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項目成本管理的理論框架

隨著項目成本管理理論環境的變化和項目操作實踐的豐富,初期形成的項目管理理論體系不能夠適應項目管理實踐的需求,學者們和高級管理人員相結合在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明確了 項目成本管理理論的思考角度,從而總結出了項目成本涉及的理論框架。該理論框架從成本管理的定義、目標到思想內容等多個角度,進行了全面地闡述。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含義

戰略成本管理尚未有明確的定義,它隨著企業戰略管理的興起而形成和不斷完善,併為企業經營管理戰略服務。戰略管理通常被視為企業戰略規劃、戰略實施、戰略控制過程中所有相關戰略要素組合在一起的管理方法,旨在建設持久的競爭優勢。

因此,戰略成本管理可認為是成本管理與戰略管理的有機結合,它將成本管理置身於戰略管理的廣泛空間,從戰略的高度,在對企業環境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供企業本身及其顧客和競爭對手的成本信息,幫助管理者進行戰略思考和制定企業戰略,最大限度地促進本企業價值鏈的改進與完善,從而創造競爭優勢,已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環境的目的,其實質是尋求成本優勢。

戰略成本管理的產生和發展,一方面是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企業傳統成本管理體系自身變革的需要。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對企業戰略中的成本問題作了有效的說明,他認為不論企業採取何種戰略,成本問題始終是企業戰略制定、選擇和實施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如何利用成本戰略為企業贏得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既是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二者構成了戰略成本管理。而新科技革命和現代經營環境對傳統成本管理的挑戰,使得成本管理的核心從單純地降低成本轉移到價值鏈的有效 管理上,既要藉助傳統的成本控制方法模型和新型的價值管理活動(如作業基礎成本法),又要結合企業工程技術和組織文化特性,實施縱貫時空的動態業務控制,把成本管理提高到戰略性層次,達到顧客滿意的長期效果性目標,因此,戰略成本管理是傳統成本管理的發展和提升。

二、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

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規範著思想體系,制約著其內容和方法體系的建立。但到目前為止,戰略成本管理目標還不是一個明確的主題,存在著許多爭議。這是因為在傳統成本管理體系思維下,人們對成本管理目標的理解和表述主要集中在成本降低方面,當成本管理提升為戰略管理層次時,無論是從戰略角度還是從系統科學角度看,過分集中於成本降低的成本管理目標,不能夠滿足管理理論和管理實務發展的實際要求,成本管理的局部優勢並不意味著戰略管理的整體優勢。因此,確定戰略成本管理目標,需要將成本管理放在與企業經營活動、管理措施及戰略選擇等有關因素的相互關係中考察,在戰略高度上認識成本問題,從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構造企業價值鏈、取得競爭優勢、滿足顧客需求等方面考慮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定位。

因此,戰略成本管理存在著一個目標體系,包含了三個層次。

1.降低成本

這一目標層次以研發過程、生產過程、業務過程為焦點,採用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和嚴格執行成本控制計劃為手段的成本降低措施,如採用新的技術設備、新的工藝流程、新的產品設計、新的材料等,使影響成本的機構性因素得到改善,或是在既定的經濟規模、技術條件、質量標準條件下,通過降低能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合理地組織生產等方法降低成本,屬於日常成本管理的內容。

2.利用資源、成本等相互關係取得最大利潤

這一目標層次以成本變動與其他相關因素變動的相互關係為焦點,在成本降低與生產經營需要之間做出權衡取捨,不僅僅著眼於成本降低本身,還要從戰略意義上利用成本、質量、價格、銷量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支持企業為維繫質量、調整價格、擴大市場份額等對成本的需要,使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利潤,以獲取競爭利益。

3.通過成本管理幫助企業取得競爭優勢

這一目標層次以成本管理與企業戰略的配合為焦點,在企業戰略引導下,對企業價值鏈上的作業和連接關係進行成本動因分析,在生產者成本與消費者成本之間做出權衡,尋求降低成本的戰略途徑,取得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

戰略成本管理目標的三個層次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考慮成本問題的視角不同:第一層次以企業內部為視角,以降低成本為核心。第二層次以企業內部為視角,考慮到成本質量、數量、價格、供求等相關因素之間的關係,以利潤為取向。第三層次以企業與環境、企業與競爭、企業與顧客的相互關係為視角,以企業的長期發展和競爭優勢為重點。正因如此,戰略成本管理能夠很好地把成本管理要求與戰略管理要求結合在一起,無論在視野上,還是在方法和內容上,更具有成本管理優勢和競爭優勢。

三、戰略成本管理的思想

戰略成本管理的實質是成本管理的戰略決策,其效能展開的關鍵在於能否將成本管理置身於戰略管理環節之中,構造一個基礎寬廣的、具有長期持續效應的降低成本的措施體系。通過這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的 應用,為企業創造成本優勢提供保障,為達到這一目的,應具備戰略成本的管理思想。

戰略成本管理思想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成本源流思想

戰略成本管理在關注企業外部競爭環境變化和顧客需求變化的基礎上,從成本發生的源流著手,對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即企業可用經濟資源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方式,包括勞動資料的技術性能、勞動對象的質量標準、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產品的技術標準、企業的組織結構、職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業文化、外部協作關係等進行戰略性設計,形成成本持續降低的源泉。

2.與企業戰略相匹配思想

戰略成本管理是以企業戰略為核心展開的成本管理,其屬性決定了在成本管理領域所採用的管理內容和方法,要與企業戰略相匹配,要與企業的發展階段和產品生命週期相適應,所採取的各種戰略措施之間也要協調配合。

3.成本管理機制和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

戰略成本管理要求站在全局高度上控制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將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規章制度融入各部門的業務管理和業務過程之中,克服不同職能部門或經營管理系統的職責分工對成本管理的限制作用。

4.樹立成本意識思想

良好的成本意識是成本管理的必要條件,戰略成本管理要求高層管理人員以身作則,注意控制成本,提高節約意識,採用適當的利益機制、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使成本管理思想融入企業各成員的頭腦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