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最高境界“悬梁刺股”,最后两人下场怎么样?说出来像个笑话

读书最高境界“悬梁刺股”,最后两人下场怎么样?说出来不要悲伤

文|胖波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当中,无论是你的家长还是老师,他们为了激励你好好学习,想出了各种办法。时常以那些优秀的人作为例子,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就这样,父母口里的“邻家哥哥”和老师口里各种典故,比如什么“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就贯穿了我们的童年生活。

读书最高境界“悬梁刺股”,最后两人下场怎么样?说出来像个笑话

如果按照我们的思路,如此努力刻苦的人必定会有出息,那么这两个因"悬梁刺股"名传千古的人,最后是什么下场呢?

据说,苏秦本来胸无大志,觉得几亩薄田就可以相伴一生了,可后来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富贵起来,他决心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可是多年学习依旧改变不了他的浮躁性格,外出游说多年也没有任何的成效,最后狼狈归家。却没想到,家人也嘲笑他,他的嫂嫂也不给他做饭吃。他感慨道:读书学习也不能带来荣华富贵,于是,伏案埋头,专研纵横之术。

读书最高境界“悬梁刺股”,最后两人下场怎么样?说出来像个笑话

一年之后,凭此再一次游说君王。他先后面见周显王,秦惠王等几个君王,都没有结果。最后终于得到燕文公的赏识,得到资助去实施合纵之计。经过几年的游说,终于合纵六国破了秦国的连横之法,一举消灭秦国。在这之后他也过了一段富贵的日子,所到之处,车马随从,数不胜数,散发千金赏赐父老乡亲。

读书最高境界“悬梁刺股”,最后两人下场怎么样?说出来像个笑话

而孙敬不同于苏秦,他没有常伴君侧,做了一个十足的“宅男”,当时人们称呼他为“闭户先生”,他从小便爱书如命,常常是只读书,不吃不喝不睡觉。有一次因为看书时间太久竟然打起了瞌睡,醒来之后懊悔不已,便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绳子一端拴住头发,另一端挂在房梁上,这样一来,每次瞌睡低头的时候,绳子扯住头发,疼痛也就缓解了睡意。

读书最高境界“悬梁刺股”,最后两人下场怎么样?说出来像个笑话

较之孙敬的悬梁,苏秦对自己更是狠心。在他游说失败,伏案专研的时候,为了不浪费一分一秒,早日实现抱负,每当他读书的时候,他就在自己的书桌旁边放上一把锥子,一有睡意,就用锥子猛刺自己的大腿。

读书最高境界“悬梁刺股”,最后两人下场怎么样?说出来像个笑话

现在还有几个人为了读书这样做 呢?孙敬和苏秦二人,“悬梁刺股”的两个人已经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如此刻骨的用功的两个人最后是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有大作为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他们的下场是怎么样的?说出来不要悲伤。

读书最高境界“悬梁刺股”,最后两人下场怎么样?说出来像个笑话

孙敬,成了典型的书呆子形象,书读了不少,可是没有才能,书读成了死书,一生也没有被重用。想比他,苏秦算是好的了,起码他也享受了几天的荣华富贵,可是好景不长,他因为心虚离开燕国,来到齐国,最后竟然自请“车裂之刑”。此人一生唯利是图,且诡计多端,众贬人对他的评价也是贬大于褒,以至于有人说出“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这类话。

也许两个人的结局和我们想的大相径庭,但是不管结局如何,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也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

感谢您那么有文采,还来看我的文章,对于以上内容,欢迎大家评论转发!

参考文献

[1] 《吕氏春秋.知度》

[2] 《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