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結婚竟然送“花圈”,網友大笑抄襲不夠認真,真相卻並非如此

大家都知道花圈是用鮮花或者紙花等紮成的環形的祭奠用的物品,用來獻給逝者表示哀悼與紀念。在我國古代,喪葬儀式其實是以搭靈堂為主,四周飾以白布,並扎紙人、紙馬來燒。

韓國結婚竟然送“花圈”,網友大笑抄襲不夠認真,真相卻並非如此

而花圈真正的"發源地"據說在希臘,古希臘把花圈稱為"斯吉芳諾思",是裝飾神像的"聖物"。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後,教堂中的祭司後來也戴起花圈來,花圈傳播到各地後就不一再地是教堂專用的飾物了。

北歐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當人快要離世的時候,戴上花圈,天使就會把他帶到天堂。

其實,花圈是一種獎賞物!好人昇天堂,壞人下地獄,這是古今中外普遍的一種看法。

既然花圈是勝利者和勇敢者才能得到的獎賞,難怪天使只願意把有花圈的靈魂帶上天了。

韓國結婚竟然送“花圈”,網友大笑抄襲不夠認真,真相卻並非如此

現在在中國人們為死者送花圈,仍然屬於給死者贈送的“葬禮”之類。

中國人參加葬禮送花圈開始於清朝末年。經過查找,發現的最早記載是1903 年《國民日日報》上革命黨人祭奠岳飛的一首詩:

西湖楊柳映朝霞,自結“花圈”獻嶽爺。

國會冤刑蘇格拉,敵軍威懾漢尼拔。

君臣昏聵河山恥,父老遮留將士譁。

氣正銷亡休更問,黃龍今日屬話家。

韓國結婚竟然送“花圈”,網友大笑抄襲不夠認真,真相卻並非如此

雖然詩中提到的“花圈”相當於祭祀古人的道具,但還是反映出西方殯葬文化對中國的顯著影響。

花圈作為喪葬禮器,在中國全境鋪開,應是民國建立後的政策所致。

1912 年,民國政府在新頒佈的《禮制》和《服制》中規定:“弔喪來賓,男子左腕圍黑紗,女子胸際綴黑紗結;吊儀除輓聯、挽幡、香花外,還有‘花圈’。”

韓國結婚竟然送“花圈”,網友大笑抄襲不夠認真,真相卻並非如此

這就把花圈的使用提到了國家認可的高度,尤其是對官吏喪事的規定,勢必導致民間掀起效仿浪潮。今天喪事中流行的追悼會,就源於民國時期推行的禮制改革,足見其影響之深遠。

而韓國送花圈這個就不一樣了,在韓國這樣的花圈被稱為“花環”結婚的時候,包括開業、演出之類的喜慶事送的花圈是鮮豔色彩的話,寫字的紙條也不會是白色。葬禮上的話則基本上都是白色調,一般都是用白色百合花,因為在韓國百合花有讓死者好好地去往極樂往生世界的寓意。

韓國結婚竟然送“花圈”,網友大笑抄襲不夠認真,真相卻並非如此

韓國傳統婚禮

“天地歷史”致力從不同角度為你分享歷史,原創不易,點個關注不迷路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