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日出》:窮苦人靠算計老闆上位,鑽營究竟有沒有好結果?

曹禺是我國偉大的戲劇家,除了廣為人知的《雷雨》外,他的《日出》、《原野》、《北京人》等都是中國戲劇史上最經典的作品。

今天要講的《日出》,是圍繞著一個叫陳白露的交際花展開的。故事設定在半殖民地的大都市中,陳白露周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戲中社會的縮影。

曹禺在劇本最開始引用了老子《道德經》的話作為題記: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劇中所有人物可以根據題記分為“不足“或”有餘“兩部分。這其間有一個人,站在中間格格不入。這個人就是李石清。

作為《日出》全戲中塑造最出彩的人物之一,李石清亦正亦邪的心理,高潮迭起的行動,給觀眾帶來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們將從李石清故事線的三個階段,分析他的上位之路。

曹禺《日出》:窮苦人靠算計老闆上位,鑽營究竟有沒有好結果?

李石清和潘月亭交談

01. 第一回合:處心積慮獲得絕密消息,要挾上司升職襄理

李石清作為一個樞紐人物,他的心態是非常矛盾的。

首先,他是一個窮苦的人。出身卑微,有一個不太輕鬆的小家庭要養。三個孩子中有一個還正在生病,沒有錢去看醫生。

其次,他是一個接觸“有餘”群體的人。他嫉妒這些人,這種情緒體現出出李石清是把自己和潘月亭劃為一類的。他在大豐銀行的經理手下幹活,和上司潘月亭在許許多多的場合裡見識過。雖然好東西,好事情他什麼都不能真正參與,但有持續的視覺刺激已經很足夠了——他臣服於自己的慾望,熟練的運用迎合奉承的本領,緊緊貼著潘月亭一行人的生活。通過接觸和觀察,李石清一邊敏銳的尋找縫隙中的機會,一邊判斷這些人和自己沒什麼不同,甚至心眼更壞些。

與此同時,對比他處境更差的人,李石清就拼命嫌棄。因為,對於他來說,他已經半隻腳踏入有錢人的圈子了,

要想更像大人物一點,就要和這些窮苦人擺脫乾淨關係。

自我認知的虛高,助抬了慾望的勢頭。以李石清當時的處境看來,他只需要臨門一腳,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俗話說,知道機密的人有兩個下場:要麼被提拔,要麼被報復。

在這種好壞結果五五開的前提下,李石清決定兵行險招。他從潘月亭的抽屜裡亂翻,找到了上司抵押房產的關鍵性證據。當潘月亭為了金八提款發愁的時候,李石清對上司說出這個秘密。潘月亭臉上僵硬的笑著,李石清的計謀得逞了。

李石清看似已經到達了拼命追求的終點。現在,他想要什麼,潘月亭都會答應了。

曹禺《日出》:窮苦人靠算計老闆上位,鑽營究竟有沒有好結果?

李石清和潘月亭

02. 第二回合:失去要挾條件,僅僅三天就被上司開除

潘月亭:“我很討厭一個自作聰明的人在我的面前多插嘴,我也不大願意叫旁人看我好欺負,天生的狗食,以為我心甘情願地叫人要挾。但是我最厭惡行裡的同人背後罵我是個老混蛋,瞎了眼,昏了頭,叫一個不學無術的三等貨來做我的襄理。”

李石清破格當了襄理,工資多了,人也體面了。他把自己很自然的放在這個高位上,幫上司接電話,給上司提建議等,都做得理所當然,甚至露出了一些清高的馬腳。

例如這個有趣的小細節:李石清之前只敢叫潘月亭“潘經理”,而自從當了襄理,叫他”月亭“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種種行為,李石清認為自己是應付自如的表現;而在潘月亭等一群人眼裡,這就是小人得志,德不配位。

李石清以為自己一切做的都完美無缺,卻沒想到窮苦出身給他帶來了思維的侷限。也許是“報復性消費”的心理——在當上“有錢人”襄理之後,李石清給自己的吃穿住行都立刻上升了一個等級。雖然才升職沒兩天,工資還沒到手,可他透支工資,給自己買了一身新衣服,出行都要約汽車了。面對可憐的窮人黃省三,李石清擺出大人物的架子,一邊有點同情他,一邊鄙視他為什麼沒有能力。

