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彰显匠心独具

巍巍太行山,盈盈汾河水。在美丽的汾河河畔,中铁十七局集团五公司的建设者们正全力以赴,建设太原市滨河自行车专用道工程。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重重挑战,大家鼓足干劲,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已完成约50%的工程量。

太原市滨河自行车专用道工程,北起中北大学,南至清东路,是我省首条自行车专用道工程。据了解,河东部分全长43公里,河西部分全长32公里。其中该公司所承建的标段全长17.5公里,专用车道施工范围约7.1公里,采用双向通行的设计,道路净宽5米。

“勿扰模式”,惠民又便民

“因施工给您带来不便,请您谅解”“您谅解,我出力。携手共建美丽太原城”……深秋时分,记者走进滨河自行车专用道工程施工现场,这样温馨的文明标识牌随处可见。

“因公司施工部分场地靠近长风商务区,车流量和人流量相对较大,处理好因施工所带来的市民日常出行问题,成为公司建设者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中铁十七局集团五公司太原滨河自行车道项目经理陈栋告诉记者,项目部在动工前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集附近住户意见,按照“必需、紧凑、高效”开辟通行通道,采取了动态封闭围挡施工、劳务人员和设备车辆错峰进场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保证市民的正常出行。

记者了解到,在施工标段内,需建设2个自行车道出入口,因自行车专用道占用了长风商务区(西侧)与滨河公园和跻汾桥(东侧)连通的踏步和无障碍坡道,因此在原踏步位置设计了自行车专用道下穿通道。

建成后,将形成一个空心长方体结构。行人通过通道顶出入滨河公园,而下方则是为骑行者们提供的通行空间。

降尘防污,爱护母亲河

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项目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因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具体采用湿水作业的形式,调动水车、喷雾车等车辆设备,及时对施工所产生的扬尘进行处理。

“我们对裸露土壤采用绿网覆盖的方式,尽量减少土壤的肥力流失,为后期绿植的再次覆盖提供基础。”陈栋告诉记者。

因施工现场靠近汾河,为保护汾河水质,该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并未设置工人生活区,同时安排专人每日定点送餐,并对餐饮垃圾进行集中统一处理,严禁产生不必要的生活废水,最大化保护汾河。

材料环保,共享美好生活

“我们使用了彩色陶粒路面这一新型的施工技术,打破了传统黑白两色单调的路面颜色,以其鲜艳的色彩有效地改善道路空间环境,具有调节城市热岛效应、交通警示、保障行车安全等作用。”具体负责路面施工的现场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

记者看到,在一段已经完成路面铺设的路段内,两旁的银杏树换上了“新装”,水面上野鸭嬉戏逐闹,空中不时地飞来几只白鹭,落日余晖下,泛着金色水波的汾河静静流淌。

“等到滨河自行车专用道全面完工后,市民在通过骑自行车享受绿色便捷交通的同时,又可以畅享汾河景区美景,进一步改善城市亲水性。”陈栋告诉记者。

据悉,该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构建汾河道桥绿色出行交通体系,实现景区设施功能与城市发展互联互补,满足市民游客绿色出行,让太原市民可以悠闲自在时在花海绿林中畅游,也为日后环太原国际自行车赛提供了场地设施,进一步促进城市的转型升级之路,使城市的影响力更上一个台阶。

本报记者王佳 通讯员张歆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