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时空观,关于流动、延续的思考

导语:学过中西绘画的都知道,西方的绘画,大部分专注于某一个点的延伸,从远到近的立方体布局出让人能够身临其境的场景,这也是自文艺复兴后西方偏爱的透视画法,要求画作中每一个物体都要有一个固定的规律,上下左右不能超过这个规律的极限。我们欣赏西方绘画的时候,都会觉得这真的是像拍照一样,人物就出现在画作上。

而我国古代的绘画,多数是横幅长卷,我们很少看到是将事物摊开陈述的,大多是两个不同的时间交汇。我们左右两个手拿着它,右手是逝去的世界,左手是未知的未来,右手收合上过去的遗憾,左手展望新生的明天。这约为一米的长度,竟然能看出时间分秒流逝的样子。我们华夏子民,将自己对时空的认识,描绘到这个仅仅只有一米多的画卷里,我们看到了作家笔下放慢了的时间,它静止、停留,并在某一刹那固定住,或许是画家试图抓住悄悄溜走的时间吧。

一、庄子的时空观

长期占领统治地位的儒家,专注于构筑人文伦理的世界,强调在世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会探讨生与死。《论语》中这样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是着重"入世"的。而道家,强调"出世",老子创造性地提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像是告诉我们,宇宙中有这样的东西,有的是"远"、"逝"、"返"的思想。到庄子这里,将这种思想进一步细化,我们高中时期背诵的《逍遥游》就可以窥见有关道家的时空观。

华夏的时空观,关于流动、延续的思考

老子

《逍遥游》整篇下来,庄子试图构造这样的思想,我们被困在有限的时空里,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克服时空的限制。然而,这里有个不可跨越的鸿沟,我们看似是"伟大",放在浩瀚的宇宙中变得渺小,有限的时间我们还能做到什么呢?庄子似乎告诉我们,看似有限的生命中,我们也可以养成"生命的绝对自由",从而达到"逍遥"。

华夏的时空观,关于流动、延续的思考

蟪蛄

我们知道,《逍遥游》中有很多个生命体,有生命短促的朝菌、蟪蛄,也有生命长度惊人的大椿。我们庆幸自己还能见到许多次的"晦朔",但是面对着"冥灵"、"大椿",我们倍感挫败,庄子狡猾地将文章的方向转移到另一个高度,他应该在说,生命无常,我们不能控制,也不能嫉妒别人,长长短短之间,领悟到生活中时间、空间的真谛,就好了。以前高中的时候,除了背诵,我们真的不会理解《逍遥游》讲的是什么,这一篇文章行文洒脱,符合了"逍遥"的形象,庄子在"逍遥"中告诉我们,要学会挣脱身上世俗的束缚,知道时间与空间的无限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畅快悠游在无限中。

华夏的时空观,关于流动、延续的思考

庄子与《逍遥游》

其实,困扰了我们很久的问题"时间、空间有没有界限?",几千年前的庄子给了我们这样的答复,"时间、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在无限中能够体会到真正的自由,不再在乎外界的看法。于是《齐物论》就有这样一句话"天地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殇于子,而彭祖之夭。",这里有辩证的思想,秋毫虽小,但它看到了天地的庞大;早逝的生命短,反过来活了这么久的彭祖相当于早夭了。庄子感叹生命中遭遇的挫折、劫难,但是他以"一笑"渡过,像是压制着内心的悲痛,这样说,"逍遥"就是假象吗?

华夏的时空观,关于流动、延续的思考

《齐物论》

然而,他又提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每一个生命体在岁月中都有过让自己难忘的瞬间,许许多多瞬间积累成生命的永恒,都存在着一个个圆满、自足的可能。他心目中的"无限",是不拘泥于感慨时光匆匆,容颜易老,而是将时间和空间结合一起悠游。这也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化界的基调,不执着于"眼见为实",而是强调抽象的美。

