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卷二百三十五》,歷代地理志溫州平陽彙總

選摘: 2020-04-30

平陽縣【在府西南一百三十里,東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二百十五里,東至海二十五里,西至奉順縣界一百二十五里,南至福建福寧府霞浦縣界一百八十里,北至瑞安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至海十八里,西南至霞浦縣界一百里,東北至瑞安縣界二十里,西北至瑞安縣界二十里,漢回浦縣地,後漢章安縣地,三國呉為安陽縣地,晉太康四年置始陽縣,屬臨海郡,尋改曰橫陽,太寧初屬永嘉郡,宋齊以後因之,隋省入永嘉縣,唐武徳五年復分置橫陽縣,屬東嘉州,貞觀初廢,大足元年復置,屬溫州,五代梁幹化四年呉越改平陽,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為平陽州,仍屬溫州路,明洪武二年復降為縣,屬溫州府,本朝因之】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平陽縣城【週三裡,一百八十四歩,門四,有濠,元至正中重建】

平陽縣學【在縣治東南鳯凰山下,宋元祐中建,本朝順治康熙屢修,乾隆十三年重建,入學額數二十名】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山 川:


仙壇山【在平陽縣治東,本名橫岙,亦曰橫嶼,三國吳置橫嶼船屯,蓋以山名,上有九盤嶺,明統志上有平石方十餘丈,號仙壇,其旁有竹,林風來成韻,垂掃壇上,殊無塵籜,號掃壇竹】

象灣山【在平陽縣東二十里,其形如象山,東南有仙人足跡,又名仙灣】

南龍山【在平陽縣東海中,明時倭自北洋而來,此為必經之道,其相近者,又有銅盤山】

錦屏山【在平陽縣西一里,形如平障,四時蒼翠,西六里為沙岡,山下有葛岙泉】

嶺門山【在平陽縣治前,南隅山分左右,翼中闕如門】

林亭山【在平陽縣南十里,瞰海有大石蹲踞,可就日出,旁有石室,相傳神人所棲】

麥城山【在平陽縣南十里,枕海上,有龍湫,下即仙口廵司】

廈材山【在平陽縣南一百五十里,東南枕海,西連福州沙埕港,為要隘之所】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傘蓋山【在平陽縣南一百六十里,枕海有小漈水出焉】

鳴山【在平陽縣北五里,山腹有洞,中恆有聲,其中有小山七突立平原,一名七星山】

焦下山【在平陽縣北十五里,山巔有洞泉流為飛瀑,宛若雁蕩龍湫】

南麂山【在平陽縣東南海中,有平壤數千畝,稱饒沃,環海負島,其北接鳯凰山,山岙濶大,坐臨深海,山外皆大洋,明時倭每棲泊於此,恃為巢穴,乗潮御風直抵飛雲港,此為哨守要地】

大巖頭山【在平陽縣東南海中,海防考倭,自南麂鳳凰、有穴空洞可容數十人】

鳯山【在平陽縣西南二十五里,臨江綿亙數里,一名錢倉山,其相接者有青華山,上多竒石】

蓋竹山【在平陽縣西南五十里,上有華蓋峰及黑白二巖,下有龍湫】

樓石山【在平陽縣西南,寰宇記,從平陽江西上十五里,其山西峰頓聳三石,足之象,舊志山在縣西南五十里,三尖頂立並髙,百仞杪如劒鋒,週四十三里,逺望如樓閣,海艘以為南北之凖】

玉蒼山【在平陽縣西南八十里,一名八面山,周百餘里,稍北巖岫四圍,止通一門中,有石室方丈,又北為苕溪山,凡三十六面,林壑山源神仙窟宅也】

松山【在平陽縣西南八十里,峰巒攢簇,髙秀與玉蒼相亞,又南為凝翠山,去縣八十五里,綿亙十餘里,跨福寧州界,舊設軍營於此】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南雁蕩山【在平陽縣西南百里,北自穹嶺,南至施谷,四五十里皆雁蕩也,中有明玉峰,峰頂有池,五代時僧願齊尋訪名山至此,曰此山水盡處龍雁所居,豈非西域書所謂諾矩羅震思,雁蕩龍湫者耶,因結茅其間,山有十三峰三洞二巖澗,石類皆竒勝】

