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是一阴一阳两种相反性质的能量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解读《陈氏太极拳图说》

——第十二讲:“太极之圆”与“四象之变”1

太极拳名家 康伟 本刊记者 龚建新

   龚建新:练太极拳的人都说,太极拳是圆运动,动作非圆即弧,一环套一环,连绵不断,螺旋缠绕。这种外形动作上的圆运动与内在的阴阳变化是什么关系呢?

   康伟:太极拳外形动作上的圆运动只是表象。其实,很多拳种也有圆弧形的攻防动作,但它不是太极拳;另外,假如把长拳的动作变慢,也画弧走圆,那它就成太极拳了吗?显然不是,这只能是长拳慢练,算不上太极拳。太极拳的圆运动其本质是“四象之变”。

   龚建新:四象之变?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上次讲的是“太极生两仪”,下面应该是“两仪生四象”。这“两仪”和“四象”与太极拳的圆运动有什么关系?

   康伟:“两仪”说的是阴阳两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而最终表现于外的仪态和现象,古人把这些千差万别的现象,按照它们所体现的共同特征进行了分类,归结为“阴”的现象和“阳”的现象,这些仪象都被分成了阴和阳的“两仪”。虽然事物的外部“仪象”有“阴象”和“阳象”这两类现象的显现,但现象是由事物内部“阴阳”两种相反性质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最终结果所决定的。当内部“阳”的因素大于阴的因素的作用时,最终就会显现出阳的“仪象”,而当内部阴的因素大于阳的因素作用时,外面的“仪象”就会体现出阴的“仪象”,这两种因素共存的状态就是“太极”状态。“太极”就是“阴阳混一”的状态,两种因素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一旦相互产生作用,就会产生“阴”或“阳”的现象体现,所以就有了“太极动则阴阳生”的说法。

“太极”就是产生阴阳两仪现象的内在作用因素,“两仪”就是太极中两种因素作用产生的外部表现。

   龚建新:“太极生两仪”我们搞清楚了,那么“两仪”又怎么生出“四象”了呢?这些概念和我们打太极拳又有什么联系呢?

   康伟:从《陈氏太极拳图说》中那个“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四象是指“少阳、太阳、少阴、太阴”。这里又出现了四个我们看不懂的概念。

少阳、太阳、少阴、太阴都代表什么意思,要表述什么内容呢?它们和“两仪”又会产生怎么的关系呢?

我们讲太极图的时候讲过,太极是一阴一阳两种相反性质的能量相互作用的统一体,阳能的性质是发散、扩大,阴能的性质是收敛、凝聚,两种不同性质的能量因素相互作用变化,形成了事物现象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体现,也就是说,事物内部性质的变化和事物外部形态的体现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相互对应联系。

如果人们了解和掌握了这些性质和现象之间变化的对应联系和规律,就能从事物变化的表象中明确的认知到事物内部性质的变化,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外部的现象了解内部的性质。

同样的,当我们知道了内部性质的变化趋势时,就可以推断出这样的内部性质变化将会产生出什么样的现象体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尽在掌握中”。


太极是一阴一阳两种相反性质的能量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