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血量与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关系

摘要: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血量与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关系

文题释义:

氨甲环酸:是一种赖氨酸合成衍生物,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特性,能通过抑制纤维蛋白降解达到预防围术期出血的目的,已被证实安全有效。目前已广泛用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心胸外科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多以手术固定方式治疗,但围术期失血量大,以隐性失血为主,术后输血率较高,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

背景:已经有相关文献研究证明,氨甲环酸能有效降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且安全有效。目前对于该术中氨甲环酸的使用方式主要分为静脉输注及局部髓腔内灌注,静脉输注又分为单次使用或多次使用;而局部使用多为单次使用,对于静脉联合局部使用,现有国内外文献尚少有报道。而氨甲环酸的静脉联合局部使用在髋膝关节置换中已被证明安全有效。

目的:探究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汕头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静脉组及局部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联合组在术前30 min时静脉滴注氨甲环酸(20 mg/k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并在近端扩髓后,于股骨髓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 g,溶于20 mL生理盐水); 静脉组患者仅术前静滴氨甲环酸(剂量、方法同联合给药组);局部组仅在近端扩髓后,于股骨髓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剂量、方法同联合给药组)。统计3组患者总失血量、显性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国际标准比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输血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①总失血量比较:联合组低于静脉组及局部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静脉组与局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隐性失血量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静脉组及给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静脉组与局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显性出血比较: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术前、术后国际标准比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对比: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输血率: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⑥3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深静脉血栓;⑦结果表明,与氨甲环酸单纯静脉滴注及单纯髓腔内注射相比,术前静滴联合术中髓腔内注射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而单独静脉使用及单独髓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在减少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ORCID: 0000-0003-2110-0089(郑志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髓腔内注射, 静脉滴注, 失血量

文章来源: 郑志辉, 陈 晟, 关可立, 郑 洵, 陈海波, 曾庆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血量与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9): 1359-13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