白雲山【在平陽縣西南百里,與雁蕩相接,髙出雲表,中有澗濶數十步,逰者援藤而進名,曰藤道,上有玉簾瀑,泉寒瀑泉飛淙濺沬,最為竒勝】

四溪山【在平陽縣西南百里,接泰順縣界,一名西山,壁立千仭,橫亙十里,有四十二峰,下有四水合流沿山而南入於海】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橫陽江【在平陽縣西南二十五里,一名始陽江,又名前倉江,上流有四港,其一為順溪,滙縣西境諸鄉之水東流,一為梅溪出蓋竹山,東注於江。一為平水,自泰順縣界合澗谷諸水,經松山下合於江。一為燥溪,上流為宋蘭洋,亦縣西南諸溪水防,流經縣西七十里燥溪山下,分為東西二溪,又經縣南五十里俱注於江,又東南流出縣東南二十五里經江口入海】

運塘河【在平陽縣城北,自縣北厯鳴山下北抵瑞安飛雲渡,凡三十五里,旁有萬金塘】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古 跡:


橫陽故城【在平陽縣北,宋書州郡志晉武帝太康四年,以橫嶼船屯置為始陽,復更名橫陽,元和志,縣北去州一百五里,大足元年再置,寰宇記今為平陽縣,以邑有平陽嶺故名】

叢桂亭【在平陽縣治南,明一統志,宋時邑人一年登文武科者十六人,縣令徐以道為建此亭】


闗 隘:


江口闗【在平陽縣南二十五里,下臨橫陽江,為徃來要衝,明初設閻於此,今改汛置兵防禦】

鎮下闗【在平陽縣東南一百四十里,亦曰鎮下門,水寨坐臨大海,其東有官岙,直衝台山外洋,明置闗,設總哨官帥舟師哨守,今亦設兵防禦】

分水闗【在平陽-泰順縣東南分水山當浙閩之衝】

金鄉營【在平陽縣南六十里,明洪武二十年置,金鄉衛築城,周七里有竒,本朝順治中廢衛改營,今有都司駐防】

蒲門所【在平陽縣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二十年建千戶所,築城週三裡有竒,本朝順治中裁,又壯士守禦所,在縣東北五十里,明洪武二十年建築城,週二裡有竒,隆慶初併入蒲門所,今設蒲門巡司】

仙口鎮【在平陽縣南麥城山,明洪武元年置巡司,本在縣東仙口山,二十年徙置今,所今廢,又有龜峰巡司,在縣東南九十里,亦明初置,嘉靖初廢,改置龜峰堡】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前倉鎮【在平陽縣南三十里,亦名錢倉】

舥艚寨【在平陽縣東南八十里,東北兩面皆濱海,明初置寨,兼置巡司今設汛設兵戌守】

蒲壯寨【在平陽縣東南九十里,東至金鄉南抵福建福寧府,本朝順治中廢蒲門壯士二所改置寨,今有守備駐防】

江口水寨【在平陽縣南,金鄉營,東南臨大海,有巡司明初置於下埠,正統五年徙於渡頭,今裁】

天富鹽場【在平陽縣東南三十餘里,明初置天富南鹽,鹽課司後廢,今並於防穗】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津 梁:


夾嶼橋【在平陽縣南,縣南之水一自嶺門,一自新羅山洋岙等處出防於橋下,分流西逹錢倉,南逹江口】

平安渡【在平陽縣南二十五里】


堤 堰:


