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忌,在好為人師”,如何理解?

人生規劃師我的規劃師


這句話出自於《孟子·離婁上》,原話是,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意思是說,人的忌諱啊,就是喜歡做別人的老師。這裡,更多的是含有貶義。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孟子之前,孔子卻說:“誨人不倦”。

要知道,孟子是繼承孔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為何他在教學理念上和孔子有如此巨大差別呢?

其實,孟子的意思並不是討厭做別人的老師,正相反,孟子和孔子一樣喜歡“誨人不倦”

我們知道,春秋時期,孔子提倡“有教無類”,他打破了官學,開設私學,很多人慕名而來,拜孔子為師,以至於讓孔子桃李滿天下。

而到了戰國,私人講學之風更盛,孟子作為當時最具有名望的“私塾先生”,當然也吸引了很多學子前來學習。

那麼,孟子對那些前來求學的學子態度如何?

我們從《孟子·盡心上自》可以看出端倪:

孟子說:“君子有樂,則天下不與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件值得快樂的事,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病沒災,這是第一件來快樂的事;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

你瞧,孟子覺得,能吸引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來做他的學生,是人生三大樂事之一。

所以,孟子怎麼可能討厭當老師呢?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和孔子一樣,也有一段帶著學生們周遊列國的經歷,而在周遊列國的途中,他的學生彭更就問過這麼一個問題:

“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

這裡提到了“從者數百人”,可見,孟子的學生數量之多。

假如孟子不樂意教他的學生知識,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學生追隨他呢?

孟子對“好為人師”的貶斥,是因為孟子提倡教育應該讓學生通過自省來獲得知識而不是被人灌輸而獲得知識

孟子是我國古代內發論代表人物。

什麼是內發論?

內發論是一種教育理論,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來源於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萬物皆備於我心,人的本性就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這是仁、義、禮、智四種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於修身養性,向內尋求,這些品質就能得到發展。

所以,這就要求施教者要認識到,教育不是簡單的強制性地灌輸知識,而是讓受教者內省得來的知識。

在《孟子·萬章上》裡,孟子提到:

“天之生此百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什麼意思呢?

孟子認為,教育就是讓先權掌握知識的人通過教育來幫助後來者掌握知識,讓先覺悟的人引導後來者覺悟。

教育活動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啟迪的活動,這個觀點其實也是繼承了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理論。

因而,孟子反對“好為人師”,反對施教者過多的去幹預學生,提倡教育應該讓學生通過自省來獲得知識,教師的作用更多的是啟發,而不是單純地向學生灌輸知識。

從心理學角度看,“好為人師”的人具有“助人型”人格,把握不好度,容易招人討厭

“好為人師”是人際交往的忌諱。

因為,人們常認為“好為人師”實際是一種自我炫耀,驕傲自滿的行為,因而,對於那些“好為人師”的人也是深惡痛絕。

的確,在中國的人傳統觀念裡面,謙遜是一種美好的品質,一個謙遜的人可能往往會比一個高調的人更受歡迎。

其實,在心理學上,“好為人師”的人,具有“助人型”人格。

海倫·帕爾默將人的人格分為九種類型,其中,助人型的人格主要特徵為:

很在意別人的感情和需要,十分熱心,願意付出愛給別人,看到別人滿足地接受他們的愛,才會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

而“好為人師”的人,也正是喜歡通過指導別人,教育別人,以這種方式來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讚美,以達到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但是,助人者常常忽略了別人是否真正需要這種幫助,因而,往往遭到別人的反感。

這裡,不得不提到的是,在《莊子·雜篇》裡面的一個故事:

孔子和柳下季結成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字叫盜蹠。

盜蹠是一個強盜,他的隨從士卒有九千人,他橫行天下,侵襲諸侯,入室搶劫,趕走人家的牛馬,擄奪人家的婦女,貪得無厭忘卻親友,不顧忌父母兄弟,也不祭拜祖先;盜蹠所到過的地方,大國都嚴守城池,小國也堅守城堡,百姓都感到十分痛苦。

於是,孔子找機會與盜蹠見面,想說服盜蹠,希望他改邪歸正。

但是,面對孔子,盜蹠的表現如何?

盜蹠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瞑目,聲如乳虎,曰:“丘,來前!若所言,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

作為山林強盜,盜蹠有自己的一套原則,在他眼裡,孔子這種“好為人師”的勸誡,想讓他從善的行為,簡直就是在放屁。

所以,盜蹠駁斥孔子:

孔丘,你想要用利祿規勸我,讓我成為掌管大城順民的諸侯,怎麼可以長久呢!城再大,也沒有比天下更大的了。堯、舜雖然有天下,但子孫沒有立錐的地方;商湯和周武王立為天子,而後代滅絕;不正是他們貪大利的緣故嗎?

我們看到了,即使是孔子這樣的聖賢,如若他所傳授的“道”對他人並沒有什麼實用性,換一句話說,並不是是別人真正需要的東西,那麼,常常會遭受到別人的反感。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孔子在周遊列國時,為何這麼不受待見了。

綜上,孟子的“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原本是孟子倡導教育應該是學生的內省行為,教師的作用更多的是幫助和啟迪;同時,“好為人師”作為貶義,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注意的,向別人提供幫助時,也要看自己提供的幫助是不是別人所需要的,不然,很可能會好心辦壞事。


牧影計劃


“好為人師”一詞可謂耳熟能詳,出自«孟子・離婁上»,原句為,“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好” 為喜好之意,這句話的意思是“ 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用來形容那些自以為是不謙虛、以教育者自居的人。

