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毛毛虫眼中的世界末日,我们称之为蝴蝶

就像得奖无数的冠军选手面对奥运会也紧张一样,所有的高三学生哪怕是学霸,在面对高考时一样会焦虑、紧张。

考生的焦虑归为两类,要么担心学不会,要么担心考不好,归根到底是担心考不好。焦虑会引起生理应激反应,过度的焦虑会让我们形成条件反射,一上考场就大脑空白。

但只要控制焦虑程度,适当的生理不适,却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南方古猿“露西”曾被认为是人类直系祖先,她是“人类祖母”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学习的起点是危机感

学习是面对未知的恐惧,如同人类面对深渊的眩晕

高三考生学习的动力是高考,那么学习的本质又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的本性是抗拒学习。当人类还是猿猴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是躲在树上或洞穴里面,依靠本能作出反应,在保证安全和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我们不用思考也不用学习。

陨石撞击地球之后的几千万年,地球气候在难以忍受的酷热和极度严酷的寒冷之间摇摆,酷热、寒冷、潮湿以及食物短缺,猿猴被迫离开森林。

在200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未知领域,人类的大脑体积增大了3倍,我们学会了如何适应新的环境。

学习是人类应对生存考验的被动选择。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1974年11月24日发现“露西”骨骸化石,脑容量只有400毫升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安德烈·焦耳当在《学习的本质》中认为,面对未知和困难才需要学习,学习首先要有危机感和挫败感,学习的起点就是"找不自在"。

类似的话,曾国藩也说过,读书一定要读那些让你望而生畏,但是必须要读的书。

学习的过程是

打破均衡状态主动进入非平衡,把认知放在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具有威胁的场景性中,被迫调动、完善认知,形成记忆和本能,以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

持续学习就是持续打破均衡,学习的整个过程都将伴随焦虑,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反之,如果学生沉迷于稳定性、均衡性,对知识上的舒适和生理安乐产生迷恋,就会陷入一种"伪学习"的状态。

概括地说,学习是人类应对挑战的生存必须,如果学习过程不带来焦虑、不觉得痛苦,那么再努力都是"伪学习",就像是"1+1=2"练习一百遍,也提高不了高考成绩。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适度的焦虑让我们更强大

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尼采

在心理学中,焦虑被认为是一种模糊的恐惧感,是引起行为中紧张状态的力量。

焦虑本身是人类面对危机的一种应激情绪,

在生理上涉及同化(副交感,胆碱能)功能的抑制和异化(交感、肾上腺能)功能的激活,用于加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兴奋度,为人类应对危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能量。

加拿大心理学教授费尔南德斯的一项研究中,对80名学生进行记忆检测,分别向学生展示印有单词的图片,这些图片来自国际情绪图片系统,有的是中性情绪,有的是负面情绪。

结果显示,当图片传递可控的焦虑感时,学生的记忆力最好,能更好地回忆出细节,对中性图片的记忆反而不够好。深入地研究表明,适度焦虑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得更强大。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自然》最新论文表明,焦虑通过BNST(前脑中的一团灰质)中对立又互补的神经回路表现出来

当然,如果应激反应过度,出现过度焦虑,就会导致大脑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考生会出现晕倒、出汗、心慌和恶心等生理反应,这在考场上表现为怯场。

事实上,对于焦虑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哈佛大学教授就提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即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现一条先升后降的倒U形曲线。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因此,面对高考,考生一定要形成适度的焦虑感,既不能松松垮垮、毫不在乎,又不能焦灼不定、忐忑不安。

特别是在上考场的时候,如果能够激发自身的适度焦虑,大脑就能够有更好地表现,完成可以做到在考试中超常发挥。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史蒂文•乔布斯是素食主义者,利用一切机会宣传素食和节食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饥饿让我们更聪明

Stay hungry,Stay foolish——Steve Jobs

我们通常把乔布斯的这句名言翻译成"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但在我看来,这是东方思维的解读,其实西方人更加直白而准确,我更愿意把这句话翻译成"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保持愚蠢说的就是学习的本质,因为愚蠢而带来的恐惧是学习的起点。

保持饥饿,是因为乔布斯本身就是素食主义者,并对胃的节制到了近乎苦行僧的地步。保持饥饿,是因为饥饿下的我们,学习效率更高。

这其实很好理解,我们总是把肥胖和愚蠢联系起来,把精瘦和机灵联系起来。饥饿的老虎才是最可怕的。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饥饿让胃部分泌饥饿素,促进海马体神经发育

从生理上看,饥饿过程是在胰岛素减少、胰升糖素增加等激素调节下进行代谢,糖异生作用加强(简单说就是血糖降低),导致胃黏膜分泌饥饿素,引发食欲,也就是肚子饿的时候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饥饿素可穿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的海马体,促进海马体树突、棘突密度增加,对修复大脑中枢神经的功能极为有利,也就是说饥饿素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同样在迷宫实验中,被注射了饥饿激素的小白鼠,走出迷宫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科学家解释,在食物短缺的条件下,动物需要更高的认知能力来追踪食物,在生理上的表现为通过分泌饥饿素来增强大脑机能。因此饥饿中的老虎捕食能力更强,饥饿中的人类更加聪明。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2014年冰桶挑战,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在于有助于记忆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寒冷状况下可提高记忆效率

