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校畢業後,為什麼按專業有分醫學學士學位和理學學士學位?後者有什麼影響?

天才小凡


醫學專業在招生錄取時就根據專業決定是授予醫學學士學位還是理學學士學位,而不是畢業後才決定。理學學士學位一般學制4年,畢業後不能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也就是說將來不能從事一線臨床醫療救治工作。

科學、學科與專業

人類浩瀚如煙的知識都稱為科學,科學分為以數理化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和以社會運動為基礎的社會科學兩大類。為了更好的進行科學研究,根據研究的對象、屬性及特徵將科學繼續進行細化分類,科學就變成了不同的學科,每一種學科就是不同科學的、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

按照當前我國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的學科、專業目錄》,學科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和藝術學13大門類,每大門類下設若干一級學科,比如經濟學門類下設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兩個一級學科。從2011年開始,國家取消了二級學科分類設置。

在我國當前的學科專業目錄標準中,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與本科生在大的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上基本對應,但在本科專業和研究生科研方向上各自獨立運行,獨立管理。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按“學科門類、一級學科”來分類,而本科專業目錄是以“學科門類、專業類、專業”三個層級來分類,授予學士學位的依據是其學科基礎。

本科專業的設置不僅僅是根據學科分類,最主要的是根據社會分工的不同而進行劃分的學業門類,目的是為了未來的職業需求。

學科是專業的基礎,每一個專業的開設必須有與它相關的學科基礎做支撐。以臨床醫學專業為例,在學科門類上它屬於醫學,但是其學科基礎不限於醫學,還包括數理化等自然科學,生理學、病理學、解剖學等生物科學及診斷治療學等學科,這些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學習才能達到一個臨床醫生的基本要求。

目前的醫學專業分類

2020年3月,教育部公佈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我們具體來梳理分析一下。

一、根據學科特點分類

此次分類,根據學科特點醫學類共分為臨床醫學類、基礎醫學類、口腔醫學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藥學類、法醫學類、中醫學類、醫學技術類和護理學類

9個專業大類56個本科專業,其中有13個專業是2014年以後才新增設的,這說明專業的設置是根據社會經濟和需求及學科的發展變化來不斷增加的。

二、根據授予的學位類別

根據每個專業最終的授予學位類型來看,目前醫學類專業分醫學學士、理學學士和工學學士學位三種。在56個醫學專業中,有27個專業授予的是醫學學位,且學制均是5年剩餘的29個專業學制都是4年,其中28個授予理學學位,而2017年新設的智能醫學工程專業授予的是工學學位。從下圖中可以看了,這56個專業中有一半授予的是醫學學位,48%授予的是理學學位。

三、根據學制來區分

56個專業中學習年限也不一樣,授予醫學學位的學制都是5年,而授予理學學位的除臨床藥學學制5年外,其他都是4年;授予工學學位的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學制也是4年。

醫學類中三類學位的特點和影響

醫學類專業授予的學位在最新的本科專業目錄發佈之前一直只有醫學和理學兩種,2017年才新增智能醫學工程專業。

一、醫學學位

可以授予醫學學位的專業大類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口腔醫學、法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的預防醫學、婦幼保健醫學和衛生監督3個專業,一共27個。 這些專業學習在培養過程中都要學習以生物醫學為核心的醫學基礎知識,未來與醫療救治工作緊密結合。這其中,臨床醫學、中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四類專業畢業後可以有資格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獲得醫療從業資格,而

基礎醫學專業主要的側重點在對生物醫學類學科的學習和研究中,未來就業的方向是科研院所等機構,沒有資格考取執業醫師證不能從事一線臨床工作法醫學是特種醫學的一種,未來的就業前景是公安系統的法醫或司法鑑定中心,也不能考取執業醫師證。

執業醫師指實際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工作的人員,不包括實際從事管理工作的執業醫師。執業醫師類別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和公共衛生四類。

二、理學學位

現代醫學最初是由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發展而來的,所以有些醫學專業仍然授的是理學學位。比如藥學類專業,該專業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以物理、化學等為核心學科基礎,所以授予的是理學學位,未來可以考取執業藥師資格,從事與藥學相關的工作。


醫學技術類專業是偏醫療相關技術應用的一些專業,學制均為4年,未來可以到醫療衛生機構從事技術類工作,但不屬於醫師系列,也不能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

護理學類比較特殊,學習內容與醫學的相差很大,未來從事的只是醫療護理工作,不能進行臨床診療,招生生源基本上文理科學生兼可,在授予學位上一般是理學學位。

三、工學學位

目前工學學位的主要是智能醫學工程專業,當然,也有個別中藥製藥專業授予的是工學學位。智能醫學工程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產生的專業,以醫學、腦科學、大數據和AI智能技術等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和研究對象,未來的就業前景既能在大型綜合性醫院中從事醫療方向的臨床研究工作,還可以在高校、科研院所及智能醫療相關企業中從事研發及管理等工作。

從上面的解釋應該可以深入地瞭解了醫學類各專業的特點,最後再做一個總結:從生源要求來看,在同一醫學類院校,授予醫學學位的專業相對要求比較高,授予理學學位的專業分數線相對較低;從學習內容上來看,授予醫學學位的其學科基礎範圍廣而深,而理學學位的相對較窄;從學制上來看,授予醫學學位的基本是5年,而理學學位的基本是4年,修業年限相差1年;從就業前景來看

,醫學類的相對較窄,因其專業性特別強,根據調查,就業選擇在醫療衛生機構的比較多,而理學類的專業就業範圍要廣泛,除了醫療衛生機構外,還可以選擇各種檢疫檢疫機構、醫養機構、醫藥企業與研究機構等等。最最關鍵的一點,理學學位學生畢業不能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



醫學學科主要分為中醫和西醫,其中西醫學科包括的一級學科方向有法醫學類、基礎醫學類、口腔醫學類、臨床醫學類(又包括眼視光醫學、臨床醫學、兒科學、醫學影像學、放射醫學、麻醉學、精神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藥學類。中醫方向包括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中藥學類,以及護理學類和醫學技術類,其中包括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實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眼視光學、康復治療學、口腔醫學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的醫學技術類專業,學制為4年畢業時授理學學士學位。有些學校藥學也授理學學士學位,授理學學位的醫學技術類專業培養的是醫學技術人員,而不是醫生,沒有診斷治療的權力。

而其他的專業都授醫學學士學位,但是隻有其中的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專業方向培養臨床醫生,法醫學培養的是醫療鑑定人才,護理學培養護士,基礎醫學類培養生理、病理等基礎醫學研究人員。


孫教授講專業


理學學位好象不能申請行醫執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