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宋江招安后害死那么多兄弟,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国服第一剪


说起水浒传,大家在看完之后大都感慨万分,可能也会被里面人物的侠肝义胆震惊,或者是兄弟情义感动,又或者是种种,这是一篇很长很长的故事,里面的很多道理,也都是可以受益一生的。而它的主要故事,其实讲述的也就是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人,他们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有着自己的闪光点,让人无法忽略。他们因为对于朝廷的厌倦或者是各种的原因聚集在了一起,然后随着人数越来越多,朝廷也不能够将他们忽视,从开始的战斗到后来的招安,这个过程也是让很多人困扰的。

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就是因为朝廷的腐朽才会离开,而如果同意招安,就相当于像朝廷低头,重新回到那个令人发指的地方,这对于很多人也都是不愿意去面对的。他们有着那么强大的实力,让人向往,充满着正义,那么多的人,那么的不同。所以后世对于他们是否应该接受招安,其实也是有着很大的争议的。有人觉得他们毕竟是一个没什么名头的组织,只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他们也会有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机会,也才能靠着自己的实力改变这个社会,这样对于他们或者是百姓,都是好的。但又有人觉得他们这样也很好,帮助百姓,救死扶伤,逍遥自在。究竟如何,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其实在108将中,对于招安这件事,大家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宋江就是想着保全大家,不让大家落得一个草寇的名声,也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实力来光宗耀祖。但是很多人的意见就不同了,我们希望能够将朝廷推翻,如果不能够推翻也绝不会投降,这也是他们最开始选择上梁山的原因,所以他们对于招安也是非常反对的。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梁山好汉和朝廷的军力的对比,那时童贯率领着10万大军来攻打梁山,但是最终却被梁山众将打败,从这里也能够看出,虽然朝廷看起来很强大,而且占地非常广,但由于朝廷的腐朽,他们根本就没有会用兵之人。所以在打起来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无法战胜即使沦落为草寇的众人,这也是朝廷为什么一直没能把梁山好汉给团灭的原因了。

俗话也说的很好,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在经过了种种之后,自然也是看清楚了梁山好汉的勇猛,也看透了朝廷的无用。所以其实在那个时候,百姓自然是更加偏向梁山好汉那一方的,他们也算得到了一个很大的优势了,因为整个朝廷奸臣当道,自然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朝廷了。但毕竟宋江也是他们的领头者,所以宋江在同意招安之后,大家也都一一归顺了,而在宋江招安之后,他们就被派去清剿方腊。

其实朝廷的用意也是非常明显的了,因为方腊就是另外一股起义军,他希望让梁山好汉去镇压他们,等他们斗得个两败俱伤,朝廷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了。战争的最后,宋江为首的梁山军团成功的打败了方腊,但是他们自身也损失的非常惨重,手下的将领也大部分都阵亡,再加上一些在路途中病死的,最终回到朝廷的竟然没多少人,他们期盼的好前途,没有多少得到了。

而宋江的结局也是非常的凄惨,皇上赐给他的酒被别人换成了毒酒,但是他也依然喝了下去,而且他也怕自己的死会让李逵从重新造反,所以他也骗他和他一起喝了下去。后来卢俊义也被别人骗着喝下了毒酒,而华荣和吴用在得知了这样的惨状,上吊自杀。而轰轰烈烈的梁山起义,就这样默默无闻的消失了,这得多让人痛惜。而这样算下来,到了最后受到封赏的其实真的也没有多少人了,他们有着一个很伟大的开头,确实一个悲壮的结果。

我认为宋江不要选择招安的比较好,他们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依然和朝廷抗争,这样也不至于最后被别人拿了当枪使连个好的结果都没有,甚至还是被别人用毒酒给害死了,那真的是太凄惨了。但是确实在那样的条件下,各个方面的压力也太大,无论是社会还是手下的兄弟,也许宋江的那个做法确实是出于各个方面比较周全的考虑吧。


V思维视觉


我认为宋江的决定肯定是错的。宋江虽然地位不高,好歹也是个押司(宋朝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押司再小也是个朝廷命官,是统治集团的一员。所以他虽然对现实不满,但也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幻想依靠自己对本阶级竭尽忠诚,博取当朝的认可和垂青,所以他最终走了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宋江的悲剧在于过于迷信所谓的“正统”,太痴迷于地位和“功名”,过高估计了宋朝朝廷的德政和诚信。

