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哪個皇帝最善於用人?

鷹揚縱橫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明和不朽的文化,同時朝代政權更替出現了許多卓越的帝王,他們不僅帶領著自己的政權構建燦爛的華夏文化,還是五千年曆史的締造者。

如果說那個皇帝最知人善用

一:首先了解中國最歷害十位皇帝:

1、秦始皇贏政:(前259-前210),秦朝建立者,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始稱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

2、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西漢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的鼎盛時期。派遣張騫等人通西域,取得了反擊匈奴的決定性勝利。

3、漢光武帝劉秀:(前6-後57),東漢的建立者,以柔治天下,死後實際薄葬。 4、魏孝文帝元宏:北魏有作為的皇帝(467-499),拋棄民族偏見,實行漢化改革。促進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5、隋文帝楊豎(541-604)隋朝開國皇帝,重新統一了中國,確立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體制,締造了開皇之治。

6、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王朝的實際締造者,,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能接受直諫,知人善任,締造了貞觀之治。

7、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北宋開國皇帝,大權集中,以文治國,結束了五代十國戰亂紛爭的局面,生性孝友節儉。

8、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立國皇帝,成吉思汗之孫。滅亡南宋,統一了天下。

9、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建立者,出身貧寒,曾投身皇覺寺為僧,後克元,統一中國。死後諡高皇帝,廟號太祖。

10、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號“康熙”。

二、我認為唐太宗李世民是最知人善用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開闢盛世貞觀之治: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嚴重大亂,導致人口銳減,使得武德年間、貞觀初只有200萬戶,李世民經常以亡隋為戒,注意叮嚀自我剋制慾望,囑咐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諫,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李世民十分重視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齡省並冗員,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廷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勵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軍事上,李世民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

經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對外武功顯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萬戶,奠下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知人善用:

1、宣武門之變說明李世民就善於用人,當時秦府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從李世民。宰相陳叔達、朝臣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

2、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此外,李世民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圭,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才濟濟。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著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過科舉,吸納有才幹的庶族士人,用科舉代替門第。從而,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為政壇帶來新氣象。此外,更接納封德彝之議,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

綜上:中國歷史上最知人善用的皇帝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民。


墨骨讀書


一、秦穆公

用五張羊皮換來一個奴隸百里奚,和他談了三天話,就把國政交給這個奴隸來打理,而使秦國成為五霸之一。

穆公不但赦免了殺他寶馬的300個農夫,還送給他們酒喝。最終這300農夫在戰場上救了他的命,還把晉國國君擒捉。

赦免了因穆公決策失誤而打敗仗的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將領,最終孟明視三人為國雪恨。

二、劉邦

對張良、蕭何、陳平、韓信、曹參、周勃、樊噲、陸賈、彭越、酈食其、叔孫通等人,量才錄用,各盡所能,終於一統天下。基本沒有出現用人失誤的情況。識人之能非劉邦莫屬。

三、漢武帝

漢興六十餘載,海內艾安,府庫充實,而四夷未賓,制度多缺。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輪迎枚生,見主父而嘆息。群士慕向,異人並出。卜式拔於芻牧,弘羊擢於賈豎,衛青奮於奴僕,日磾出於降虜,斯亦向時版築飯牛之朋也。

漢之得人,於茲為盛:

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倪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直則汲黯、卜式;推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令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應對則嚴助、朱買臣;天文數學則唐都、洛下閎;音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奉使則張騫、蘇武;將率則衛青、霍去病;受遺則霍光、金日磾,其餘不可勝紀。是以興造功業,建立制度規範,後世莫及。


南宮外史


甲:秦始皇—嬴政;秦王嬴政掌權後,執行秦孝公變法以來商鞅的法家政策,破格任用“六國”人才,加強君主專制,削弱舊貴族勢力,提拔由軍功而上升起來的貴族。

首先任用尉繚(魏國人)和李斯(楚國人)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 。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 ,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於韓人間諜鄭國入秦,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李斯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尉繚是戰國兵家人物。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不知姓,名繚,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遊說,被任為國尉後,改稱尉繚。他為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主張“併兼廣大,以一其制度”。

其次任用王翦(秦國人)和王賁,蒙武和蒙恬等武將。王翦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秦始皇唯才是舉,選拔了一些傑出的文臣武將,最終在人才的幫助下完成了“滅六國”的統一大業!

乙:漢高祖—劉邦;劉邦曾自己總結取勝的原因,“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毛澤東曾總結說:“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

漢高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任用人才有:張良、蕭何、韓信、周勃、曹參、陳平、樊噲、灌嬰、英布、彭越等等。

丙:宋仁宗—趙禎;《宋史》這樣評價讚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倖,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選賢任能,重視人才。寬厚的政風使當朝湧現了大批各界人才。名臣有:范仲淹、呂夷簡、包拯、韓琦、富弼、歐陽修、文彥博、王堯臣、狄青、範祥、孔道輔、餘靖、胡宿、田況、王素等等。文學家有:張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尹洙、梅堯臣、蘇舜欽、蘇洵、蘇軾、黃庭堅等等。書法家有:蘇軾、黃庭堅、蔡襄。思想家(哲學、史學、科學)有:孫奭、劉敞、胡瑗、孫復、石介、李覯、張載、邵雍、周敦頤、程顥、程頤、呂大臨、劉恕、劉攽、畢昇、沈括、賈憲、蘇頌等等。畫家有:武宗元、趙昌、易元吉、文同、郭熙、王詵等等。

由於“群星璀璨”不能一一列舉,請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