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花开满院春


庚子鼠年的新冠疫情并没有阻挡住春天的脚步,“最美人间四月天”依然如约而至。

春风吹开了杏花,春雨洇红了桃花,春光绽放了玉兰。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各种花儿沐浴着春日暖阳,次第绽放。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丹青高手,尽情地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着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近日回乡下老家看望父母,在老家的院子里看到了一棵开满了花的泡桐树。淡紫色的花朵挂满了树梢,一串一串的,花的形状就像一个个的小风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翩翩起舞。在这明媚春日绽放的花朵里,泡桐花没有桃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姹紫嫣红,也没有李花“我来之初季春月,门外李花如积雪”的洁白纷繁,更没有兰花“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的孤傲情怀,但却是朴实无华、平淡真切,开的平静、自然,不造作也不矜持。

泡桐是豫中平原很常见的一个树种。许多人对桐花的记忆,想必从小就有。小时候,农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到处都种着泡桐树。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昔日农家建筑房屋和制作家具极佳的原材料——桐木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因此桐树的种植也越来越少。而今能在老家院子里看到久违的泡桐花,真是意外之喜。我激动起来,盯着那淡紫色的泡桐花看的简直入了迷,许多关于泡桐花的往事也渐渐地涌上了心头……

记得大概是我七八岁的时候吧,家里建起了新房,虽然是用土坯垒起来的房子,但是也把我高兴坏了,总不至于一家人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的小房子里了。新房建成后,院子里光秃秃的,父亲说,到了春天在这里可以栽几棵树,等到树长大了,家门口有树荫,夏天屋里就不热了。第二年春节刚过没多久,父亲就出去买了几棵桐树苗。我问父亲:“为什么要种桐树啊?”父亲笑呵呵地回答:“桐树易活并且长得快,长成以后的木材用处也很大哦!”就这样父亲把那几棵细细的桐树苗整整齐齐栽满了小院。种树不像种花,需要经常打理。就像那时候的孩子,哪怕再多,也只是散养、放养。我在想:父亲选择栽种泡桐树,也许是对我们的一种期冀吧!树苗种下后,我几乎每天都要给它浇水,盼着树苗尽快发芽、长大。父亲总会笑眯眯地对我说:“桐树不必天天浇水的,浇水多了会被淹死的。”听了父亲的话,我也就不再每天都给树苗浇水了,但依然每天都会看看它们发芽了没有,长高了没有。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院子里的几棵泡桐树就像排列整齐的卫兵,守候着我们这个静谧的农家小院,陪伴着我们一天天的成长。正如父亲所说,泡桐树长得是极快,到了第二年春天,树就窜得比家里的房子还高,并且那高大的树冠顶部竟然盛开了一串串的花儿,紫色的花大而密实。挨挨挤挤的花,紫中带粉,粉中有白,香味直冲鼻间。站在树下,飘散着的也是一股香郁的味道。蜂呀,虫呀,在花间聒噪着,热闹的很。一阵温暖的春风吹过,泡桐花的花瓣,洒落了下来,“紫铃串串无声响,一树桐花十里芳”。整个小院都弥漫着春天的芬芳气息。那时每次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我都会骄傲地告诉他们“我家院子里种着好多泡桐树,开满了泡桐花,漂亮的很呢!”小伙伴们也会蜂拥而至,来到我家的小院子里,捡拾那些被风吹落的花瓣......

夏天到了,无疑是泡桐树最繁盛的时候,一棵泡桐树就是一把撑开的大伞,一片片青翠欲滴的树叶互相交叉、重叠,几乎不留一点缝隙,遮住了炎热的太阳,给我们带了荫凉。这个时候的泡桐树,也像极了父母,殚心竭虑,为我们遮蔽风雨,遮蔽骄阳。我曾不止一次地仔细地看过泡桐花:它是由一朵朵喇叭形的小花,聚集在一起开成一大串,一大串的。在绿叶未吐之时,就怒放在泡桐树的枝头。它常常在乡村自由的开放,带着乡野最纯朴的气息;可它的花又是紫色的,成串的,显得珠光宝气、神秘而华贵。这纯朴与华贵的味道在泡桐花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后来,长大成人我们兄弟二人先后都离开了农村老家,在城里安下了自己的小家。寂寞的农家小院子里只留下年老的父母和那一棵棵已长成参天大树的泡桐。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泡桐花依旧肆意的绽放着,一阵风吹过,小院里会铺满一地的泡桐花,只是再也没有我们在泡桐花下嬉戏的身影。

多年后,家里的土坯房已经破烂不堪,我们兄弟决定给父母重建新房。当年父亲栽种的泡桐树由于太多太大,建新房碍事就不能再保留了。父亲就找来一个收木材的把那些泡桐树全部卖掉了。新房建成以后,父亲把仅存的一点小院平整了一下,种上了一些蔬菜。每次回家,和父亲聊天,父亲总会说“院子里没了树,就就像少点什么似的。”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溢于言表。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在院子的一个小角落里又种上了一棵泡桐树,很快的泡桐树就开出了淡紫色的花,就像一个个美丽的仙子在起舞,还留存着淡淡的余香。整个农家小院都溢满了春的气息。淡淡的紫色,如梦如幻,引起了我无限的遐想;幽幽的清香,淡雅的甜味,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

泡桐花,也成了永远盛开在我心里挥之不去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