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你还在误解“同性恋”吗?

到了文明高度发达的现在,还能出现如此不堪的错误,你还在把“同性恋”当猛虎吗?

我们不是提倡,只是想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同性恋”,它没你想得那么不堪。

今天一件事上了热搜,大学生西西三次控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这件明显污化的行为。但是三次控告均被延迟开庭。

其实这不仅仅是污化的问题,如果这样的书籍不能被纠正过来,将有更多的人无法直视“同性恋”三个字,也无法理解其存在。

《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你还在误解“同性恋”吗?

《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你还在误解“同性恋”吗?

你喜欢男生还是女生?

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在这里问出来,就值得人们好好思考一下了。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异性恋就是正常的呢?是谁来规定的?我来告诉你答案。

《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你还在误解“同性恋”吗?

什么是同性恋?

在写下边的文字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同性恋。

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都是一种性取向。

但是要说哪种正常哪种不正常,可以说,全部是正常的。

《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你还在误解“同性恋”吗?

异性恋就是天经地义的?

异性恋不是天经地义的,性行为才是。人类进化至今,唯有繁衍后代这件事是毋庸怀疑的肯定。但是对于性取向,就不那么严谨了。

实际上,异性恋这个概念完全就是现代精神医学的概念,是德国精神学家Krafft-Ebing在1886年发明出的概念,和同性恋一起。

即便我们先入为主的认为异性恋就是应该的,是正常的,但是不可否认,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概念一样,都是近代产物,并不是随着我们降生便存在的。

所以,没必要觉得同性恋低人一等,异性恋就高人一等。

进化过程可不会管你的性取向,它只在意人类能不能生存下去。

《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你还在误解“同性恋”吗?

你的性取向是“移动的”。

初涉性别研究的人都会接触到金赛的性向理论:人的性向是一个光谱,而不是明显的两级;人们在这个光谱上移动,而不是固定不变。

这句话很好理解,异性恋和同性恋并不是磁铁的两极,他们平行存在。所以,即便你现在坚信自己是一名异性恋者,可这不代表你今后不会移动到同性恋上,值得开心的是,读到此处的你,已经不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了。

《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你还在误解“同性恋”吗?

异性恋是谁规定的?

其实我们所谓正常的性取向——异性恋,不是谁来规定的,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比如我们看到一男一女在一起,我们本能的觉得他们是情侣。而看到一双女孩或者一对男孩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异性恋的“正常”氛围中,长辈打趣我们:“你要不要和那个小女孩结婚啊以后?”

于是,从一开始,我们的性取向就是异性而非同性,这造就了我们之后的性取向。

之所以出现同性恋,学术界是这样认为的:基因决定我们有没有成为同性恋的可能,产前环境和激素水平等提供同性之爱滋长的基础,最终由环境决定会不会激发它。

其实,性取向不是一种选择,它可以比喻成一种形状、气味,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酸的。这无关乎对错,只关乎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