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小孩老是不願意上廁所怎麼辦?

傲嬌的淼姐姐


這個是個習慣問題!很多小孩從小開始就習慣了用尿不溼!一直沒習慣不用尿不溼的日子!這個和大人帶他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一般兩歲半的小朋友已經有自我意識了,你只要好好的教他,慢慢的和他叫,每次他要上洗手間的時候你都告訴他該怎麼做的時候,慢慢的他就會養成這樣的習慣!不要覺得小孩子小,感覺他什麼都不懂,怕他會放錯,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因為每個父母都是為了小孩好!要放手讓孩子自立起來!這樣的孩子反而更容易成長,帶起來也會更順手,更輕鬆!


小胖的蝸居時代


你好!很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看來,你們夫妻倆是在願不願上廁所這件事上與2歲的寶寶“槓”上了。

其實你家孩子的反應很正常,不正常的是父母的思維方式,幹嘛要大動干戈傷害到孩子呢。我就此事,從孩子與父母兩個角度分析,你就清楚怎麼做了。

一、從孩子生長的角度看

我自己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幼兒園也接觸2-7歲的孩子。2歲多的孩子,大小便還不會上廁所太正常了,Ta們這個年齡生理功能未發育完善,一急還沒來得及說,就拉出來了。

一般有到3歲之後,才會有意識感覺到大小便急了,能忍耐著說要去廁所。

“吃喝拉撒睡”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不用刻意去“訓練”。自然界一切的存有都設計得非常完美,人該生長到什麼功能的時候,這個功能自然會啟動。

並不是她現在不會去廁所,以後就永遠不會,永遠把大便拉在褲子裡。

如果說,一個孩子還沒有學會主動去蹲廁所,只說明孩子還太小,還沒有具備主動控制排便的意識和能力。

也就是說,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清晰把臭臭拉在褲子裡和拉到便池裡有什麼區別。大小便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與成人的所謂“羞恥心”、“骯髒感”根本沒有建立聯繫。

當孩子在這“自然”且“無能力”的事情上,接收到父母給她評判犯錯、不滿、責備等負面信息,她這方面的功能反而會被抑制。

如果父母不那麼緊張焦慮地看待她拉褲子的事情,也許孩子早學會嘗試和探索蹲廁所的體驗了

兒童教育中,有些小事情沒處理好,也可能演變成心理傷害。以前我看到一個案例:一個成年女子從小到大一直尿床,這是心理問題演變成了生理問題。

形成的原因,在於她小時候,父母對她偶爾的尿床不滿,然後進行過度“訓練”,導致她的一生就這樣被一泡尿給摧毀了。

從中醫的角度講:恐傷腎。驚恐的力量是往下走,入腎臟的。父母這樣嚇唬她,可能當場尿都要出來。腎在五行中應水,水主寒。

小時候經常被爸媽打罵的孩子,手心容易冰涼,而且影響青春期的生理健康。

還好,孩子還能有股生命力,有股“自我”的力量與父母對抗。要是父母用權勢將這股力量給壓沒了,孩子離心理健康問題就不遠了。

二、從父母的角度看

為什麼好多父母,都想著要“訓練”孩子的大小便呢?表面上看,說是為了孩子好,但底層的原因是為了家長自己——孩子能早一天會蹲廁所,家長省多少事啊!

某種程度講還能滿足“虛榮心”。看,我家孩子多懂事,2歲就不拉褲子了。

也正因如此,有很多父母置孩子的自然生理規律於不顧,更理解不到孩子存在的個體差異性。

在孩子自身生理條件還不具備時,人為強行干預孩子的大小便,以至於令孩子從小就背上巨大的心理包袱。

孩子的天性是想討好父母的,其實她們也很想做好這件事情,但因為實在太小,無法控制自己不出現這個“錯誤”。

而每次出錯,都讓她從父母臉上讀到不滿,從此小小的心靈感到難堪,對自己感到失望,於是,心理障礙形成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

老全我個人的觀點,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作父母的學習接納目前孩子拉褲子的現實,不必企圖用什麼方法教育她,更不要因為麻煩而表現不悅,做到給孩子換衣物洗澡像陪她讀繪本一樣自然就好。

孩子的心結解開了,內心感覺安全和放鬆了,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知道,親子關係是孩子一生成長的力量之源!兩口子這樣對待孩子不妥。願你們早日學會愛孩子!

手動碼字,希望能幫助到你。我是老全,關注“ ”,分享孩子成長的點滴,願咱們作父母的,能帶著覺醒,陪孩子一起成長!