平陽縣海塘距縣治二十里,舊為潮淹,萬厯中知縣朱邦嘉重築,因名朱公塘】


祠 廟:


二賢祠【在平陽縣學內,祀宋林景熙,元史伯璣】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名 宦:


宋-趙尚寛【河南人,知平陽縣,鄰邑有死囚十數破械夜逸殺居民將犯境,尚寛趣尉出捕曰盜,謂我不能來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徃毋使得散漫,且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躡其後悉蒱之】

元-賈逹【保定人,泰定二年知平陽州事,亷幹精明,委讞他邑疑獄悉得其情,赴省經金華有萬戸伊實黙者,縱兵暴橫民苦之,逹造其門責以大義,伊實遂拜謝,軍兵自是肅然,伊實黙舊作翼石抺今改正】

明-何鈁【常熟人,萬厯中知平陽縣,以官田均四則増改折,以補府庫民便之,築鳯浦,埭蓄三十六源水,灌田四十萬畝】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人 物:


黃 友【字龍友,平陽人,崇寧進士,調永嘉瑞安二縣主簿,攝華隂令,有政聲,方臘竊,黃友同諸將收復,所至披靡,通判澶州防,郭藥師以常勝軍叛燕士嚮應,友獨領數千人與戰,躬冐矢石破裂唇齒,欽宗召對,進直徽猷閣制置司參謀官,同種師中觧太原圍,友遣兵三千多榆次,得糧萬餘斛,明日大軍進十里而止,友亟白師中地非利,不聽,迨曉兵果四合,眾潰,敵執友欲降之,厲聲曰:男兒死耳遂遇害,帝書忠節傳家,旌其閭官其後八人】

陳 桷【字季壬,平陽人,政和二年廷對第三,紹興初為金部郎中,時言事者率毛舉細務,桷抗言,今當專講治道之本,修政事以攘敵國,又言刺史縣令不能得人乞選監司重其權久,其任厯太常少卿,除權禮部侍郎,普安郡王出閣,桷以國本未立宜厚其禮,以繋天下望,乃以皇子出閣禮上之,忤秦檜遂罷,後知防陽府改知廣州充廣南東路經畧安撫使,未至卒,桷寛洪醞籍以誠接物而恬於榮利不附秦檜,嘗自號無相居士,有文集十六卷】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蕭 振【字德起,平陽人,政和進士,調信州儀,曹婺州兵曹,俱有異績,任滿歸以執政薦召對敷奏數事皆中時病,拜監察御史,累官敷文閣學士,知成都府兼安撫制置使,振好奨善類,在蜀威行惠孚卒之曰,民老稚相與聚哭於道,家居瀕江,見渡者多溺死,振造大舟傭工以濟,人感其德相,與名其江為蕭家渡雲】

徐 誼【字子宜,溫州平陽人,乾道進士,累官太常丞,孝宗臨御久,事皆上決,執政惟奉防,而行群下多恐懼顧望,誼諌曰,若是則人主日聖,人臣曰愚,陛下誰與共功名乎?及論樂制,誼對以宮亂則荒,其君驕,啇亂則陂,其臣壊,上改容曰,卿可謂不以官自隳矣,孝宗崩,光宗疾,誼與趙汝愚決防請太皇太后立寧宗,進權工部侍郎,知韓侂冑必為國患,告汝愚宜飽其欲而逺之,不聽,後責南安軍安置,久之復官厯知建康、隆興二府,卒諡忠文】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王自中【字道甫,平陽人,少負竒氣,自立崖岸,由是忤世,乾道四年議遣歸正人,自中防麗正門爭,論坐斥徽州,放還,淳煕中登進士第,為分水令,樞宻使王藺薦召對,帝壯其言,將改秩為籍田令,以諌疏罷後厯知信州卒】

