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科學理論嗎?

活動中心17653708


中醫相比時下所構建的現代科學,其精神內涵比你相象的來得要高,且看現代科學的三個要素,

1, 目的:發現規律

2, 精神:質疑、獨立和定量化

3, 方法:邏輯化、定量化和實證化

看看幾千年前的古典科學,醫聖張仲景的醫學論證鉅著「傷寒雜病論」,從他觀察到當時的流行疫病中,總結歸納了六個類型。

第一個類型是[太陽病]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醫聖仲景觀察這病的總規律症狀。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他質疑這個規律下,有另外一些特別現象,於是命名為中風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醫聖認為這個有汗的太陽中風,又經驗證只有桂枝湯最適合,所以用上[主之]結論,而桂枝湯的藥量,是必需一定的比例及定量。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同樣在太陽病的總規律下,在不同邏輯的思維發現又另一方向,名為[傷寒]。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也是經醫聖反覆驗證得出,發熱無汗的規律,最有效是麻黃湯,故主之。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燻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這個「太陽病」特別之處是發熱而不惡寒,醫聖經觀察而提出太陽病的第三個分類。

綜觀醫聖仲景所著的傷寒論,整本著作充滿嚴謹的論證,由觀察到太陽病在人體身上,疾病發展規律下出現不相同的病症,實證其有發熱惡寒,有汗或無汗不同方向,有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及發熱而不惡寒的溫病等等。單單辨識太陽病的條文已達一百七多條,而所用主方有五十多個。

而在檢測驗證的手段,是辨「脈」的技術,故「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必是傷寒雜病論的起首!因每味藥都反映在脈的表現,如太陽中風,脈陽浮而陰弱,浮為肺脈,用桂枝及生薑辛溫辛散寒入肺,陰弱在脾脈,甘草和大棗味入脾實之,白芍苦平屬陰引回陽浮之氣。


古道中醫


中醫是蝴蝶,西醫是毛毛蟲或蛹。雙方不在一個維度上,蛹看不懂蝴蝶很正常啊!

中醫是從形而上去分析疾病的起因和解決辦法,是整體觀,用小鳥的視角看大象,一覽眾山小,所以是全科治療,因為道是用之四海皆准的法則。

西醫是治療形而下的具體疾病,就像是用跳蚤的視角看大象,看到的大象也是沒錯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需要把所有的西醫科室合併才能得出一個完整的大象。缺乏了的整體的統一觀,往往就容易把這個地方的疾病治好了,另外一個地方又出現了問題。不斷循環,因為破壞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體自我免疫體系。所以西醫治病快捷有效,但很累,很快又有新的問題。唯有中醫是系統解決問題,才是恢復人體免疫系統的科學方法。

因此中醫是“道”,而西醫是“術”。科學理論只代表目前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認知,說明中醫的醫理遠遠高於目前人類的認知,所以科學沒法解釋中醫就理所當然了。

隨著西醫不斷髮展,越來越證明中醫是對的!


汪氏九型性格大數據


如此懷疑中醫,中醫那麼多名著,那不是科學理論是什麼?不但是科學理論,而且深奧得很哪!一般人理解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