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灤水泱泱話漕運

❍常勝春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河北北部有燕山,燕山深處默默流淌著一條河——灤河。也許它比燕山還古老。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六七千萬年前,地殼變遷,燕山完成了“造山”運動,史稱“燕山運動”。燕山隆起,群峰競秀,綿延千里。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豐寧壩上灤河源頭的涓涓細流(邵百伶攝)

灤河發源於豐寧壩上的閃電河。傳說一個漆黑的夜晚,十萬個雷電響徹天宇,喚醒了沉睡億萬斯年的大地。聖水掙破母體胎衣,噴湧而出,寂寥的大地一片銀光閃耀,閃電河誕生了。閃電河是灤河的源頭。

壩上的高度給了灤河力量,它一瀉千里,以雷霆萬鈞之勢,衝破燕山阻隔,形成了一道峽口——喜峰口。灤河完成了一次2200米高度的跳躍,從西北向東奔流,千迴百轉,容納百川,匯入渤海。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灤平金溝屯附近的灤河(邵百伶攝)

古詩曰:“灤江滾滾西北來,東將入海歸溟渤。”

燕山腹地有承德(熱河)。康熙帝在承德肇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1792年竣工)。山莊以西十幾公里遠的灤河岸邊,曾經有一座輝煌的宮殿——喀喇河屯行宮(1704年竣工)。康熙帝曰:“朕避暑出宮,因土肥水甘,泉清峰秀,故駐蹕於此。”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府志》喀喇河屯行宮圖

喀喇河屯行宮方圓幾十裡,建築形式有臺、廳、堂、殿、閣、廊、亭、軒、齋、書屋、橋。“曲橋飛渡,荷花映日。”大殿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康熙等幾代皇帝每年7、8月北巡木蘭秋獮,然後走水路返回喀喇河屯行宮。

塞堪達巴罕,美麗高嶺,皇家七十二獵苑。松濤湧動,蒼鷹盤旋,水草深處,麋鹿睜大美麗的眼睛。

萬人騎兵舉行盛大的軍事訓練。布圍,合圍,追趕獵物。行圍狩獵意在提高八旗官兵的戰鬥力,震懾噶爾丹和沙俄。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木蘭秋獮

收穫了花斑豹、麋鹿、黃羊......皇帝乘船沿伊遜河而下。伊遜九曲之意,伊遜河發源於圍場哈里哈,途徑隆化與灤河交匯。皇親國戚王宮大臣隨行,八旗官兵保駕護航。

船隊浩浩蕩蕩,揚帆遠航。兩岸山環水繞,幽谷潭深,水碧天藍,滿目嫣然。康熙帝詩曰:“塞邊遠繞至灤河,澈底清明不見波。駐輦徘徊千萬裡,石鯨兩岸影嵯峨。”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今承德市區灤河與武烈河交匯處(邵百伶攝)

灤水泱泱,伊遜河滔滔,兩河交匯,波濤洶湧,蔚為壯觀。有詩曰:“滔滔灤河向東流,跨越塞外十六州。曲曲折折伊遜河,咆哮盤旋繞崖口。”兩河交匯下游南岸近千米處是灤河碼頭。灤河碼頭一年總有那麼幾天,為舉行盛大儀式而忙碌。青磚鋪地,清水潑街,迎接皇帝北巡歸來。

曾經荒涼地——灤河,此時名揚大江南北。成為新興的集鎮和物資集散地,是北京之外的第二個政治中心。塞外明珠——灤河鎮(喀喇河屯),商賈雲集,人口激增,市場繁榮,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今灤河老街(王承攝)

歷史記載,灤河曾是少數民族的遊牧地。先後有山戎、東胡、匈奴、烏桓、鮮卑、庫莫奚、契丹、金、蒙古等少數民族在此居住。

康乾盛世,江山一統。皇帝駐蹕喀喇河屯行宮,避暑理政,接見外國使臣。八旗官兵及家眷長期駐守上千人,糧倉存儲軍糧近萬石。先後設錢莊、金庫、巡檢司、警局、學堂、書院。蓋穹覽寺、琳霄觀、關帝廟、清真寺。還有民建的戲樓、文廟、龍王廟等十幾座寺廟。街道規劃成棋盤街的佈局:南街、東街、西街,后街、北街。店鋪(前店後廠)一個挨一個。飯館、豆腐坊、雜麵小吃、肉店半條街;煙、酒、茶、糖,日用百貨半條街;布店、瓷器、首飾、藥房、裁縫鋪半條街;麻繩鋪、皮貨鋪、木匠鋪、鐵匠鋪、鋦匠鋪等,軍民所需,應有盡有。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今灤河老街(王承攝)

街上小吃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各具特色。碼頭過往的人都要到街上吃點,帶走點,貨真價實,不能錯過。買賣人亮的是手藝,把握的是商機。沒準哪天皇帝微服私訪,走進小店,來一碗豆腐腦,一個吊爐燒餅,邊吃邊豎大拇指。