林逢龍【字慶雲,平陽人,弟廷龍,字雷俱太學生,鹹淳中兄弟同叩閽言事忤賈似道,歸田裡後逢龍又上封事乞正,似道悞國罪急調兵觧防樊圍,似道怒削其籍押還本貫,屏跡居山,元兵至,溫素聞逢龍名索得,之逢龍攘臂怒罵,以腹觸刄而死,廷龍亦被執不屈,同日遇害】

潘 方【平陽人,寶祐進士調慶元府市舶提舉,慶元降附,方不屈赴水死】

林景熙【字德陽,平陽人,上舍釋褐,厯泉州教授禮部架閣,宋亡不仕,嘉木喇勒智宋諸陵棄其遺骨,景熙與同裡鄭樸翁等數人,相率為採藥者以草囊拾之,又聞理宗顱骨為北兵授湖中,復以錢購漁者而乃盛二函葬之越山,植冬青樹為識,賦冬青行,所著詩六,卷曰白石樵唱】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鄭樸翁【字宗仁,平陽人,歸薌山瀑下,景熙銘其墓有,精衛填海馮霄衘土之句,聞者悲之,嘉木喇勒智舊作楊璉真伽今改正】

史伯璿【字文璣,平陽人,少嗜學,博通經史,深得朱子宗旨,著四書管窺以發明之,又著管窺外編,辨論諸經史天文地理古今制度名物,終身隱居不仕】

孔克表【平陽人,至聖五十五代孫,博學篤行,尤精史學,洪武中薦為翰林修撰,承詔註釋群經賜名群經類要】

鮑 輝【字叔大,平陽人,宣德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改刑科,數有建白,英宗北征扈駕至土木死之,景防初贈官廕其子】

吳寶秀【字汝珍,平陽人,萬厯進士,授大理評事厯寺正,出為南康知府,湖口稅監李道橫甚,寶秀不與通,防漕舟南還乗,北風揚防直入湖口,道欲其貨遣爪牙吏持牒捕漕卒,寶秀拒不,道大怒飛章劾寶秀阻撓稅務,詔逮寶秀下詔獄,大學士及南北諸臣論救渚疏十餘上釋為民,歸家逾年卒,天啟中贈太僕少卿,賜祭録其一子】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列 女:


趙氏女【平陽人,年二十未嫁,為賊所執,紿賊取藏金,自投於厠而死】

孫信妻黃氏【平陽人,至正十四年為賊所掠,舁之行時,賊燒民居火正烈,黃躍投火死】

周誠德妻陳氏【平陽人,方明善攻平陽,誠德戰敗,攜陳避至徑口,陳度不免,先自縊死,誠德殯之,而去尋亦被殺】

李萬妻潘氏【平陽人,萬故無子,潘依於母家,其父欲令改適,既納幣及期潛自縊死】

吳寶秀妻陳氏【平陽人,寶秀守南康為湖口稅監李道所誣,被逮陳慟哭請偕行,寶秀不可,乃括餘貲及簪珥得銀三兩許付其妾曰,夫子行以為路費,夜自經死,南康士民建祠以祀之】

朱國祚妻許氏【平陽人,明末值亂軍至,許堆草端坐其上,舉火自焚死】

林允祥妻陳氏【平陽人,夫亡守志,乾隆八年,旌表同縣陳元範妻繆氏,王徳傑妻黃氏,陳繼妻牛氏,項昌祚妻陳氏,陳効清妻呉氏,金夢雷妻周氏,應重璉妻餘氏,周天伋妻全氏,陳家格妻張氏,陳文傑妻呉氏,陳聖誥妻劉氏,章仲全妻陳氏,江基繼妻遊氏,林繼貞妻陳氏,方應魁妻張氏,朱式金妻史氏,顧徳馨妾厲氏,陳鳯姚妻張氏,趙宗聖妻王氏,又烈婦陳士林妻呉氏,並於乾隆年間先後旌表】


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浙江溫州府平陽縣


土 產:


礬【平陽宋洋山出】

鐵【瑞安平陽泰順三縣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