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水浒第一反派——高太尉

在小说《水浒传》中,高俅被塑造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正是他用淫威逼走了九纹龙的师傅王进,同时又主导了白虎堂冤枉林冲的奸计,凭借这两次的“出色表现”,高俅成为了《水浒传》中十分抢眼的反派男一号。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大反派,高俅身上的确有很多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比如其当上太尉的原因,便是走了宋徽宗的“后门”,原来早在徽宗还是和闲散王爷时,高俅便已经是他的亲随了,突如其来的皇位,让宋徽宗不得不在朝廷几个重要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于是乎高俅便被赶鸭子上架当了太尉。

不过在宋朝,想让一个跟班儿成为朝廷重臣可没那么简单,即使你是皇上也不行。好在高俅的太尉之职属于武官体系,依照宋朝重文抑武的总方针,武官在地位下降的同时,进阶门槛也跟着降了不少。不过即使门槛低了许多,高俅依然在当官之前去边关镀了下金,当然,宋徽宗之前都已经和边关重臣打过了招呼。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如此看来,高俅之所以能够平步青云,和他能够成为宋徽宗亲信跟班儿有很大关系,而在这件事中,有一个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便是我们熟悉的一代文豪苏东坡。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苏东坡为何给高俅开了“介绍信”?

苏东坡,本名苏轼,其一生虽然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仕途上却很不得意,这也不能怪别人,主要是因为苏轼性格太过于刚直,在王安石变法时,他是坚定的反对者,因而新党一派打压,而在变法失败后,苏轼又站出来为新法的可取之处辩解,又被旧党一派打压。

左右都不讨好,于是苏轼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很潦倒,而在他准备推荐高俅的时候,也就是元祐八年(1093年),正是他将要被再次打压的“前夜”。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时间回到元祐八年(1093),当初将苏轼从常州召回朝廷,并一路提拔为龙图阁学士的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新党再次被大规启用,苏轼自知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打压,便提早做好准备,将身边已经跟随自己有段时间的随从提前安排好去处,如此看来苏轼除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还是一个颇有担当的好领导。

在苏轼的这批随从里,便有我们熟悉的高俅,也就是后来的高太尉。想那高俅能够在一代文豪苏轼身边做秘书随从,显然《水浒传》中将高俅描述成只会踢蹴鞠的无赖,是不符合逻辑的。事实也正是如此,高俅为人乖巧(在当官以前),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正是考虑到高俅身上并无功名,而又会些武艺,苏轼才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驸马都尉王诜。王诜本身是武官出身,在担任左卫将军时娶了蜀国长公主,从此成为了皇亲。驸马虽好,但从此就注定只能担任闲差,不会和实权有什么关系。

这对于高俅来说即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地方是遇上个闲散驸马,吃喝玩乐最适合高俅发光发热,坏处也很明显,既然无实权,高俅再卖力也就是个富贵,想要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但命运恰巧在这个时候青睐于高俅,让他机缘巧合的拜在了当时还是王爷的宋徽宗门下,徽宗登基之日,便是高俅飞黄腾达之时,时也命也,相信苏轼肯定也没想到,当初的一份善念,会间接成就了高俅的太尉之路。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高俅真的是大奸大恶之徒么?至少他不是个忘恩的人

宋朝历史中除了诞生过很多知名的贤相,如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同时也出现过很多大奸臣。或许是因为做的恶太多,以至于在《宋史》都有专门的传记,比如蔡京被划入到了《宋史·奸臣传》,王黼、朱勔入《宋史·佞幸传》,童贯、梁师成、杨戬、李彦入《宋史·宦者传》。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大家发现了么,高俅并不在这些奸臣传记里面,而且除了在个别人传记中提到过,如《宋史·徽宗本纪》中就有两处提到过高俅:

(政和)七年正月庚子,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

(宣和)四年五月壬戌,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

《宋史》几乎就将我们印象中的这位大奸大恶之徒遗忘了,我们后来知道关于高俅的生平事迹,大多来自于《宣和遗事》、《挥麈录》、《鸡肋编》等书中,综合各处的细节,大致推断出高俅原本只是老百姓,机缘巧合成了还是王爷的徽宗跟班儿,随后便鸡犬升天,金兵南下后,高俅随徽宗逃难,最后病死了。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试想如果高俅真的是如蔡京、童贯等人那样大奸大恶,相信《宋史》不会对他网开一面,所以高俅的确可能做了恶,但危害程度有限。有意思的是高俅在后来当了高官后,始终对苏轼当初了的提携之恩念念不忘,一旦听说有苏轼的后人来京城,便会赠金周济。

我们先不讨论高球这么做究竟是沽名钓誉,还是别有所图,但从行为上来看,这位我们通过《水浒传》了解的大奸大恶之徒,似乎并非那么十恶不赦,至少他没有忘恩负义,仅仅是这一点,现实社会中能够做到的人就并不多啊。从这一点看,当初苏轼对高俅的提携之举也颇为明智,毕竟为后人积攒了些香火情,要知道苏轼死后,后人的境遇着实不太好。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水浒传》中为何要对高俅浓墨重彩的描写,并将其树立为奸臣的典范呢?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高俅的太尉之职属于武官,写书的都是文人,自然秉承宋朝的一贯传统,对武官进行无情的打压。

二、高俅的发迹比较另类,将其描写为混混,因为蹴鞠而当官,对于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和平头老百姓来说,很容易产生刺激,进而成为不平衡心理的发泄对象。

《水浒传》在成为伟大的文学杰作之前,毕竟还只是本话本小说,是无数说书先生的赚钱工具,自然难免有些源于历史,却又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情节,也是无可厚非。

2020.5.3(晚)

参考资料:

《水浒传》

《宋史》

忠臣苏东坡,为何间接把高俅推荐给了皇帝?几十年后证明太英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