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转变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一、任务的转变:从完成工作到管理工作

或许你是因为业务能力出众而因此得到提升。但走上领导岗位之后,意味着你不再是一个普通员工,你的任务不只是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更多地关注团队、关注整体、关注未来。

所以,成为领导的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自己的任务,从制造者转变为管理者。

在工作路径上,你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以信任赢得权力。

信任就像是人心里的一本存折,你每次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就像是在存折上存款,久而久之就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一旦你破坏了自己的信誉,辜负了他们的信任,那就像破了洞的水囊,只会不断地漏水,甚至就算修补过也难以完好如初。

作者给出了三个锦囊,帮助领导赢得和保持团队成员的信任。

不要为不确定的事打包票。

不要做超级英雄。

不要欠下“权势高利贷”。

2、找出“幽灵规则”。

最近朋友的公司进行了人事调整,原本朋友所在的部门由一位主任带领,部门成员各司其职,每人负责一个版块,自行规划工作的安排和执行。人事调整后,调了一位不熟悉业务的领导来当主任,并提拔了一位其他部门的普通员工成为部门的副主任。因为两位新领导都不太熟悉业务,因此部门每位成员的工作都必须向副主任汇报之后,再提交给主任,一些事情甚至需要再上报给副总,领导层商讨之后再传达给执行人员。

这样就导致了部门成员逐渐丧失了积极性。原本每个人各自负责自己的版块,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规划和想法,而现在就会觉得:“反正我说了也不算,领导怎么想的也不会问我的意见,那就等他们决定好了再做好了。”

正是这种“幽灵规则”的产生,使得部门的工作氛围逐渐变得懒散拖沓,失去了之前那种百花齐放、积极进取的状态。找出这种“幽灵规则”,评估它对团队是有利还是阻碍,再决定是强化这种规则还是修正它。

3、避免“偏差正常化”。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在执行例行飞行任务时爆炸。经过深入调查后,NASA发现了该飞机在几周前发射升空时就已经出现异常,外部燃料箱上的一块泡沫脱落,击中机翼,造成严重损毁。而这种原因在此前也发生过好几次,但没有发生事故。控制中心就以为这一次也会没事。而这甚至也不是NASA第一次发生这种严重灾难。

正是因为人们对这种轻微安全偏差的默许,才导致了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作为领导者,如果对团队里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没有引起重视,“还差一点没完成,明天再交行吗?”、“今天有事,会议取消吧”、“今天晚了一分钟,明天我一定早点来”、“差不多就行了吧”,长此以往,水滴石穿的后果也就不远了。

二、模式的转变:从控制力到影响力

前阵子很流行一句话:“发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被滥用在任何一个事件上,甚至诞生了“雪花论”。而在工作当中,虽然不符合这种无差别攻击的“雪花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无论团队犯了什么错,没有一个团队领导者是无辜的。

以前你只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而现在,你要对整个团队的所有事负责。而且,你的领导方式不应该是控制他人,而是要通过自身的魅力去影响他人,要做“激光灯型”的领导。

在工作之前,你要明确真正的工作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让团队知道我们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明确努力的方向,才会避免做无用功;明确任务之后,科学地分配任务,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专注于自己所要做的事,而无需浪费时间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在工作过程中,要定期收集反馈。就像曾经火遍全网的那个“白金裙子or蓝黑裙子”的实验,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定期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避免认知产生偏差。

三、关系的转变:从平等到不平衡

钱德勒升职后,他与同事的关系就由原来平等的同级关系,变成了不平衡的上下级关系。他成了原来同事口中那个讨人厌的老板,成为了普通员工背后吐槽的对象。所以,当你成为了领导者,就要做好这种心态上的调整,并对工作路径也进行适当的调整。

1、建立适当的边界。常言道:“有好篱笆才有好邻居”,或许以前你可以在茶水间跟同事们一起吐槽领导、下午茶时间还能聊个天商量一下下班去哪玩,但当你成为了领导后,你就不能再这样做了。