二、我国古代章回话本、戏剧的时空观

有人会问,章回话本、戏剧不是某一段时间点的产物吗,怎么会和时间观联系一起呢?我们可以从它们的结构样式发现隐藏其中的时空观。首先,章回小说是以"章"、"回"为单元,看似连续的小说,其实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如果我们想了解《三国演义》某个人物,将这个人物出现的相关章节拿出来看,就可以串联出一个完整的人物性格了。

华夏的时空观,关于流动、延续的思考

《红楼梦》

现代对比西方的小说,西方小说编排严谨,我国古代的都很松散。我们习惯于用西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国古代的小说存在着太多的留白,是为了适应更多的观点,达到一种时空之间的平衡,更像一种自然观,不为了强行对应某一个人的意念。像《红楼梦》开篇的第一句,是由洪荒的现象过渡到现实。首先说的是女娲补天中的石头"方径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又交代了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前世。而后的情节,没有太多的引人注目的高潮,有的只是与前文相联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都走向自己的终结。"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像《昭代萧韶》,名字一样,但是各个朝代都有作者,对这个戏剧进行不同的改编,增添了新的含义。上文提到的《红楼梦》也是这样,曹雪芹去世,还有后人将他未完成的结局圆满,这在西方是想象不到的。我国古代的戏剧和章回小说就像是一个流动、延续的时空,镶嵌在漫长的时间里,与时间一同呼吸,与时间一起流淌下去。

华夏的时空观,关于流动、延续的思考

清宫戏《昭代萧韶》

我们以前听收音机、听说书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实际上后来讲的故事都没有真正说出"分解"出什么。但是,我们回过头想想,感情的纠葛不就是一个"尚未解决"的东西吗?于是我们就会拿出"女二"、"男二"的角色考验男女主角之间情感,不出意外大多是"大团圆"。这样的布局恰恰符合观众们的心态,悲剧的开始,对应的是热热闹闹的完结。

实际上,戏剧的终结,才是人生意义的开始,戏剧给了我们一个留白,戏剧往往是假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才是将戏剧推向更高艺术境界的材料。

三、我国古代的"留白"哲理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女稍微的停顿,我们反而能感受到音乐的乐趣。陶渊明也说过"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现在,我们可能不会理解。为什么明明就有一部乐器摆在你面前,你不去弹,又怎么能听到它的音乐呢?

华夏的时空观,关于流动、延续的思考

《琵琶行》中的"留白"

这种体验,更像是回归我们的本心。老庄哲学有这样一句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感官上的过渡泛滥,我们会被他们渐渐麻痹,回不到自我的本心。"空白"给予的是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感觉可以在这种空白中伸向具备创造力的远方,在未知中,发现更大的向往。我们常常会被固有的观念限制,认为这个就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法则。

华夏的时空观,关于流动、延续的思考

"留白"可以给予我们无数想象空间

就像《逍遥游》中的惠子,他认为瓢这个东西只能是相当大小的"瓠"作出来的,如果瓠长得太大了,就失去它的用处了。庄子说,这个大瓠可以做樽啊,也能漂在水面上。我们有时候也应该"留白",尽量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空白中,发掘某件事物不一样的用处。

我国古代艺术上的空白,体现了时空观,一切有形的东西,终究在时空的长河中转向虚无。但是我们从虚无中,会找到它最初的样子。

结语:大家会陶醉古筝,但是不会很多人喜欢古琴,古琴的音调更加低沉、晦涩,比起悦耳动听的古筝真的是相差太远了。古琴的挫涩、低回,更像是一种在时空之间的试探,指尖与琴弦一次次波动中,流淌的是古琴对本来的呼唤,它的声音,就像是洪荒之中的声音,是一种源自心灵的寻找、对本心的叩问。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都有老庄思想的影子,像上文提到的章回小说、戏剧,还有不能忽略的戏剧舞台布置,戏剧的舞台,更有时间、空间的韵味。我国的戏剧舞台一般没有布置,将时间、空间的抽象一下子体现出来。戏剧中的"检场人",他们就像戏剧中毫无意义的过客,收拾完就离开。但是,这里有"时间与空间之外"的提醒,像是这种从另一个时空到这个时空的穿梭,是对当时一丝一毫的理解、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