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關注公眾號"安安小宇宙",獲取更多育兒秘訣!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為人父母以後,總是會特別注意那些關於孩子的新聞,無論這個孩子多大年齡,無論他或她是因為什麼原因受到傷害,作為看客的我,在屏幕的另一頭都覺得非常恐懼,並且寒心。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以後,很多人都在探討原因。

不過,難道我們不是看著她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麼。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雖然我之前一直對她不感冒,但也知道網上那些鍵盤俠們是如何評價她的。也許是天生的招黑體質,無論她做什麼,都有無數的人在橫加指責,大放厥詞。

雖然最後的死因是抑鬱症,但我想,這痛苦的每日生活不僅是抑鬱的罪魁禍首,也是深陷泥沼無法自拔的她,慢慢走向毀滅的原因。

雪莉在接受採訪時說,惡評像流不幹的小溪,源源不斷地湧出來。

甚至還希望媒體記者和網友們對她溫柔一點,可最終也沒人理會她真實地內心,也沒人幫她走出來。

作為家長,看到這樣地新聞總是會聯想到,自家孩子長大瞭如果我體察不到她的內心怎麼辦,她會不會也因為一些事情而想不開,卻又不想跟我說呢。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實際上,在孩子慢慢長大地過程中,當父母總是操心孩子某方面可能不如別人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給你想不到的答案。

以前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特別內向,看到陌生人,甚至接觸了很久的人都會一直保持那種陌生的感覺。

尤其在她1歲多的時候,如果有朋友到家裡來看望,她不會像我一樣熱情的張開雙臂迎上去,而是害怕的抓緊我,趴在我的肩膀上,不時地回頭警惕的看一眼這個陌生的入侵者。

你以為我給她熱情的介紹來客,她就會慢慢卸下心防嗎,其實並不會。

相反地,我越是努力的介紹,她越是抓我抓的越緊,小嘴也抿著,下一秒就要哭出來了。 不知道,你家的孩子跟我家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嗎。如果是“小同類”,那我也只能讓你放寬心了。

因為科學家說這樣的“分離焦慮”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行為,能讓你的寶寶不會離你太遠,這是一件好事呢。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這次十一長假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因為這次是爸爸公司的同事一起出遊,而且時間很長,還要在外面住一晚上。

在出發之前,我還是害怕她沒法跟其他的小朋友好好玩耍,而且會因為莫名的情緒將別人拒之門外。所以,提前很多天我就給她進行了十足的心理建設。

但事實證明,心理建設的越早越沒用,她會在臨行前一晚興奮到睡不著,還會莫名的焦慮,做出一些平時不會做的事情。

對於這些反應,其實我也已經見怪不怪,因為我見過她比這些更加偏執的行為。

其實,說是偏執也是不正確的,畢竟我已經習慣了我的孩子的做事方式,那是屬於她自己的認識這個世界的獨一無二的方式方法。

是的,說白了,給孩子做心理建設實際上是在給自己做心理建設,自己的心裡放開了知道如何應對了,也就可以從容不迫的迎接一些新的挑戰,或者是跟以前一樣的經歷過無數遍的舊挑戰。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不出所料,在外面過夜的這兩天,孩子表現得還不錯。

之所以是還不錯,是因為有些地方不太讓人滿意,比如只有用吃的才可以讓“小主”出現一點笑臉,比如吃完了以後又裝作不認識你。。。。不過,有些地方卻讓我刮目相看,比如突然問我“媽媽你早飯吃飽了嗎?”,“媽媽那幾個姐姐去哪裡了”(真的,好像優點也不算什麼優點,但跟她以往比起來已經是邁出了一大步了)所以,綜合在一起,正負相加也就等於零了吧。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說你這個媽真的是苛刻,孩子有一點進步都應該及時鼓勵,即使微不足道。

嗯,以前的我的確會這樣。在她剛會翻身、剛會爬、剛會坐、剛會走路、剛會說話的時候,可是在她已經快3歲的時候,我越來越喜歡保持適當的“理智”了。

◆ ◆ ◆ ◆ ◆

所謂保持理智,概括起來無非3點:不再給孩子“貼標籤”;值得表揚才表揚;與孩子心連心。

可能前兩個一眼看過去挺簡單的,但是最後一個有點不知所云。那麼,我們就一個一個講一下吧。

不再給孩子“貼標籤”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題目中有一個“再”字,是的,我們做父母的,肯定在一開始都會不經意間給孩子貼過標籤,尤其是當他不喝奶的時候,不吃蔬菜的時候,調皮搗蛋的時候,內向的只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

“頑固偏執”、“內向不活躍”、“總是操縱別人”、“很難管教”......