“好為人師”是孟子師道觀中的一項重要議題。“為人師”本是善舉,用“好”字加以修飾,“好為人師”在倫理與價值觀層面就會體現出一種需要加以否定的涵義。而在某些特殊情景中,“好為人師”也會被賦予些許積極或肯定的含義。比較而言,孟子對於“好為人師”,主要持一種否定的態度。其中兩個關鍵詞“患”與“好”,關乎整句話的價值導向。



孟子對於“好為人師”也確實持一種否定的態度,這主要是基於“好為人師”所表現出的“不知己”、“易其言”、為名利、無責任等一系列情感態度與道德認知問題。下面就相關問題說一說:

第一、因“不知己”而“好為人師”——容易不了自己

孟子否定“好為人師”,其前提是肯定“好為人師”的客觀存在。

“不知己”是指明不瞭解自己沒有可以成為師的資本,而喜好、主動去做別人的老師,這也是孟子否定“好為”人師的主要依據。因“不知己”而“好為人師”的第一種表現是自足或自以為是;第二種表現是“偏執一說”,說明此“好為人師”者具有較好的學問基礎,但卻未能形成合乎社會道德規範。



第二、“好為人師之人”即“易其言之人”——容易輕易說出口

“易其言”——輕易說出口。孟子用與“好為人師”相同的否定邏輯,即對“易其言”的否定,也就是不可輕易說出口。

易其言”( 即輕易說出口) 並非只是一種隨意或是無意識的行為,而是表現為“言無實不祥

”、不“善言”、言行不一等三種情況。

第一,“言無實不祥”,即說話沒有實際內容是不好的。第二,不“善言”。言語雖然淺近,但意義確實深遠、無窮,這是“善言”;而不“善言”做不到這一點。第三,言行不一。言行一致是為人師者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若言行不一,對學生、對社會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第三、好為人師者:為名? 為利?——為何要“好為人師”的關鍵問題所在

【說明:為名? 為利?具有特殊的歷史背景,整個戰國時期,“”名“和利”字在士人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為何要“好為人師”? 這是解決孟子為何會否定“好為人師”的關鍵問題。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古之好為師也以名。今之好為師也以利。”名”有聲譽之意,“利”有好處、錢財等意,現代漢語中往往將“名利”合用,表明“名”與“利”之間有著諸多耦合。的確,好為人師者若無主觀意識上的訴求,也就無法“好為人師”。因此,“為名”、“為利”的現實需求成為好為人師者出現的內在動因。這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巨大的關係——因為整個戰國時期,“”名“和利”字在士人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這最後一點,放在當今,的確有相當一部分人“好為人師”,不為名不為利的,這是社會發展至今的歷史進步。是社會引導的一種責任與擔當;是一種大義;也是一種博學的表現!



總結:

孟子通過否定好為人師者具備為人師的內在條件性與現實可能性,最終指向如何為人師的規範與要求,即“由博返約”、“言行合於義”與責任擔當。孟子對“好為人師”的否定,既是理解中國古代師道觀問題的一種特殊思維路徑,同時也為當今教師教育思想的建構提供具有邏輯特色的歷史經驗。



(圖片均來自網絡)


嬋月一笑


“人之忌,在好為人師。”

此句出自《孟子・離婁上》,意思就是說:人的忌諱,就是喜好做別人的老師。

人之忌,在好為人師。😀

學聖賢之道,學君子之行,稍有所得,很容易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的見解是絕對正確的,自己是最博學的。這時候就喜歡到處,到處去教訓別人,自己則以老師自居。

孟子的本意並不是說“為人師”不好,而其中關鍵在一個“好”字。“好”字體現的是自我炫耀,自滿自足,固步自封,不思上進。這種“好為人師”為的不是傳道授業,而單單為的是貪圖訓斥他人、受人尊敬的虛榮而已。

學無止境,任何一個人永遠無法達到無所不知的程度。所以,我們一定要切忌:不要動輒就以老師或專家的身份去教訓別人,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博學和威嚴。

言至於此,筆者道是想到了同為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儒家創始人的孔聖人所說的另一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的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不多,表面看也很明瞭,但關鍵是這句話的真正意境該如何去理解。其實孔子的意思是,“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在這裡,“三”是一個虛詞,指多數人,“焉”字是一個兼詞,可以翻譯為“在其中”,也就是說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在裡面,“師”這個字最好不要直接理解為老師,古人雖然謙虛禮貌,但也不是見誰都拜師的,這裡師字可以理解為“效法”或者直接理解為“學習”。這樣的話下面兩句也就很好理解了,善的就去模仿依從,不善的就去改正,千萬不要再好為人師而誤人子弟!

同樣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樣是自己的經典名言,對“師”字的理解稍有不同哈,但筆者更傾向於孔子的言論,或者說是更傾向於後人對孔子“三人行”之“師”字的理解。

現在,我們再依據上邊的思路理解一下題主這句“人之忌,在好為人師。”為人處世過程中最大的忌諱,就在於處處喜好表現自己,為人“表率”或者是希望別人效法自己。咋樣,這不就是孔子“三人行”的翻版嗎?😀

其實孔子的“三人行”充分體現了聖賢的大智慧,他不僅向善人學習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同時他還向不善的人學習,也就是對別人的缺點善於發現並引以為戒,這正是聖人自我修養的高尚品性。

那麼按著這個思路發展下去,一個人在社會上,不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虛心效法學習別人的優點,面對別人的缺點不是引以為戒,加以改正學習,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處處表現自己,自以為是,喜歡出風頭,好“表率”,喜歡別人效法學習自己,先不說你未必有為人師表的才能,就算真的有,豈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立身處事,缺乏虛心好學的精神,更沒有自我修養的品性,豈非滿招損謙受益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