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讀懂方能成就大格局大事業

《易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讀懂方能成就大格局大事業

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一脈相傳,而《易經》則是中華文明中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伏羲氏“一畫開天”即是“易”文化的根源也是中華文明的肇始,可以說,中華文明與“易”是同時產生的,二者“同出而異名”。“易”者上日下月,代表著日月交替,與時俱進,並且隨著社會狀態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表現形式。

正如孔子在他的“讀書筆記”繫辭中說道,“易”“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國人一直在“易”中生活而沒有知覺,如同魚在海中遨遊而不知水為何物。《易經》中有三句話非常重要,對國人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今天筆者試著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這三句話,讀懂方能成就大格局,大事業。

一、無平不頗,無往不復

出自《周易·泰卦》,意思是世上沒有平坦的事物是不傾斜的,沒有存在方向性的行為是不朝著起點行進的。

有的人看到這句話就覺得疑惑,“這不是自相矛盾嘛!”沒錯,但是這個世界就是如此,而這些人心中的所謂“平衡”與“邏輯”才是迷信。

讓我們再看這句話,世上沒有平坦的事物是不傾斜的。當我們坐在海邊,看著筆直的海平面會發出這片海“真平坦啊”的感嘆吧,但是事實是這樣嗎?事實是這個地球是圓的,所以沒有一寸海面是平的。

讓我們拿一個看起來最直最直的格尺畫一條直線,它是直的嗎?它不是。這個地球就是這樣,我們人類眼中的真相往往不是事實。

再看下一句,沒有存在方向性的行為是不朝著起點行進的,什麼意思?我們從家中啟程到單位的行程,難道客觀上不是向著家出發嗎?同樣,我們一早起來睜開眼睛難道不是朝著再一次沉睡前進嗎?我們餓了吃飯難道不是朝著再一次飢餓前進嗎?我們出生難道不是朝著死亡前進嗎?

讓我們把眼光再放大一點,將這句話放到歷史中去看。秦漢唐宋元明清,任何統一的王朝都是在走向分裂,任何分裂的狀態都是在走向統一。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無平不頗,無往不復。這就是事實,看清這個事實對於我們來說其實非常重要,可以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變得心胸寬廣。

“狂心即歇,歇即菩提”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怎麼辦?易經接下來告訴我們:

艱貞無咎,艱苦樸素就會心安理得。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難道不也是救黎民於水火的偉人嗎?人間正道是滄桑,如果讀易經讀成了混蛋,那就再等而下之了。

《易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讀懂方能成就大格局大事業

二、君子以獨立不懼,遯[dùn]世無悶

《周易·大過》: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這句話是大過卦的大象,描述了一個可怕的情形,澤滅木。大水湮沒了木頭,所謂滅頂之災也。古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脫胎於大過卦的大象。

茫茫大海上的一艘遊輪,船上歌舞昇平,水下波濤洶湧,直到大水馬上要打翻了船,人們才從歌舞昇平的狀態變得手足無措,而只有君子因為不上那艘船,所以沒有什麼恐懼的,就算沒有人認識他,他的心中也沒有絲毫煩悶,因為船上那些虛榮都是假的。

這是否代表著這位君子麻木不仁呢,不是的。

《易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讀懂方能成就大格局大事業

孔子在《乾卦·文言》中說道“龍德而隱者也……潛龍也。”危機即是轉機,君子即是潛龍。

因為秦始皇的暴虐,張良看到了秦朝的搖搖欲墜。《素書》中說道,“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張良審時度勢,終於輔佐劉邦重整山河,建立漢朝。

元末劉伯溫棄官歸隱青田,做《郁離子》以明志,其辭曰“吾憂夫航滄溟者之無船工也,夫滄溟波濤之所積也,風雨之所出也,旦夕有動,餘將安所?”並且以老童與太冥的故事自比,喻其非是麻木不仁,而是“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

《易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讀懂方能成就大格局大事業

三、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賁卦》: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賁卦的彖辭,“文化”一詞即脫胎於此。易經裡這句話為什麼重要?化成天下這麼大的事,關我們老百姓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這句話是《易經》得以成書的原因。

《易經》中《賁》與《觀》是相通的,《觀》:“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觀》的彖辭就解釋了《賁》的彖辭,同時告訴了我們《易經》的成書過程和原因,聖人觀察自然演化之道,適應當時社會上的文化環境,為了化成天下使天下服,而作易經。

《周易》是周文王以神道設教的產物,商朝的文化環境重鬼神,周初仍然如此,真正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所以易經中很多描述涉及鬼神。

而自周公制禮以來,周朝的文化環境重內在修養與禮數,所以春秋時期孔子作的《易傳》之中涉及鬼神之處就顯得寥寥無幾了,我們只有從這個角度去看《易經》才能理解其中許多當代看似迷信的地方,並且真正從《易經》中汲取營養和獲得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