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別把社會對你們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負

在蒼雄悲涼的北方,人們見過最可怕的武器,是熊孩子。

在和煦溫婉的南方,人們見過最可怕的武器,還是熊孩子熊孩子。。。。。。

“熊孩子”別把社會對你們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負

近日,看到遂寧公交車上熊孩子踢人捱打的視頻。視頻就10秒,一孩子在公交車上,挑釁一個安靜坐著的小哥哥,在短暫的試探之後,三次踢在其手上,看著用了點力氣。

接著小哥哥就馬上暴起,把孩子摔倒在地,並用腳踩向其頭部三次……據說,這次竟然連聖母們也不例外,一致認為該熊孩子缺乏管教。

“熊孩子”別把社會對你們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負

細數這些年的熊孩子,還少了嗎?

嫌樓外施工太吵用小刀割斷安全繩,施工者用手抓在高樓外堅持了40多分鐘,家長只賠了一根繩子;

熊孩子向地鐵站陌生女孩要雞排吃,遭拒絕後把女孩推向正在進站的列車,熊孩子媽媽卻絲毫不覺得愧疚,還罵女孩“打扮得像個小姐”;

熊孩子乘坐電梯稱沒人時對著按鍵撒尿,導致電梯短路自己被困;

“熊孩子”別把社會對你們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負

熊孩子狠狠的推孕婦,只是想看看會不會流產,奶奶卻怪罪揍得太狠。

……

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原因是不少家長總以“還是個孩子”為藉口,殊不知,慣子如殺子!

其實,世界上從來沒有管不好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位的熊家長,而如果家長始終缺位,總有一天社會會替你狠狠教育他。活中的無數事例都告訴我們,熊孩子之所以熊,背後肯定有個熊父母。

某熊孩子把懷孕四個月的嫂子猛推下沙發,然後毫不在意地說:“我就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流產!”;

因為沒從別人那裡拿到炸雞排,一男孩在地鐵來臨的瞬間,猛地從一姑娘身後將其推向列車;

“熊孩子”別把社會對你們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負

然而,熊孩子有熊父母替他們保駕護航,就興高采烈地擾亂人民和平安詳的生活秩序;

熊孩子有熊父母替他們挺直腰板,就在騷擾女性的流氓之路上走出康莊大道;

熊孩子有熊父母替他們開山闢土,就把做人的基本道德都丟棄一邊!

熊孩子都是熊父母教出來的,我們發現,熊父母基本都有以下四個特徵:

a. 極度自私

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孩子的利益,可以枉顧事實與良心,只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東西。

b. 極度蔑視規則

規則是為了保持社會生活正常運作,但在他們眼裡,規則約束不了他們,他們不但制定規則,他們簡直就是規則本身!

c. 缺乏同理心

這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缺陷,不能以同理心思考,自然無法做到感同身受。他們覺得,只要老子爽了就行,其他人的感受管我屁事?

d. 行為粗暴、語言粗魯

大家切不要以為,打人罵人都是對著外人的,他們難道不會這麼對待自己的孩子嗎?所謂有樣學樣,暴力言行多少也會耳聞目染!

熊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大約都有一種錯覺。

熊孩子覺得自己可以無法無天,反正他爸媽治不了他。

熊孩子爸媽也仗著自己是護犢子,反正社會也拿他們沒辦法。

這些錯覺錯得可怕!

別把社會對你們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負

“熊孩子”別把社會對你們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負

熊家長,家長“自家孩子自家養”。家長們不妨轉變一下思路,如果是別的孩子來你家不守規矩,你會怎麼辦?如果沒有規矩,沒有看管,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不是更可怕嗎?

  允許“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作為大人應允許孩子有“熊”的行為,但不能沒有限度。孩子在“熊”時,也在觀察大人的底線,如果一味溺愛放縱,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養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轉移孩子注意力

  面對熊孩子們,我們究竟該怎麼辦?當孩子要表現出熊的一面時家長應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壞物品,也免除了與孩子的正面衝突。對於孩子,無論是打罵說教或許都會給他造成不良影響,要儘量避免。

  需要循序漸進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可急於求成,切不可因為孩子的出格舉動當眾嚴厲訓斥或體罰,應該將其帶到沒人的地方再進行耐心教育。孩子雖小但是自尊心很強,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至深,或許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要想讓熊孩子真正有所轉變,需要平時長期的訓練。

  家長要賞罰分明

  其實熊孩子所表現出的,都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不必對他們過於苛求,要想讓熊孩子真正轉變成人見人愛、乖巧聽話的萌孩子,需要平時長期的教導。家長必須賞罰分明、言出必行,平時給孩子訂好規矩、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的將正能量傳遞給孩子,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範。

“熊孩子”別把社會對你們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負

  給孩子立個規矩

  要給熊孩子立個規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紮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準則,形成自律。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如何避免做“熊”家長?認真對待孩子犯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則更容易犯錯誤了,對於孩子犯錯誤,很多家長是採取暴力的態度,責罰孩子,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還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卻認為自己孩子幹什麼都是對的,採取無限溺愛的態度,從而讓孩子一錯再錯,“熊孩子”就是這樣煉出來的。俗話說,“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怎樣避免做一名“熊”家長呢?私以為,認真對待孩子犯錯是最好的方式。

  0~2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犯錯,都是無意的,因為孩子還分不清楚是非,也難以分辨對錯,所以及時孩子犯錯也是必然的,所以作為家長不能隨意責罰孩子。否則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犯錯,要採取積極引導的方式,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才能避免孩子犯錯。

  2~5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是非觀念,正確和錯誤已經有了一個小小的認知,如果孩子犯錯,那麼家長可以清楚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教育要順其自然,不能採取責罰的態度。

  5~12歲:孩子5歲以後,是非觀念都比較明確了,如果犯了錯,他也有意識到是自己錯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告訴孩子這些規則是不能違背的,並且告訴孩子犯錯了是要承擔責任的,幫助孩子樹立責任感。

“熊孩子”別把社會對你們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負

言傳身教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確實不錯,因為在孩童的時候,陪伴孩子時間最久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夠在他們小的時候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可以及時的幫助他們改正,而不是助紂為虐,那麼哪裡還會有熊孩子呢?

其實一個人的能力高低並不是最重要的,可能每個人智商都有一定的先天性差距,但是教養問題卻是後天可以培養的。而父母的教育決定著孩子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的高度,一個人如果要飛得更高更遠,那麼父母的教育一定會是有力的翅膀,幫助孩子克服身邊的一切困難,讓孩子擁有廣闊的人脈資源和支持,在孩子道路上才能鋪設出一條平坦的道路,供孩子走的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