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框架

随着项目成本管理理论环境的变化和项目操作实践的丰富,初期形成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不能够适应项目管理实践的需求,学者们和高级管理人员相结合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 项目成本管理理论的思考角度,从而总结出了项目成本涉及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从成本管理的定义、目标到思想内容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地阐述。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含义

战略成本管理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它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兴起而形成和不断完善,并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服务。战略管理通常被视为企业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过程中所有相关战略要素组合在一起的管理方法,旨在建设持久的竞争优势。

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可认为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的有机结合,它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的高度,在对企业环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企业本身及其顾客和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进行战略思考和制定企业战略,最大限度地促进本企业价值链的改进与完善,从而创造竞争优势,已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其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变革的需要。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战略中的成本问题作了有效的说明,他认为不论企业采取何种战略,成本问题始终是企业战略制定、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如何利用成本战略为企业赢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二者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而新科技革命和现代经营环境对传统成本管理的挑战,使得成本管理的核心从单纯地降低成本转移到价值链的有效 管理上,既要借助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模型和新型的价值管理活动(如作业基础成本法),又要结合企业工程技术和组织文化特性,实施纵贯时空的动态业务控制,把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性层次,达到顾客满意的长期效果性目标,因此,战略成本管理是传统成本管理的发展和提升。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规范着思想体系,制约着其内容和方法体系的建立。但到目前为止,战略成本管理目标还不是一个明确的主题,存在着许多争议。这是因为在传统成本管理体系思维下,人们对成本管理目标的理解和表述主要集中在成本降低方面,当成本管理提升为战略管理层次时,无论是从战略角度还是从系统科学角度看,过分集中于成本降低的成本管理目标,不能够满足管理理论和管理实务发展的实际要求,成本管理的局部优势并不意味着战略管理的整体优势。因此,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目标,需要将成本管理放在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及战略选择等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在战略高度上认识成本问题,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造企业价值链、取得竞争优势、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考虑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定位。

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着一个目标体系,包含了三个层次。

1.降低成本

这一目标层次以研发过程、生产过程、业务过程为焦点,采用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和严格执行成本控制计划为手段的成本降低措施,如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新的工艺流程、新的产品设计、新的材料等,使影响成本的机构性因素得到改善,或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地组织生产等方法降低成本,属于日常成本管理的内容。

2.利用资源、成本等相互关系取得最大利润

这一目标层次以成本变动与其他相关因素变动的相互关系为焦点,在成本降低与生产经营需要之间做出权衡取舍,不仅仅着眼于成本降低本身,还要从战略意义上利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支持企业为维系质量、调整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对成本的需要,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以获取竞争利益。

3.通过成本管理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这一目标层次以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配合为焦点,在企业战略引导下,对企业价值链上的作业和连接关系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在生产者成本与消费者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寻求降低成本的战略途径,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三个层次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考虑成本问题的视角不同:第一层次以企业内部为视角,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第二层次以企业内部为视角,考虑到成本质量、数量、价格、供求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利润为取向。第三层次以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竞争、企业与顾客的相互关系为视角,以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为重点。正因如此,战略成本管理能够很好地把成本管理要求与战略管理要求结合在一起,无论在视野上,还是在方法和内容上,更具有成本管理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成本管理的战略决策,其效能展开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环节之中,构造一个基础宽广的、具有长期持续效应的降低成本的措施体系。通过这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的 应用,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提供保障,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具备战略成本的管理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成本源流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在关注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变化和顾客需求变化的基础上,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对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即企业可用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进行战略性设计,形成成本持续降低的源泉。

2.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的成本管理,其属性决定了在成本管理领域所采用的管理内容和方法,要与企业战略相匹配,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产品生命周期相适应,所采取的各种战略措施之间也要协调配合。

3.成本管理机制和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要求站在全局高度上控制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规章制度融入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过程之中,克服不同职能部门或经营管理系统的职责分工对成本管理的限制作用。

4.树立成本意识思想

良好的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战略成本管理要求高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注意控制成本,提高节约意识,采用适当的利益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使成本管理思想融入企业各成员的头脑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