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濤:這才是薪酬發放的底層邏輯

勞動、土地、資本、技術,這是馬克思給出的生產要素的定義。

當然,管理也是一個重要構成。

那麼,管理的範疇就非常的廣,而管理的要旨就是有效的組織生產要素,從而實現產出的最大效率和效果。

在管理中,薪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

薪酬,本質上就是一種投資——基於人力資本的投資,那麼,毫無疑問的是,每個投資者都想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比率。

那麼,在這場針對於人力資本的投資中,可謂名目繁多: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年終獎金、利潤分享、股權激勵……

就像一把散彈槍,砰的一聲打出去了,但,問題來了,是否擊中了靶心呢?

答案是:99%的公司,薪酬都是亂髮的,毫不誇張。

原因在於:沒有搞清楚薪酬背後的底層邏輯。

我們講,薪酬設計的根本要義在於——價值回報,邏輯清晰。

短短八個字,非常之艱辛。

實際上,當HR小夥伴與財務小夥伴結盟,這道困難的題目就迎刃而解。

那把關鍵的鑰匙就在於,搞清楚薪酬有哪些組成,而對應的財務報表中分別是哪些科目!

廢話不多,上圖!

李振濤:這才是薪酬發放的底層邏輯

那麼,各位小夥伴可以看到,無論薪酬的林林總總的各種類型,我們總是能夠分為三類:工資、獎金、分紅。

這個結論非常重要!

工資對應著費用。

費用是什麼?是你想要幹成一件事情,或者得到一樣東西,所必須支出的代價。

在經營當中,你想要搭建起業務鏈條,從而源源不斷的生產產品、賣給那些對你產品感興趣的客戶,你就勢必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這,就是費用!

而這個費用體現在薪酬當中,指的就是工資。

工資,就是員工跟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寫的數字。

這個數字,根據崗位的序列、層級不同,會分割成為基本工資、月度績效工資和年度績效工資。

所以,很多企業年終發放的那部分,其實,只不過是年度績效工資,根本不是什麼年終獎。

你可以叫做13薪,但這個第13薪,其實就是員工自己的錢,只要他按照崗位要求完成了工作,企業就應該發放。

而不應該叫做獎金!

那麼,我們繼續往下看,獎金是什麼?

顧名思義,獎金是你做得好,我獎勵給你的!換句話說,是額外給予的!

所以,獎金,是不會寫在勞動合同上的!

我在操作管理諮詢項目的時候,曾經碰到過幾次:由於現場關係處的很好,甲方很滿意,於是就提出,如果這個項目最終落地實施的效果達成預期,就額外給項目組一筆獎勵,這個是在原有合同以外的!

這才是獎金。

所以,所謂年終獎,指的是勞動合同上面白紙黑字意外的金額!

那麼,各位小夥伴可以從上面的圖中看到,年終獎是基於利潤的,而不是費用!

這就是本質。

年終獎可以發,也可以不發,但我們要搞清楚背後的邏輯就是:大家夥兒今年乾的不錯,達成甚至超出了原有的預期,股東覺得挺好,這才從自己腰包當中拿出一部分錢,獎勵給員工,這就是年終獎。

那麼,我們繼續往下看,當去除了各種公積金,以及擴大再生產的資金,剩下的就是股東可以根據出資額度,也就是股份進行分配的時候,這就是股東分紅。

而近年來,很多企業紛紛都制定了所謂合夥人機制,那麼,這個合夥人機制的本質,就是基於股東分紅來進行分配的。

所以,只有搞清楚這個邏輯,你才能夠面對企業當中名目繁多的薪酬科目,進行清晰的認識和判斷,你才能夠“清理”一家企業當前的薪酬體系,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重複發放的,哪些還是不足的,你才可以說清楚。

搞清楚這個邏輯,你才可以回答下面的問題:

銷售人員是否享有年終獎?

年終發放的13薪,是年終獎嗎?

銷售人員的提成,到底是工資,還是獎金?

各種專項獎金,發放的邏輯是什麼?是拍腦袋,還是盲目的跟風,還是……

李振濤

北師大MBA | 大溝通方法論開創者 | 組織與人力資源專家| 前醫生已經轉行

李振濤:這才是薪酬發放的底層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