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中,为何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弱化?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被称作是我国历史研究领域的"五朵金花之一(五朵金花指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

关于它之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我国存在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并且不断发展。但这一结论事实上最开始并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推导过程,而是一些研究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按照既定的历史发展规律,我国必然存在资本主义时期的这个逻辑倒推出来的,是以果推因的产物。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中,为何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弱化?

"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概念的提出和手工市场里的雇佣关系息息相关,最开始学者们提出了"明清说"和"宋元说"两个概念来界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发现,我国的手工工场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就连标志性的雇佣关系也不是宋元或明清时期最开始出现。基于这个研究成果,很多研究成员又提出"西汉说"、"隋唐说"等漫无边际的猜测。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中,为何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弱化?

那时候人们并不是完全以严谨学术的方式来论证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而是对于"资本主义"的情节在作祟。很多人当时抱着一种:西方拥有资本主义,那我们一点不能落人之后,我们的历史上也肯定有资本主义的存在,就算再不济,我们也应该是有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在这种情绪的作祟下,这一问题的研究乱象丛生,而最后考证出的结果,仿佛我国封建时期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一样。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中,为何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弱化?

可事实上,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大国,主流的经济体系也是以家庭为主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我国最主要的财税收入,就来自于农民、来自于农业。那时候,国家的统治者以及社会阶级中的上位者,本质来说是大地主而非大手工业生厂坊坊主。从秦朝开始,我国的所有封建王朝都厉行重农抑商政策,而被大众所流传的社会阶级划分也是"士、农、工、商"这样的排序。那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而且商人们经商所得的收益也是要交重税的。那时候商人的社会地位究竟有多低呢,举个例子,诗仙李白大家都知道吧,虽然李白才华横溢,但他因为有个商人父亲,终身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可以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古代中国并没有适宜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土壤。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中,为何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弱化?

但受到上世纪风行的"资本主义萌芽"学说的影响,我国人教版的历史教科书曾经把这一概念收录到教科书之中,作为重点知识,向学生普及。现如今的历史学术界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概念发出质疑,而且还有大批的学者引经据典的驳斥这一观点。所以,"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概念一是变成了学术界的靶子,谁都能上去质疑一番。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学术界可以有不同的声音进行辩论,但面向所有青少年的教科书上却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知识点。

所以在高中教科书的最新改版中,"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概念被极大的弱化。虽然并没有把这一概念删除,但是和之前有大量的篇幅去介绍、渲染相比,新版教科书只用了寥寥几行字,就把"资本主义萌芽"一带而过,资本主义萌芽也打上了引号,在教学中也不再把资本主义萌芽当作是重点知识进行介绍,对于明朝时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也不再包含遏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一条了。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中,为何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弱化?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是在学者们持有"别人可以,我们也行"这一心态下提出的,在这样偏激的状况中,历史研究和观点淬炼必然会出现偏颇和变形。即便不是如此,在研究过程中,也不应该有个别来替代整体,忽略整个历史大环境单单挑出对自己的研究有利的几个地区来作为参考样本。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中,为何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弱化?

而反观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壮大的条件下,经济领域很快的反哺了落后的政治体制,将西方国家从封建社会推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之中。没有社会根源和社会制度的支持,也不能反哺思想和政治领域的革新,这样的"芽"不能仅凭着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这两个因素被界定为资本主义萌芽。而新教科书上的这些改动也可以说是我们在教育理性化上的巨大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