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秉持以史為鑑,修撰史書,“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李世民承繼大統後,力主偃武修文,加強文治。其中,以史為鑑,積極地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就是李世民文治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李世民的“以史為鑑”觀。

李世民秉持的“以史為鑑”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以古為師,二是以古為戒。

1、以古為師,就是學習古人。對此,李世民並不主張完全照搬古人的東西。時代的不同和政治局勢的不斷轉化,必然要求治政方法隨之發生變化,如果墨守成規,過分泥古,只能走上倒退的路子。不能想象已高度發展的君主集權制,若再變為體現古代淳厚之風的部落首領禪讓制會是什麼樣子。

為此,李世民所提倡的“師法古人”,主要是學習前代帝王的治政態度。在這一點上,李世民最推崇的是漢文帝。

李世民秉持以史為鑑,修撰史書,“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漢文帝(劇照)

漢文帝奉行“無為而治”,不勞民傷財,不興師動眾。在政治上,漢文帝沒有進行過什麼重大改革,似乎是無所作為,可他那種近似淡泊無慾的治政態度,卻折服了朝野,使經過“諸呂專政”、“宗室塗炭”後的西漢朝廷迅速地安寧平靜下來;使歷經戰亂後的社會經濟得到了穩步發展。

因此,漢文帝成為了漢朝歷史上最為人推崇的一位皇帝。

李世民所欲師法的正是漢文帝的這種治政態度。所以,每當有什麼舉措時,李世民便常常拿漢文帝來進行比照,猜測漢文帝遇到此種情形會如何處置,然後便加以仿效、落實。

李世民曾對著作佐郎鄧隆說:

“若事不師古,亂政害物,雖有詞藻,終貽歷代矣。”


李世民秉持以史為鑑,修撰史書,“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李世民與鄧隆(圖像)

由此可見,李世民的以古為師並非倒退復古主義,而是學習古代賢明君王的治政態度、安民手段,古為今用,借古人的治政思想精髓啟迪、助推貞觀朝政的創新發展。

2、李世民提倡的以古為戒,是與以古為師並重的。李世民認為,歷朝歷代的末代皇帝,大多數在治政上都是過失多於明斷。或者失之殘暴不仁,激起民憤;或者失之昏庸懦弱,導致政務荒廢,被人推翻。

李世民秉持以史為鑑,修撰史書,“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丟了江山的隋煬帝(劇照)

李世民還認識到,長達數百年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王朝及隋代,幾乎每個王朝都是短命的。

因此,李世民的以古為戒,主要是以這些丟了天下的末代皇帝為戒。

貞觀十四年,李世民曾對房玄齡說:

“朕每觀前代史書,彰善闡惡。足以為將來規誠,不知自古當代國史,何不令帝王親自看之。”

李世民秉持以史為鑑,修撰史書,“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李世民與房玄齡(劇照)

可見李世民認為,前代史書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後代大有好處。

孔子說:“三人行,必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李世民也正是以這個態度去對待歷史的。先進的,他學習借鑑;落後錯誤的,他以之自警。由此可見,李世民對既往歷史是有著非常明確的態度的。

二、貞觀朝修撰了八部正史。

最實際的“以史為鑑”,莫過於學習歷代帝王的嘉言懿行。李世民要做有道明君,不做昏昧無道之主。那麼,他實現意願的方法之一,就是“遊心前史”,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

由於李世民喜歡讀史,重視以史為鑑,所以貞觀時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修史盛況。

貞觀初年,李世民指示魏徵、虞世南、肖德言等,刪編《百代帝王所以興衰者》節本,分析歷代皇帝的治政得失之處,以便於目標明確、有針對性地總覽觀閱。

李世民秉持以史為鑑,修撰史書,“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魏徵(劇照)

貞觀三年,李世民詔令恢復自伍德四年起即開始的修史工作。當時,李淵雖下詔命蕭瑀、陳叔達、封德彝、崔善為、魏徵等人修撰史書,但由於資料嚴重缺乏,加之修史人員被動地捲入東宮與秦王府之間的權力之爭,導致修史工作未能在李淵執政期間完成。

李世民為了更好、更快地修訂史書,制訂了“學士分修,事具於上”的有分有合的修史制度。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貞觀一朝共修成了八部正史。分別為《北齊書》、《周書》、《梁書》、《陳書》、《隋書》、《晉書》、《南史》、《北史》。除《南史》、《北史》是李延壽父子私家所撰,其餘六部都是由李世民下詔官修的。

李世民秉持以史為鑑,修撰史書,“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所修《晉書》(圖像)

三、李世民修史“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由於李世民的注重“以史為鑑”,貞觀朝修撰了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的二十四部正史的三分之一。而且,《北齊書》等八部史書都是經典作品。這一修史盛況,以前不曾見,後世也未再出現。這是李世民對中國史學做出的重大貢獻。

李世民秉持以史為鑑,修撰史書,“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李世民(劇照)

由於李世民的注重“以史為鑑”,使得

唐太宗與其他一些名重史冊的封建帝王相比,具有了一些獨到的賢明之處。如,與秦始皇相比,嬴政焚書坑儒,失之殘酷;與漢武帝相比,劉徹窮兵黷武,失之驕橫;與宋太祖相比,趙匡胤無奈契丹,失之乏略,等等。

這樣一比較,雖不能說明李世民就是無與倫比的千古一帝,但至少能揭示出“貞觀之治”存在的必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