不管你是否相信,焦虑确确实实是一件好事——阿尔伯特·埃利斯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记忆试验发现,在同样条件下,志愿者手放在冰水中,能够记下80%的内容,而放在温水中只能记下20%。

从实验结果上看,寒冷刺激下记忆效果提高了4倍。

研究团队发现,寒冷会产生一种轻微和快速的焦虑,刺激肌体释放出葡萄糖和一系列激素,可以大幅度增加记忆,甚至还有助于恢复已经遗忘的记忆。

也就是说,适度的焦虑、饥饿和寒冷,以及由此带来的生理不适感,都是走出"舒适区"的应激反应,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时提升效率。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每一名高考的学生,终究要面对焦虑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学会掌控不适,成绩就能大幅度提升

没有任何天力和人力能阻挡一颗坚定的心——维勒·威考克斯

高三要把学习成绩提高一个档次,在考场上克服"怯场",关键在于如何掌控焦虑等生理上的不适感。

  • 增加挑战性,寻找焦虑
  • 对于要走上赛场的运动员来说,教练通常会用焦虑测试表来监测运动员的焦虑感,以保持最佳状态。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同样可以调节焦虑感。关于如何制定学习计划,请查看头条文章会不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学霸和学渣最明显的区别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面对较容易的复习任务时,学习效率随着动机提高而上升,学生可以加大挑战难度,比如在规定时间内增加学习量。

    在复习中等难度的课程时,在学习计划中保持预期;在

    复习弱项时,降低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小目标实现较大的学习进步。

    焦虑感的最佳临界点,在于把学习目标调整到每天拼尽全力才能刚好完成。如果感觉学习较为轻松,学生应该主动加大学习量。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就是分配焦虑的过程


  • 干预无意识,控制焦虑
  • 如果学生在平时经常有头晕、失眠、食欲不振和精神恍惚等情况,或者考试的时候一拿到试卷就冒冷汗、头脑空白,这就说明学生陷入了过度焦虑的状态。

    这是由于长期过度焦虑导致形成条件反射,致使大脑处于默认模式(一种不受控制、胡思乱想的大脑模式)。

    对于过度焦虑,学生首先要转变焦虑来源,要把对"考不好"的焦虑转化为"学不好"的焦虑。

    考不好是不能立刻改变的,只有通过改善学习,成绩才会随之提高。所以考生要关注当下,可以利用自我对话等方式进行心理暗示,告诫自己:

    "赛跑的时候不要左顾右盼。"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无论是平时还是考场上,都不应该“左顾右盼”

    其次要调低期望和学习量,考生出现头昏眼花、学不进去的情况,就要主动去休息,睡觉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学习,所以休息也是努力的一种,不需要有负罪感。

    最后可以利用冥想类APP进行干预,这些软件通过语音指引、营造环境等方式,帮助考生缓解焦虑、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考场上出现"怯场"的情况,学生需要采用正念呼吸法进行调节。

    具体的做法是在闭上眼睛,用身体最舒服的姿势去靠紧椅子,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尽可能地深深吸气,然后慢慢地呼气,如此循环,直到心跳速度降低。一般1-3分钟就能起到效果。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考试时“怯场”,闭上眼睛,正念呼吸1至3分钟


  • 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半饥
  • 在日常备考中,建议考生一日4餐。

    早餐多摄入蛋白质,少摄入碳水化合物,总体上不宜过饱。午餐可以丰盛一些,并安排10-30分钟午休。晚餐要尽量少吃,可以在睡前半个小时加夜宵,适当补充营养。目的是在学习时保持适度饥饿状态。

    在上考场时,进餐时间要在考试前2个小时以上,不能吃太饱,考试结束后可以适当补充食物和营养,核心就是在考试时保持半饥饿状态,以便有更好地临场发挥。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低温疗法已经广泛运用在肌体恢复领域


  • 借助寒冷工具,增强记忆
  • 如果学生复习时感觉脑子记不住东西了,第一种方法是用冷水洗脸,这有助于学生振奋精神,回忆遗忘的记忆。

    第二种方法是在冷风中进行记忆,衡水中学安排学生早上在操场背书,就有这个因素。但是考生注意别着凉了。

    第三种方法是冰敷,利用冰袋、水包等辅助工具,贴在考生的手臂或者额头上,这也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事实上,冰桶挑战就是由美国前棒球运动员发起的,低温疗法已经广泛应用在运动恢复和细胞修复等方面。

    学霸也焦虑,生理的不适感,是考试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高考,临场发挥至关重要

    综上,学习的本质就是应对挑战,人类的潜力在面对危机时才可以最大程度被激发,主动打破均衡,是我们生存必须。

    适当的焦虑、饥饿和寒冷等生理上的不适感,是激发我们大脑变得更聪明、更强大的工具。

    所以说,利用好这些生理上的不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考场上超水平发挥的最佳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