简·爱?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两者的相似之处。

A.白杨树(矛盾)

B.小桃树(贾平凹)

C.木棉树(舒婷《致橡树》)

这一题用植物来比喻简·爱,阐述两者的相似性。题目设计非常有新意,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给学生选择的余地,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阐述对人物不同侧面的理解。

提供选择的三种植物,为白杨树、小桃树、木棉树,前两者来自茅盾的《白杨礼赞》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这两篇都来自课本,将课本内容和名著结合得非常紧密,这也提供了一种命题方向的借鉴。

后者来自舒婷的《致橡树》,是课外文本,也可检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聚焦中考|整书阅读:名著测评的新趋势

【例2】2019年中考江西卷名著题:

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

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昆虫记》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

这一题考查了名著阅读和书信撰写,相比较于常见的名著推荐语、情节填空、名著人物分析等题型来说,更加具有综合性。

给出的三个专题,给出了有限的选择,学生可根据对名著的阅读情况(主要人物、作者、部分内容)进行选择。

不管选择哪个专题,都需要考生对全书进行深入阅读,并结合自己的感受、思考,这样才能得出有理有据的探究结果。


聚焦中考|整书阅读:名著测评的新趋势

【例3】2019年中考广东卷名著题:

聚焦中考|整书阅读:名著测评的新趋势

广东省的历年中考名著题都是以选段结合题目的形式进行出题,第一、二两个小题与以往的试题类似,都比较常规,指向浅层阅读。

试题的主要难点在于第三小题,出题的方式比较灵活,考查的是对《西游记》的“精读”和“深读”

虽然给出了一个选段,但是题目的设置与选段内容关联度不大,综合性比较高,指向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的考查。


聚焦中考|整书阅读:名著测评的新趋势

从这几个省市的名著阅读命题形式来看,“整本书阅读”的考查方向是大势所趋。

在接下来的中考命题中,无论形式怎么变化,都会逐渐指向整本书阅读,考查的重心都会逐渐由对表层信息的识记转移为对作品的分析、评价和感悟能力的考查。

三、以测评带动整书阅读

当然,无论题型怎么变化,其考查目的只有一个:引导学生走进名著,静下心来细读,学会整本书阅读,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温儒敏教授就曾在《“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中指出:“中考语文试卷命题都在考虑如何检测整本书阅读,比如加强阅读面与阅读速度的考查,这可能‘撬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

但那种指定读若干种书,考试就考有无读过,其效果就值得怀疑。因为有些应试的办法就是对着这种考试的,结果很多学生未见得读过这些整本的书,只是读些提要之类,也能对付考试,还是不会读整本书,也没有读书的兴趣和习惯的。”

见微知著,指向整书阅读的命题设计必将会成为中考名著阅读测评的主流形式。以上对名著阅读测评新趋势的相关阐述,也旨在引起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

来源:答题通优课版

文稿/陈珍珍

编辑/任雨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