覺知育兒


這個涉及到孩子如廁訓練的問題。

天氣逐漸變暖,很多寶媽架不住周圍的聲音,“迫不及待”想要幫寶寶脫去尿不溼,紙尿褲,希望孩子立馬能夠學會上廁所。

如廁訓練什麼時候開始?不是看寶寶幾歲了,氣溫多少度了,而是要看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了,適不適合脫去紙尿褲。

那孩子什麼時候準備好?

研究表明,孩子完成如廁訓練的平均年齡為兩歲半左右。

但是兩歲半隻是一個大概的時間段,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都是兩歲半完成如廁訓練的,根據不同孩子的表現來判斷何時適合如廁訓練。

從生理上來說,1歲左右的嬰幼兒,膀胱、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以及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欠缺,不能很好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廁訓練也不合適。

因此,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PP)建議,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要看是否能滿足以下幾點表現:

  • 大便時間規律,如每天固定時間排便。
  • 可以遵守簡單如廁指令,發出如廁信號。
  • 紙尿褲能夠保持至少2個小時乾燥,或者午睡之後紙尿褲上也無小便。
  • 開始拒絕穿著紙尿褲排便,對髒了的紙尿褲表現抗拒,想要更換。
  • 對小馬桶等坐便器感興趣。
  • 主動要求穿短褲,能夠在大人的幫助下穿脫褲子。

孩子能夠滿足以上大部分要求,便可以開始如廁訓練了。

那麼孩子不願意上廁所怎麼辦?

  1. 家長的心態至關重要

在開始給孩子如廁訓練之前,我們家長首先要調整好心態,在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孩子會拒絕,會倒退,這些都要有心理準備。如廁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自然積極的態度才能讓孩子輕鬆接受。

因此,家長要想好讓孩子如廁訓練的目的是什麼?為了孩子還是為了我們自己方便?怕孩子發育跟不上別人?還是為了外界的質疑?或者為了省下紙尿褲的錢?

當孩子如廁訓練過程出現倒退的時候,我們不要一味急於求成,責怪孩子。而是要尋找原因,環境變化,家中多了新成員,父母爭吵,孩子身體不舒服等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如廁習慣。家長應溫和引導,鼓勵幫助孩子,而不是用負面情緒影響孩子。

2.為孩子如廁訓練營造氛圍

小朋友是最需要“儀式感”的,如廁訓練的儀式感就是選好小馬桶,準備小內褲等。

父母可以帶孩子一起選擇購買她喜歡的小馬桶和小內褲。但是選擇小馬桶的時候,父母也應注意,外表不能太吸引孩子,不建議買玩具車馬桶。不然孩子沒有便意也會坐上小馬桶,久了之後,馬桶就成了玩具而不是如廁工具了。可以兼顧實用且孩子喜歡。

這裡也不建議使用放置在成人馬桶上方的兒童坐便器,以防孩子對高高的坐便器產生恐懼感,從而抗拒坐馬桶。

寶寶的小內褲選擇全棉寬鬆即可,保證穿著時不要讓孩子產生不適感。

3. 巧用繪本故事引導

繪本故事真的是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好幫手,家長要好好利用起來。這裡簡單推薦幾本我自己給孩子如廁訓練用到的繪本:小熊寶寶系列《拉粑粑》、《尿床了》、“噼裡啪啦”系列《我要拉粑粑》、米米沒問題系列《米米坐馬桶》、《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等。

4.言語詢問和鼓勵

當寶寶排便時間相對固定之後,到了排便時間主動詢問:“寶寶,是不是想要上廁所呢?”

最初孩子不願摘掉紙尿褲也沒關係。我們可以言語鼓勵:“我們現在是大寶寶啦,可以不用紙尿褲哦!”兩歲半左右的孩子都渴望長大,會把一些行為認為是長大的標誌,比如脫去紙尿褲。

一旦孩子體驗過排便成功的過程,可能就對正確使用坐便器更有興趣了。

5.觀察孩子狀態

我女兒現在兩歲半,大概半年前開始如廁訓練。在如廁訓練的過程中,當她玩耍時突然表現出安靜站立的狀態,多半是有便意,這個時候帶她去廁所,十有八九是正確的。

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長耐心陪伴,有時候我們慢一點,用等一朵花開的時間來等待孩子成長,可能比“揠苗助長”更快,也更有利於孩子。

希望你和你的孩子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