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理學、心學的核心思想分別是什麼?

東方國學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本書,是先秦儒學中核心的四部作品。其中《大學》《中庸》原本分別為《禮記》中的一篇。到了宋代,地位提升,被與《論語》《孟子》一起合稱為“四書”。


《大學》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所作,其核心思想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它首章的末句:“一是皆以修身為本。”無論你是想治國平天下還是想修身齊家,獲得更好的生活和內心的安寧,都是以“修身”作為根本方法的。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它的核心思想也在首章,即“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與《大學》思想實則一脈相承,又點出修身的本質是性情的“中和”。


《論語》的核心思想是孔子所說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而“修”的重點,落到一個“學”字上。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一個“辨”字,《三字經》說《孟子》“辨王霸,說仁義”。孟子通過分辨當時思想的混雜與錯漏,以闡明“仁義”的正確。



理學是盛行於宋代的儒學的一個發展階段,以南宋朱熹為集大成者,我們通常說程朱理學。核心思想是“道即理”,關注“理”與“氣”的關係。



心學是在宋代產生,於明代王陽明集大成的學問,其實也是宋明理學的一部分,我們通常說陸王心學。它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並認為“心外無理”,“心外無物”。認為道的本質是心、性、情,而不在外物之中。





東方國學


《大學》的核心思想就是“抓住根本,按順序來”,格物致知,修齊治平。要知道事物的本末、始終,“本末”自然是以“修身”為本了,齊治平都是末,“始終”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的順序,不格物怎麼可能致知?不誠意怎麼能正心?不修身怎麼能指望你齊家治國平天下?順序不能亂了。

《中庸》講的就是修身,並且將“誠”提到很高的地位。所謂“不誠無物”。如果說《大學》講的“修身”是齊治平的根本的話,那麼《中庸》講的則是“誠”為“修身”之根本。

《論語》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禮的根本,孝悌是仁的根本。所以孔子尤其重視孝道,通過一個人對兄長父母的孝悌來完善一個人的仁心,只有仁人才能踐行周禮的精華。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恢復周禮。

《孟子》沒讀完,暫時不評價。


國故學


1、《 大學》核心思想“內聖外王”。

2、《中庸》核心思想“致中和”。

3、《論語》核心思想“克己復禮”。

4、《孟子》核心思想“仁義王道”。

5、理學核心思想“存天理,滅人慾”。即“性即理”。

6、心學核心思想“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即“心即理”。

共同目的:至善。


文史醒言


《大學》個人認為:守規矩,安本分,天下就會太平是核心。這是儒家給亂世開的“藥方”。


xiao255549661


四書荼毒生靈。



無不想通


《論語》講仁,《孟子》講義,《大學》誠身,《中庸》誠意。理學重智識,心學重德教。仁義即致良知,誠身誠意即慎獨。仁≈義≈致良知≈慎獨。孔曰成仁,孟曰聚義,王陽明致良知,劉宗周慎獨,曾國藩篤行,一脈相承。


藩仁


有心學儒就不要淺嘗輒止,我們大都是半路出家,本來就很浮躁了。

四書,雖然各自獨立完整,可以做經文看,但它內在還是有所側重的。

經文,一般“書名”,就是核心;

沒懂繼續擴散,第一句就是核心;

不懂再擴散,第一段就是核心。

古今中外的“經文”,幾乎全是這個套路,不像我這麼囉嗦浪費人時間。

《大學》講得很完整,三綱六證八目,幾乎囊括了儒家上求下化的所有內容,是儒學的總綱目,堪稱儒家的《心經》。如果非要找個“核心”,那它就是“大”,“大”是開拓視眼的,但大了可能會粗疏,所以除非極個別的天賦異稟之人以外,我們光學《大學》,是不夠的。

《論語》是生活體驗。“孟母三遷,擇鄰而處”,她只是想給孩子找個好鄰居,我們讀《論語》就是進入書中的世界,和孔聖人去比鄰而居,體驗生活的。如果非要找個核心,那就是“近”,去親近一個聖人的世界,培養那種感覺。

《孟子》是原點暗示。說“止於至善”,“至善”在哪裡,“四心發端”,“發端”在什麼地方,這都是純正的“心學”,以這個發端為基,又會有什麼樣的價值觀,為什麼“親民”,“民”是因何而“貴”,這都是“心用”,我們畢竟是個生物人,所面對的是人類社會,首先就要明晰這些內容。所以如果一定要為《孟子》找個核心,那就是“心”,注意,找不到發端時,學《孟子》無非就要學成個儒噴了,不要說儒黑,儒噴和儒黑是半斤八兩。這種時候,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去學《荀子》了。

《中庸》是精微之道。作為四書最後一本書,先學也沒用,就像直接給一本《道德經》,直接給一本講“中觀唯識”的論書,沒用,切不進去。“天命之謂性”,這是定中見性的境界,也就是所謂的開悟的最終目標;“率性之謂道”,這是離定生活,又處處不離的境界,是安“命”樂道,到這一步,就是“大成”了,儒釋道都講“大成”的,“大成”才有覺性,不過儒家管這個叫“慮、得”;“修道之謂教”,這是“教”的真正涵義了,我們普通的“言教”,都僅僅是“勸”,在自身沒有“大成”之前,只能做到“勸”,照本宣科去“勸學”就夠了,做不到“教”。至於“中、和、位、育”,都是這種狀態下的另外的功能,“與天地叄、造化育成”這些還牽扯到對“天、地”本來面目的認知,和對“造化之功”的體悟和運用,都是儒家最上層之學。所以,用一個字都概括《中庸》的核心,就是“中”,精微處的“中”,也就是“道”了。

儒家的世界,立於人世間,又高於人世間,卻處處不離於人世間,是中華文明賴以生存和謀求發展的精神根基。它和道家的守望相助,以及佛家的互證旁通,共同建構了整個中華文明三教體系的精神世界,在這個精神世界裡,諸子百家,乃至我們化用過來的各種西學、馬哲,各類宗教,都是形色點綴、妙趣分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