李石清要挾來的幸福和享受,在潘月亭眼裡就是一粒容不下的沙子。終於在危機有所緩和的時候,潘月亭迫不及待開除了李石清。

大起大落,他突然又變回了一無所有的狀態。李石清由於不正當的手段上了位,最終又因為不正當的待遇跌落下來。比悲傷更悲傷的,是空歡喜。他細數著在襄理職位上為銀行所作的種種努力,悲憤交加。

而這樣的悲傷,接下來很快又被化解了。

曹禺《日出》:窮苦人靠算計老闆上位,鑽營究竟有沒有好結果?

李石清和黃省三

03. 第三回合:昔日上司負債,自家的兒子也因病去世

李石清:“我叫一個流氓耍了,我只是窮,你叫一個更大的流氓耍了,他要你的命。”

正當李石清發愁的時候,一通電話扭轉了局面。

之前李石清被開除是因為潘月亭認為自己的危機已經解除,而電話裡的消息讓李石清明白,這只是金八套路潘月亭的把戲,金八這次是要出其不意把潘月亭逼上絕路。

剛才讓他恨急了的人,轉眼間就獲得如此下場。李石清口誤說出:“這真是個好消息。”隨後一封證明噩夢的信由茶房福升送了過來。李石清報復性地拆開信封,一覽大概,面上出現了扭曲的笑容。

這下,曾經高高在上的經理也能變得落魄不堪。嫉妒心陡然消失,李石清此時的處境甚至比潘月亭還要好。潘月亭欠了一身的債。

自己目標中的有錢人,此刻一起被拖進了地獄。光是幸災樂禍,也能讓李石清的內心獲得巨大的滿足。一來是對剛才潘月亭趾高氣揚辭退他的報復,二來是曾經咬牙切齒的差距消失了,雖然都是壞結果,但有潘月亭作陪,處境就算不得差。

李石清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他能譏諷大豐銀行的經理,甚至打他也不怕了。這種病態的心態讓李石清走火入魔,自己家的小兒子病死了也沒有顧上。上一個電話是屬於潘月亭的,這一通則是自己的厄運來到了。李石清或許不願意接受,之前潘月亭總提醒他兒子的病情,他都興致勃勃地跳過而繼續發洩自己的得意。而當他親耳聽見聽筒裡妻子泣不成聲地敘述,李石清一切肢體語言都靜默了。

孩子死前還叫著“爸爸”,這讓李石清感到一種大夢初醒的悲哀。

在這場互相攀比的虛無遊戲裡,誰也不是真的贏家。

曹禺《日出》:窮苦人靠算計老闆上位,鑽營究竟有沒有好結果?

李石清接到公債要跌的電話

結語

誠然,出來討生活的人,姿態都不會太好看。

李石清很聰明,在與人打交道上做的沒問題。失敗關鍵就在於他錯認為交往和鑽營就是一切,於是失去了善良的核心。

這樣的心態,一開始能夠看到很快的進展,這也是李石清的職位比黃省三高、且他自己還自恃清高的原因;但一定失去了大格局,故而他好不容易爬上襄理的高位,卻還是保不住局面,沒幾天就掉下來。

真正能做大事的人,不僅要把手段打磨的高明,內心更需要保有沉穩的心態。沉穩就不至於孤注一擲,急於求成。而這沉穩恰恰來自於在利益面前對善良的選擇。

在善良面前選擇利益,到頭來只能收穫一場虛無的人生。最後的李石清在與上司的交鋒中確實佔了上風,但兒子已經病死了,這快樂又能維持多久呢?

鑽營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有用,不是十足的貶義詞。但要牢記:先做人,後做事。利益不能定為人生的最終目標。過於重視鑽營,會讓人迷失方向,錯過人生真正的意義。

曹禺《日出》:窮苦人靠算計老闆上位,鑽營究竟有沒有好結果?

李石清與潘月亭對罵

End.

我是咩謝爾,從書與戲中感悟生活。歡迎關注我的賬號#咩謝爾#瞭解更多。

看完文章,記得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