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的“快樂大餐”

“八道大餐伴四季,粗茶淡飯心亦甘。人間風光賞不盡,且放寬懷向晚年!”

這首詩就是對百歲老人孫福旺的真實寫照。今年101歲的孫福旺老人家住遼寧省臺安縣隆地村,多年來,孫老在生活中培養了八種習慣並堅持數十年,成為他養生怡情的“快樂大餐”。

百歲老人的“快樂大餐”

第一道菜:閱讀

孫老年輕時讀過私塾和“完小”,能識文斷字,家中有數百冊藏書。兒孫晚輩們來看望他,他不要雞鴨魚肉等滋補品,而是各種各樣的書籍!有時他還自己“點菜”——列出書目,由晚輩們去買。

每年年末,孫老還讓晚輩們給他訂下一年的報刊。經常閱讀使孫老足不出戶便知天下大事,既擴充了知識面,又活躍了思維,同時還提高了自己與時俱進與社會同步的能力。


第二道菜:興趣

孫老一生中有許多愛好,如釣魚、栽花、種草、編筐、織網、做農具……春夏秋冬他都不閒著,每天都有事做,忙得不亦樂乎。

孫老說:樹老怕空,人老怕閒。老年人一旦閒下來,不但身體“堆”了,腦子也變笨了,自己平時鼓搗點玩意,有點事兒做的,挺有意思的!

孫老晨起澆花,上午垂釣,夜晚編筐、做農具,每天都活得很充實,忙併快樂著,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第三道菜:運動

孫老年輕時是生產隊的主力,鋤地、割草、積肥、放馬、駕車、垛柴……樣樣農活都挑大樑。上了年紀後,家人不允許孫老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但孫老閒不住,就自己制定了“健身計劃”。

早上起來到村外散步半個小時,呼吸新鮮空氣;午飯後到房後的魚塘邊巡視30分鐘,往魚塘裡扔些青草餵魚;晚飯後到村中的文體廣場上,和鄉親們一起扭秧歌。他扭得慢,所以一直站在隊伍末尾,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孫壓軸”。家門口擺放的那些健身器材也是孫老的最愛,沒事兒的時候,他就和孫輩們一起到家門口去壓壓腿,抻抻臂,做些幅度不大的健身活動。


第四道菜:出遊

別看孫老是百歲老人,每個季度,他必由晚輩陪伴出遊一次,或是去博物館,或是去名人故居。每次出遊,老人都玩得興高采烈。

孫老最喜歡去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景點。前不久,迷戀“紅學”的他還特意讓孫子們陪同去了曹雪芹紀念館,圓了自己多年的一個夢想。


第五道菜:睡眠

孫老認為,只有會休息的人,才會活得更健康。所以,他很看重睡眠。

多年來他的作息一直很有規律:早六點前起床,晚九時前休息,中午睡一個半小時。充足的睡眠使孫老保持了旺盛充沛的精力。


第六道菜:伴侶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兒”,晚年喪偶給老人帶來了心靈上的寂寞,但是孫老自有調解之法。

老伴去世以後,他給自己找了兩個“伴侶”:一是一部便攜式收音機。老人隨身攜帶,悶了就打開收音機,聽聽戲劇、評書和新聞。二是寵物。孫老這些年養了好多貓狗等寵物,它們跑前跑後,廝繞膝下,一舉一動尤其是“憨態可掬”的表現,給孫老帶來了心理上的無限愉悅。


第七道菜:親情

住在本村的晚輩們幾乎天天來孫老家中“蹭飯”——名曰“蹭飯”,實則是照顧老人,陪老人聊天、做遊戲。和晚輩們在一起,孫老又說又笑,返老還童了一般。

每到週末,住在外地的兒孫們都來孫老家中聚會,老人很享受這種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


第八道菜:豁達

孫老平時性格開朗,心胸豁達,家庭內的小疙瘩,鄰里間的小矛盾,孫老從不放在心上。

他認為,長者應該有長者的“範兒”——老年人,應該寬以待人,豁達處事,常念人之功,不記人之短;常念人之善,不記人之怨,老來胸襟裝日月,但憑江山放肩頭。

八道大菜,組成了孫老健康長壽的“快樂大餐”。如今,孫老雖然不能下田勞動,但身板兒依舊很硬朗,思路依舊很清晰,說話辦事兒,依然毫不遜色於兒孫晚輩呢!


文/錢國宏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家庭醫學》公眾號,瞭解更多健康科普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