社会身份决定了宋江的革命意志摇摆不定。虽然起事前与江湖“黑道”早有勾连,但还不想作彻底的背叛。直到有一天,他因为害怕泄露某些“天机”误杀了阎婆惜,彻底绝了后路,只好去梁山落草。但即使“落了草”,当了梁山“大统领”,也没把起义大业当成毕生的追求,而是老想着怎样为大宋建功立业,讨取主子的欢心,弄个名利双收。起初带领众弟兄浴血奋战的目的并不是为梁山开疆拓土,只是为了讨些与宋朝谈判的筹码而已。因为“动机不纯”,所以才会发生了越是梁山事业打的红火宋江招安心情越迫切这样的奇闻。

几乎人人都为宋江惋惜,谩骂之声也不绝于耳。因为在他的路线下,害死了太多的人,那些都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好汉。宋江拿着一大群好汉的身家性命去豪赌,最后输得干干净净 ,自己老命也赔了进去,不知这时他有何感想,他会在心里骂上几句吗?也许我们太低估了他的愚忠,可能是抱着“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伟大信念去赴黄泉的,因为自己毕竟受了皇封,是真正显赫的朝廷命官了。

如果宋江不投降,结局我们不好说,小说毕竟不是历史,真实的历史跟小说出入太大,起码宋江在后人心目中不会那么不堪,如果是穷途末路还有情可原,在梁山事业“如日中天”时绝对应该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以刘备为榜样,不屈不挠 ,打他个轰轰烈烈,斗他个鬼神皆惊,管他结局如何,大不了像人家项羽一样,即使最终失败了,也在历史上留下个美名。


绿叶小杏


说实在的,我当时看到梁山好汉们一个个惨遭暗害和杀害,我也恨过宋江:踩着兄弟姐妹们的鲜血向上爬。当我看到宋江利用好汉们的忠义和对他的兄弟情义,带领大家灭方腊,让志同道合的同仁们自相残杀,使农民起义提前以失败而告终时,我非常讨厌宋江的假仁假义与内心的晦暗残忍。当看到宋江放走高俅气死林冲时,我就认为宋江奴颜婢膝,卖义求荣;当我看到宋江“招安”后与高俅等贪官污吏把手言和时,从内心嘲笑“要知今日,何必当初?”真为一干英雄而惋惜。

可细细想来,天魁星宋江这位108位好汉之首领,在上梁山之前,民间尚有“及时雨”之称,上梁山后急为兄弟们急之所急,想为兄弟们想之所想。一般义冲霄汉的英雄豪杰,窝在梁山,终日与朝庭周旋、鏖战,他们终日喊着“替天行道”的口号目标何在?终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他们的理想抱负何在?梁山是暂时的栖息地、辟风港,相聚不易也难善其后,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人力无法扺抗,随着时间的推移,终有人单力薄之时,终归有被灭亡之日,他们的后路何在?

其所以他们是梁山好汉是因为代表着《水浒传》的正义和神武,从反面教材的角度,他们就是落草为寇的强盗,就是现代躲在深山老林中的黑帮,他们的“替天行道”就是挖富济穷、烧杀抢掠的代名词。他们身上的十八般武艺不能为自己谋个好的前程,不能造福人类,不能荫家庇子实属可惜。

梁山好汉本就是不甘受腐败朝廷的迫害和欺压被逼上梁山,而宋江的招安恰好与梁山好汉们原本的初衷背道而驰,源于众人对宋江的敬畏之心,虽有人心有不甘还是跟着宋江而降于朝庭。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

梁山好汉大部分是不甘受腐败朝廷的迫害和欺压被逼上梁山,也有不少人是些无奈的原因,而宋江的招安虽然与部分梁山好汉们原本的初衷背道而驰,但也符合一部分人不甘落草,想再度为官为府,想再一次黄袍加身。所以,导致了宋江的顺利招安。可见,招安也不是宋江的个人行为。宋江乃仁义之仕,决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

梁山好汉因招安而归顺朝廷后仅有柴进、李应、朱仝、武松善终,鲁智松坐化,其余或被残杀,被毒害,被迫自杀……一 一不得善终。这么多兄弟均因招安而付出了性命,如果将其罪过全部归咎于宋江,就有欠公允。宋江的发心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不是宋江的错,而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如果当时朝廷把握好了“招安”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残忍杀戮梁山好汉,就一定能使宋朝变得非常强大而延续百年,那样历史就改变了,而历史是不容改变的。所以,《水浒传》里宋江招安后,兄弟们的死去与宋江决定的对错无关,与历史根源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