要建立合适的边界,有两件事必须要做:一是保持适当距离,二是把枪收起来。

上任之后,不妨与同事们来一场对话,谈一谈我们之间的关系:

有什么变了?有什么没变?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把这些问题谈清楚,你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千万不要为了不失去朋友,或者维护团队的团结,就去做“老好人”。但也不要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就时刻端着权力的枪口。谁反对我,就把枪口对准谁。如果你无法接纳不同的意见,时刻保持着防御的姿态,或者滥用手中的权力,只会让团队失去活力,成为只会服从、不会创新的温顺羊群。

2、拥抱冲突。创新型人才往往独具个性,思维活跃,这样的人在一起工作,难免会产生冲突。但冲突不是坏事,而是团队健康、多产的表现。领导者的责任,就是正确引导冲突、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最后把意识统一到最符合团队利益的道路上来。

有几条原则可以借鉴:

一是对事不对人。

二是破而后立。

三是从一开始就统一目标。

每个人的视野都会有局限性,看到的往往只是事物的一面。你看到这个员工在会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你没看到他昨晚熬夜加班;你看到某人脾气暴躁、说话口气冲,你没看到他家里老人生病、孩子不听话、老婆正在跟他闹离婚,压力山大。所以,在管理团队时,不妨多一点同理心,尝试换位思考,尽可能地与他人共情,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尽力做出既符合团队利益也符合员工利益的决定。

四、角色的转变:从队员到教练

在球场上,队员的责任就是打好每一场球,站好自己的岗位,保证不丢分、多得分;而教练的责任,是带领球队打出最好的水平,而且这个责任,更多是在球场下去实现,而不是在场上。

刘国梁是中国第一位在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实现男单“大满贯”的选手,战绩辉煌,但他成为国乒主教练后,他的责任就不再是自己上场去夺冠军,而是要带领中国乒乓球队去夺冠,是帮助马龙、张继科等球员成长,为国乒培养人才。

所以,当你成为了领导,你就要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你不再需要自己直接去做业务,更重要的是带领好团队。

首先,要帮助人才发现自己真正的追求。有的人点子多,就像噼噼啪啪不断爆发出灵感的“火花”,有的人善于发现错误,总喜欢否定别人的想法,这样的人就像时刻蜇人的“蝎子”。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做他擅长且热爱的工作,才能保证团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其次,激发团队创意。激发创意的方法有很多,如提供最新的书籍、资源,激发灵感;创建灵感图书馆;建立自由表达想法的空间;走出日常熟悉的工作空间,到新的环境去发现灵感等等。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人人乐于分享、不怕分享的环境。正如美国知名广告人李奥·贝纳所说:“如果在一个公司里,谁都不敢说话,不敢有异议,不敢大胆创新,这个公司就离关门不远了”。

第三,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相结合。头脑风暴时,往往会思绪无限蔓延,飞得无边无际,最后谁也不记得最初要讨论的内容,所以领导者有必要事先建立好规则,做好把控。提前布置要讨论的问题,在会议开始时重申要解决的问题,最后选出要执行的想法,并确定随后的步骤。

成为领导者就是成为你自己。就是这么简单,也是这么困难。——沃伦·本尼斯

成为领导固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随之而来的责任也会让人倍感压力。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领导者,往往更具挑战。

你可能会遭遇无人理解的痛苦,也可能会因决策不认同而成为众矢之的,但请放心,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人跟你遭遇一样的困难,因为你们目标一致,都是要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而这正是令人激动之所在,唯有迎接挑战方能收获更大的果实。

对领导者来说,如何将单个的创新型人才整合为一个创新型团队,是一条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领导力篇)——个人和团队成长的必由之路》正适合你在刚刚踏上领导岗位的时候来阅读,它将帮你迅速找到自身的定位和领导团队的方法。

作者托德·亨利认为,领导创新型人才不是放牧羊群,而是放牧老虎。所以,就让这本书成为你放牧老虎的工具吧,把你从中学到的变成你做到的,带领团队一起去创造仅凭个人无法实现的伟大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