這些都是各種各樣的標籤,而這些標籤通常是在緊急情況中,由家長脫口而出,用於跟別的孩子比較,用於在家長與家長的溝通中找到一絲共鳴和慰藉。

實際上,這些最好不要讓孩子聽見,也千萬不要將這些標籤深深紮根於你的心裡。

因為標籤很容易淪為孩子不良行為的藉口,讓你對孩子的行為疏於管教,更會讓標籤輕鬆成為你教育孩子的替代品。

當然,我也很理解你,尤其是當你非常疲憊的時候,孩子又那麼的不聽話,你很容易就給他找一個標籤貼上。

但是,一旦這樣做了,你就應該找機會把它撕下來,用心體會孩子的表現,知道孩子到底想表達什麼。

不要忽視了她的需求,他只是表達方式跟別人不一樣而已。

所以,不要再給孩子貼標籤了,不要用標籤來試圖解釋他的行為,而忽視了他真正想說的話。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值得表揚的地方才表揚

現在的教育真的跟以前不同了,為了能夠讓孩子自信,爸爸媽媽真的對孩子的表揚和誇讚是不吝惜的。 但是,錯誤的誇獎方式可能會讓孩子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如果為了表揚而盲目的不分年齡不分場景的表揚,孩子就會認為,不管在家長面前做出什麼舉動,都是可以被接受的,甚至是值得稱讚的。

一旦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不利的。

其實,當家長這幾年,遇到的表揚方法無非就那幾種,也是咱們中國家長最喜歡說的。比如“你真聰明”,“寶寶真棒”等等,但你有沒有發現,這樣的話實際上對孩子來說是沒什麼營養的,因為你的誇獎內容是泛泛的,他有時根本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只是在盲目的高興而已。

總是籠統的誇獎孩子,會讓他感到茫然、無所適從。

其實想改進也很簡單,那就是“就事論事”。

比如孩子端了一碗飯給你,你就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這樣有針對性地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會更好,如何繼續努力。

而比如“你真漂亮”這樣的誇獎,能不說就不要說了,因為這是孩子先天的東西,跟他的努力沒有關係,而且有時候漂亮也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們要誇獎的應該是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不是這種先天性的優勢。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與孩子心連心

我一直覺得把孩子看作是一個具有獨立思想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即使她還不到3歲,即使經常看起來胡攪蠻纏。

她不是一個被套進標準模板裡的孩子,我相信你的孩子也不是。

同時,她從一出生就宣告著她的個性,你只能跳出書本,拋開書本里告訴你的內容,不停地摸索她喝奶、吃飯、睡覺的模式,雖然過程中充滿了艱辛,但我依然覺得很值得。

當好幾個小朋友在一起時,如果你的寶寶是那個不愛交流、警戒心很強的,就容易被說“內向”;如果你的寶寶是唯一一個不能安靜坐下來吃飯,東爬爬西竄竄的,就容易被說“調皮淘氣”;如果你的寶寶已經1歲多了都不能安睡一整夜的話,你甚至會覺得一定是自己的身上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誰都沒有問題。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剛開始做父母時,我們對孩子的樣子可能在肚子裡就已經在猜來猜去了,也可能有了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

但這些只是一些假想,這些假想來自於你身邊朋友的孩子,你鄰居的孩子,或是你希望她是一個什麼樣子。 但是,出生以後才發現,跟你想象中的完全不同,真是讓人抓狂。

所以,當你嘗試著想做一些改變,不妨就從仔細觀察你的寶寶開始,1000%的關注她,她哪裡不舒服,她是不是就想賴在你身上,她是不是分離焦慮比別的小孩都強烈,等等等等。 這就是心連心。這是最簡單易懂的,也是最難做到的。

◆ ◆ ◆ ◆ ◆

和寶寶心心相印,相互理解,是育兒過程中最令人滿意的體會。因為當你不停地尋找答案,不斷地試驗對錯,最終一定會找到最適合你也最適合孩子的做法。

瞭解你的孩子,知道如何滿足他的需要,會讓你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當然,還有一種超棒的滿足感。

沒有一件東西是完美的存在於世界上的,與孩子的親密無間,她的一切你都理解並且接受,然後給予只屬於她的引導方式,這樣才是最完美的。 看過一句話,特別有感觸,本來是寫給相愛的人,但用在自己栽培的“小苗”身上也未嘗不可: 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韓國女星雪莉自殺後20天:孩子,眾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圖片來自網絡&花瓣

想看更多育兒婚姻秘籍,

公眾號後臺回覆“養娃”就能找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