北京、天津、山東、山西、內蒙等地的商家,紛紛加盟,來此經商。

街上及周邊蓋起了十幾座高牆大院,顯示主人的實力與地位。

灤河街萬家燈火,成了小社會,大碼頭。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陸路運輸有駱駝隊、馬車隊。灤河,承德第一大河,河北第二大河,灤河碼頭從建行宮始,進入興盛時期。碼頭貨物運輸繁忙,佔運輸總量的百分之九十。官用建築木料,來自圍場萬頃原始松林。選上好原木,放排伊遜河到灤河碼頭。隆化的花崗岩,裝大船走伊遜河到灤河碼頭。皇家的大規模建築,所需物資一船又一船的從外阜運到碼頭。灤河河面最寬處1500米,最窄處500米。貨船、客船、客貨混裝船等穿梭往來。

灤河碼頭這條運輸大動脈,不僅支撐著灤河當地人的生活所需,也是南來北往水運的交通樞紐。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上世紀三十年代承德附近灤河景觀

灤河街及周邊村子的外來人口多了起來。有山東、山西、口外、口裡等地的人來這裡謀生。種地、打魚、擺渡、行腳......南北口音“大串燒”。

一個晴空萬里的早晨,碼頭裝貨的、送行的、看熱鬧的男女老少聚集灤河岸邊。

大船已揚起風帆。縴夫放開纜繩,將船慢慢地拽向河道。滾滾東流的灤河水載著大船漸漸遠去。

岸上的人遲遲不願離去。船上有商人、有貴族、有出官差的、有遠去讀書的、走親戚的、倒賣山貨的、說書賣唱的。船上,也有賊。儘管身份地位不同,此時,在這條船上,命運是相同的。“闖險灘過激流,行船走水三分憂。”汲河水做飯,煮茶,吃魚不能說翻過來,要說划過來,討個吉利。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2018年夏灤河洪水(邵俊華攝)

碼頭有“腳行把頭”。把頭上對商家,下對腳伕(縴夫)。派活抽籤或排號,以示公平。腳行有句話:“想掙錢,等到秋後好過年。”莊戶人收秋用車,這個時候碼頭車少,腳價貴。沒有車,只能扛、抬、背。“腳行把頭”把簽發給他的助手。助手是領班,直接跟腳伕打交道,發籤,憑籤領錢。

助手負責“看活”,船來了,他喊:“船來嘍——”一口地道的普通話。

他叫李二,二十出頭,人勤快,機靈,也跟著搬搬扛扛,有人緣。聽到李二的喊聲,棚子裡喝茶的、說話的、打瞌睡的一個個都來了精神。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上世紀二十年代下板城灤河邊造船廠

一艘大船從下游慢慢地駛過來。縴夫接過船上拋過來的纜繩,十幾個人在河灘上鉚著勁往碼頭拽。縴夫的鞋扔在岸上,光著腳拉縴,褲子也扔在岸上,怕河水溼了褲子,上衣也扔在岸上,怕纜繩把衣服磨出窟窿。只有胯下扎塊粗布,遮住那個“小”。十幾個人喊著號子,勁往一處使:

吆——哦——

吆——哦——

嘿咗咗——嘿咗

嘿咗咗——嘿咗

船被100多斤重的鐵錨固定。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船上的總管喊:“李二,卸貨。”

“卸貨嘍——”李二高喊。

岸上早已等候了接貨的手推車、牛車、馬車。

船上一袋又一袋,一包又一包,一捆又一捆,一摞又一摞。板栗、小棗、粉條,瓷器,還有大米、麵粉、花生、芝麻、鹽、糖、藕粉,天竺筷,絲綢、茶葉、雨傘、鏡子、梳子、紙、毛筆、硯臺,刀具......

大袋子的貨物先卸船,打發馬車、牛車先走。

太陽落山,一彎新月高高升起。點燃火把、燈籠,碼頭燈火通明。店家、腳伕披星戴月搬運貨物。

“慢點,那是聾子耳朵。”店家很幽默。聾子耳朵——擺設(瓷器),最後卸船,免得擠碰。

時間已過子夜,最後一撥人散去。繁忙的碼頭安靜下來,只有那一彎孤月掛在夜空。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運貨的木船停泊在灤河邊,船伕上岸生火做飯(英國植物學家威廉·博道姆1909年5月13日拍攝於今雙灤境內)

東方升起魚肚白,灤河小鎮炊煙裊裊,新的一天開始了。街上的店鋪一家一家的摘下護板,收拾清掃,生火、和麵,做著各種小吃:燒餅、混沌、麵條、油條......

灤河寬寬的河面,灑滿萬道金光,一艘大船從東方駛來。

歷史的長河中,三百年彈指一揮間。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世紀60年代,有了公路、鐵路,橋樑。漕運退出歷史舞臺。

河北大河灤河漕運與承德避暑山莊

今承德市區附近的灤河(邵百伶攝)

來源:老家熱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