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弘历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平定新疆、蒙古叛乱,大清朝为何由盛转衰呢?

铁男春秋


言莘寸观点

乾隆皇帝弘历作为中国历史上命最好的皇帝之一,一生颇富传奇色彩!

整个大清王朝的盛极与衰败皆由他起,这是什么原因呢?

  • 弘历作为皇帝的个人作用

乾隆皇帝弘历上位的过程可以说是毫无波澜,小说里面写的夺嫡的惨烈与他基本没什么关系,一生又没病没灾,多子多福,命实在太好!

乾隆继位后政治施之以宽,一改雍正的严苛,政治风气为之一新;

经济上多次普免钱粮,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又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以及传统经济,整个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文化上又以《四库全书》为代表,为传统文化典籍的保存起了很大作用;

军事上平定准葛尔、大小金川,将新疆彻底纳入中国版图;彻底实行归流

,强化对西藏的控制,同时又成功抵抗沙俄在北方的侵略;

近代中国版图至乾隆彻底稳固!文治武功堪称一流!

但是与此同时,乾隆本身好大喜功,特别是执政后期,大兴土木,吏治败坏,政治腐朽,以致农民起义遍布大江南北,这些完全是他个人的责任

  • 清王朝的先天不足

清朝由女真入关建成大业,虽比之元朝蒙古的统治大大进步,但终究是外族,作为统治者自然十分清楚乃至于警惕;

于是大兴文字狱重满抑汉,乃至于闭关锁国等等许多看似不合理的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无非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而不择手段罢了!

  • 历史与时代的局限性

就封建时代而言,清朝的专制统治已经到达了巅峰,乾隆的许多举措都有力巩固甚至加强了这个统治,这对于传统的封建社会当然是好的;

但是反过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你加强了专制,就必然抑制了创新思想与进步力量,例如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就是必然;

这样看来,乾隆的个人能力很强反而影响了国家的变革与进步!

最后就是外部世界变化太大了,工业革命的力量太伟大了,以至于让当时的中国有桃花源人不知魏晋的茫然无知,后面的劫难就成必然了!


言莘寸


就你所说的也是一方面原因,有不同程度地消耗了国力,进而加速了清朝由盛转衰的步伐。

与此同时,清朝长时间累积的矛盾一朝爆发,葬送了上升的国势。乾隆统治后期,政治腐败不堪,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竞显搜刮民脂民膏之能事,致使政治局势诡谲多变,下滑趋势已不可避免。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堕落之外,地方上也是民变、起义四起,狠狠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根基。

另外乾隆的放任、不作为,加剧了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晚年的乾隆皇帝,自诩为“十全老人”

,志得意满,全然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却只顾自己的贪图享乐。曾先后“六下江南”,肆意广修园林,以致劳民而伤财,经济颓势初见端倪。又放纵以和珅为代表的官员,中饱私囊,大发横财,逼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有苦难言。反观朝廷,却是沉醉在了盛世之中,不可自拔,自认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殊不知老百姓早就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否则也不会爆发“白莲教”起义、“川楚教乱”“林爽文事件”了,可谓狠狠发了清廷一巴掌。不过,清朝统治者对此是全然不知的,有的也只是尽力血腥镇压罢了。

再加上继承者道光帝,没有了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思改革,而且掌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虽然在上位之初,宰了和珅祭旗,获得了一些人心,但是后期平平无奇的表现,还是让朝野失望透顶了。譬如没有解决好人口和土地的问题,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继而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总之,清朝的衰落不可避免。诸如“改土归流”、平等各种叛乱等,算是最后的辉煌吧!毕竟,有盛有衰,内政的好坏决定着国家的前进方向。


史过境迁客


后人在整理清朝历史时,常将“康雍乾”盛世作为清朝圣明君王的最得力之作。其实,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国内没有出现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几次平叛乱和对外战争都是胜利,这些造就了“国家稳定繁荣”假象。其实,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多少问题被表面现象掩盖,从乾隆中后期开始,整个王朝衰败的车轮已经开启并加速。

乾隆皇帝将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改个为中央派遣官员管理,还解决了新疆蒙古的叛乱,就是这些成就让乾隆皇帝开始好大喜功,大兴土木,贪图享乐,宠信贪官,导致全国的吏治非常腐败,乾隆还大搞“文字狱”,禁锢文人思想。乾隆后期,八旗军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大小金川战役加重国家负担。

最严重的还是乾隆制定的“闭关锁国”政策,当西方列强工业科技飞速发展,清朝还是死守三分地,温饱就行,不会居安思危。“闭关锁国”使清朝越来越落后,百姓生活也越来越艰难,国内贫富差距大,加之近乎3亿人口,自给自足的“天朝大国”正在沦为“人间地狱”。

终于,积重难返,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清朝国门,中华民族开始了100多年的屈辱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