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在子彈短信、馬桶MT、多閃迅速從出生到幾近匿跡的短暫幾個月後,頭條系又一款社交app“飛聊”悄然上線,年輕活力的交互風格、功能豐富的社交入口是筆者使用這款app的第一印象,也正印證了“興趣社交”的定位。

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1.集大成者:微信+QQ+豆瓣+貼吧

飛聊把“消息”版塊放在第一列,這顯然是想在熟人社交裡分一杯羹,基礎功能和微信大同小異,在聊天上,既有微信的簡潔,又在微信的基礎上豐富了一些小功能,似乎介於微信和QQ之間,有年輕化的影子,又不至於那麼繁雜臃腫。比如,消息框輸入關鍵詞會自動匹配網絡表情包,語音支持三種模式(純語音、語音+文字、純文字),視頻支持濾鏡、美顏、貼紙這些個性化功能等,而這些功能似乎正是相當一部分微信用戶的呼聲較高的需求。

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而與微信明顯不同的是,當筆者第一次打開飛聊時,第一欄消息列表就有一排推薦的興趣小組,這顯然是很貼切其定位的,而興趣小組正是類似於豆瓣小組的一個核心功能,這個功能顯然是這款app引流的一個大入口,在這個興趣小組裡,你可以看帖、發帖,這顯然又很貼吧。在聊天、社群這些主要社交入口版塊,飛聊做到了該有的都有,但似乎又沒那麼繁雜臃腫,這點筆者很喜歡。

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2.社交方式兩頭抓: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

飛聊把消息列表和微信QQ一樣放在第一列,將消息、聯繫人、群聊放在優先級最前的入口,很明顯是希望“聊天”能成為這款app日常最主要的用戶操作,而不是像微博、頭條、抖音那樣以“刷內容”為最高優先級。

但是有微信這個熟人社交的巨物以及QQ這頭“瘦死的駱駝”在,想一下子遷移用戶做好熟人社交,顯然不是一件易事。於是飛聊又把陌生人社交引進來,興趣小組便是一個入口,也應該是飛聊希望引流的一個核心功能。另外,在動態發佈功能中,飛聊有一個“所有人可見”,不同於微信,這裡的“所有人”並非指好友裡的所有人,而是波及到你可能認識的好友,至於這個“你可能認識的好友”,其中的關係鏈可能就複雜了,但是很明顯的是,你發佈動態的擴散範圍變大了,這又有點像微博的陌生人社交了。

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3. 不乏亮點:小功能的創新

在集大成之餘,飛聊似乎也做了一些微創新。比如,發佈動態後,還可以修改可見範圍,對於筆者來說,這個功能很實用,微信會常常因為忘了分組而需要刪除重新發布,還有諸如群消息點贊、心情貼紙等個性化功能,既有實用性的,也有趣味性的。

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4.UI交互:簡潔流暢

黑白配色、簡潔明瞭的版塊層級、清晰的功能入口,UI上筆者認為比多閃這種略帶另類的視覺效果和略帶奇葩的交互邏輯要好得多,且飛聊的整個app內的操作非常流程,沒有一點拖泥帶水,這點是直接關係到用戶體驗的,飛聊做的是比較優秀的。

5.最後,飛聊能火嗎?

先談談微信,微信為什麼會取得今天的成績?筆者認為是產品本身和時代造就共同促成的。在微信之前,QQ穩坐國內社交頭把交椅,但是很大一部分是在PC端,那時候雖然QQ也有移動版了,但是體驗並沒有那麼好,且似乎不具備“專門的手機聊天軟件A”這個標籤,而微信的出現似乎在那個時間點宣告:一款專門為手機而生的聊天軟件誕生了!首先,微信簡潔、注重隱私,這點直擊QQ當時還相對開放的痛點,因此獲取了一批追求簡潔的年輕用戶,並且微信可以直接從QQ賬號轉過來,遷移成本大大降低(最開始的時候微信好像可以接受QQ消息),人都有跟風的特點,在那個移動領域還沒有霸主社交app的時間點,很多人都會嘗試跟風從QQ轉微信。此外,那個時候智能機剛剛開始普及沒多久,很多中老年人也開始入手智能機,子女們希望父母也可以不再依賴電話短信,可以有一款手機聊天軟件讓他們可以隨時聊天,但是過於年輕化和功能複雜的QQ顯然不太適合中老年用戶,簡單易用的微信正好彌補了這個需求,於是,微信虜獲了一大批中老年用戶,以至於今天只要有智能手機的,基本都會用微信,甚至有的子女給父母買智能手機就是為了裝個微信用。

大借鑑+小創新,“飛聊”能火嗎?

再說回飛聊,在這個微信已經在大眾心中根深蒂固,穩坐社交頭把交椅的時代,它憑什麼讓用戶投身其懷抱?它具備火的可能性嗎?飛聊把幾大社交app的核心功能集成在一起,似乎是做了一個不得不做的最好的選擇,但是拆開來講,聊天我為什麼不用微信,那裡都是我的熟人啊?尋找志同道合的社群為什麼不去豆瓣、貼吧?可能飛聊給到你的是,你可以在一個app裡同時做這幾件事,又或者,你覺得微信不能滿足你的某些需求,貼吧豆瓣的社區小組氛圍你不喜歡了,可以換個環境呢。筆者認為,飛聊具備了良好的用戶使用體驗,集成了核心的社交功能,也有讓人為之一亮的功能點,讓人短期內有繼續使用下去的條件,但是長遠看來,是否能讓用戶低成本遷移,是否能產生持久的用戶粘性,是一個很大的問號,這需要花大精力去運營,或許飛聊後續會燒錢出一些補貼激勵用戶的政策來引流,但是好像此前阿里的“來往”做過這件事,最後還是死了,就看飛聊能不能靠頭條系積澱的流量來培育這款社交產品了。

筆者預測,飛聊有火的可能性,但是撼動微信地位,可能性太小,有可能會成為豆瓣、知乎、貼吧這些性質的app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