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问题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再思考

前几天在外媒看到一则报道:左撇子的基因和右手者是不同的。想起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有关左撇子的情况,在11月23日发了一篇文章,文中把左撇子作为例子,阐述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现象,并以纪伯伦的名言“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为题,希望家长不要把孩子看做自己的私有,而是要尊重、了解他们的个性。

文章引起了较大关注,到目前为止阅读量已经达到了26.8万。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有的读者似乎并没有关注文章主题,而是更关注左撇子问题本身。即便如此,网友们关于左撇子问题的评论,同样引起了我关于家庭教育的再思考。

左撇子问题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再思考

有两位网友的评论是这样的:

说实话,我从小就用左手使用快子,拿刀,等等都是左手比右手方便,就是小时候父母亲强行要我使右手食饭抓快子,直接从小至今讲说话都会有口吃病,虽然现在五十几岁人了还是有些了口吃。

我孩子就是左撇子,现在七岁了,左撇子是改正了,但是一激动就结巴,尤其跟我说话结巴的特别厉害,跟小朋友玩不结巴。早看到这篇文章就好了。

他们的评论显露了对无法挽回的过去的痛苦和遗憾。事实上,对左撇子的错误纠正只是我们不当家教的一个太小的冰山一角。有人说社会上很多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但对于父母这么重要的角色,却无需资格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曾有一则消息说一对博士夫妇的孩子在学校常常考试成绩全班倒数,这条消息只所以上了媒体,必定是因为很稀奇,但在我看来却并不奇怪。父母是博士,只能说明他们在某一领域有成就,但并不代表他们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为人父母者,不管你已有的学识、成就如何,对于这个新的角色,必须研究学习才有可能胜任。在做父母这个问题上,与本人的文化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就不止一次地提及他的母亲——一位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对他的教育和影响。

现在的年轻人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也就是说新一代的父母有了较高的素质,但这只意味着具备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可能性,是否能够真正地提高,还要看新一代的父母是否愿意学习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以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左撇子问题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再思考

还有的评论说左撇子被纠正了。但并没发现有什么影响,一位网友说:

我女儿一两岁时,是左手自己吃饭,后来,硬是叫我给她调整过来了,左撇子可能有遗传,我母亲就是左撇子,现在女儿读高二了,学习非常好,没有看出有什么音响。

研究发现强行纠正左撇子有可能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发生诸如说话结巴、神经紧张、情绪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但人与人是不同的,高概率事件并不意味着必然发生,这也正是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之所在。同一种教育方法,对这个孩子有效,对那个孩子却可能不起作用,而对另一个孩子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孩子不是像工业产品那样,按照一定的程序就可以生产出来的。他们是有思想、有个性,活生生的人。俗话说:“一娘生九等”,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环境,却可能走出不同的孩子。

学校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家庭教育同样应该如此。家长了解孩子的个性,制定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案非常重要。

左撇子问题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再思考

许多专家认为左撇子是不需要纠正的,因为它并不是缺陷或不良习惯。研究发现,虽然不能说左撇子比右撇子聪明,但绝不比右手者差。社会各个领域卓有成就者中,都可以发现左撇子的身影。

但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便。左撇子孩子在学校也可能因为自己的不同而感到不安和孤独。有网友的评论中也反映了这个问题:

现在的许多设计都是按照右手方向设计的,有时候会很不习惯。

本人左撇子,尤其多人吃饭时,感到不便。

因此,在孩子心理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用右手写字和使用筷子这两项技能。因为这两项技能在生活中使用最多。其他方面的动作可以让孩子随自己的心愿。事实上,有的家长就是这么做的,一位网友评论说:“我家老二也是左撇子,但只有写字才会要求他用右手,其他无所谓,随他高兴”由此可见,这么做对于有的孩子来说还是行得通的,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左撇子是很少的,很多孩子都可以用右手学习一两项技能。当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是个人看法。如果家长尝试这么做一定不能采取强硬手段,必须不断地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只能尝试不可逼迫。

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美好的希望,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而家庭教育要从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差异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