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事,焦作再次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

为这事,焦作再次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

我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

邀请我市医疗卫生工作者代表分享战“疫”故事

(点击☛现场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为这事,焦作再次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

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焦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邀请我市医疗卫生工作者代表分享战“疫”故事。这是我市第二场“‘疫’线英雄”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主任李旭华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3万余名医疗卫生工作者逆行而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无私大爱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自1月27日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到2月27日最后1例患者出院,我市共报告疑似病例99例,其中排除67例,确诊32例(治愈31例),全省第二家实现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三清零”,做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奋力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发布会上,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护士长刘艳华、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预防控制科科长任东、孟州市中医管理局局长朱云彩,修武县人民医院分院护理部主任、修武县隔离病区护士长李东岩,武陟县圪垱店乡卫生院院长马雪娥、温县黄河街道盐东村卫生室医生梁红玉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战“疫”经历和感悟体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婧 报道

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

为这事,焦作再次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

《焦作日报》2020年4月23日03版

为这事,焦作再次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

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现场。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鑫 摄

任东:许多战“疫”先进典型就在身边

“我只是众多疫情防控工作者中的一员,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战‘疫’先进典型。”在昨日举行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任东说。

任东是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河南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经历过霍乱、“非典”、甲流、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主要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防控指导工作。

走上发布席,任东没有过多介绍自己。他说,援鄂抗疫英雄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我市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市疾控中心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检验科的二胎哺乳妈妈张云杰,毅然给小宝断了奶,勇敢地走进PCR实验室,每天与病毒较量,曾经连续奋战54个小时;入党积极分子高源,顾不上未满周岁的孩子,义无反顾奋战在检验一线;流调防控组的许小利,50多天没回过家,经常通宵分析疫情数据和流调信息,汇总报告重要信息;流调组的牛政、王军和徐军等,坚守在疫情重点地区流调岗位上,指导并直接参与聚集疫情和疑难病例的调查处置,发挥了“侦察兵”和“战斗队”特殊作用。

据了解,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该中心党委和第二党支部,以及黄小刚、任东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通报表扬,王卫华、高源等4人受到市人社局的记功和嘉奖。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婧 报道

梁红玉:二十年坚守诠释医者仁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温县黄河街道盐东村村医梁红玉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

农历腊月二十六,梁红玉和丈夫一起回了6年未曾回过的娘家。刚进门,就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她知道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就马上返回了工作岗位。

梁红玉曾参加过“非典”疫情防控工作,有一定经验。回村后,她立即开始摸排,对排查出的11名相关返乡人员登记造册、居家隔离,并进行体温监测;为村里的各个卡点配发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除了疫情防控,她还坚持正常接诊,慢性病随访、新生儿访视和产后访视等,每项工作都有条不紊。

梁红玉扎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已有20年。2000年,许多移民村从新安县搬迁到温县,温县就在盐东村附近设立了一个移民社区医院,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的梁红玉和爱人高志强以及另外两名护士,受乡镇卫生院委派首批下乡支援成为村医。按当时的规定,下乡支援人员实行轮换制,每半年轮换一次。数年后,包括高志强在内的多批支援人员都相继回到原单位,只有梁红玉一个人留在了村里。她说:“盐东村距离县城比较远,群众看病拿药很不方便。医生的职责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就留在了这里。”

最近,在“村企联建”活动中,一家企业出资帮助村里新建了一个高标准卫生室。“我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能够更好地服务乡亲们,也就更不愿意离开了!”梁红玉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婧 报道

马雪娥:忍悲战“疫”尽显家国情怀

马雪娥是武陟县圪垱店乡卫生院院长,从事基层卫生工作已有30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所在的卫生院不仅承担着圪垱店乡和木栾办事处两个乡镇(街道)6万人的疫情防控工作,而且还负责辖区内近百家企业的疫情防控指导工作。

疫情发生后,马雪娥始终冲锋在前,超负荷运转。和她亲如母女的婆婆因病住院治疗,白天由马雪娥两个妹妹和老父亲轮流照顾,晚上她和爱人才能抽空到医院照料。就在农历腊月二十九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她的婆婆病情恶化转入ICU,1月26日晚去世。马雪娥的爱人是家里的独子,又是一名基层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干部,分管着8个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老人的去世,让夫妻俩非常悲痛,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马雪娥和爱人强忍悲痛,把老人的遗体存放在医院太平间,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才简单办理了丧事。面对家事与国难时的抉择,马雪娥夫妇压力倍增。她说,这分压力来自于对家人的愧疚。马雪娥夫妇的忍悲战“疫”故事令人钦佩,也得到了亲朋好友和乡亲们的理解和支持。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婧 报道

李东岩:党员就要冲在前

“作为一名党员,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不算什么。”昨日上午,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上,修武县人民医院分院护理部主任、隔离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李东岩如是说。

修武县人民医院是该县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不管是作为党员,还是病区的护士长,在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就该义无反顾冲在前,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疫情发生后,李东岩毅然报名上了抗疫前线。

在进入隔离病区之初,李东岩和同事张国胜、李进忠、薛文静4人亮出党员身份,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成为隔离病区中的“党员担当”。是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张国胜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在病区开展中药治疗。支部委员李进忠负责整个病区的防护安全,严格把控医护人员穿脱隔离衣防护服的各个细节,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年龄最小的党员薛文静,放下年幼的孩子,冲向抗疫第一线,大家都不知道她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直到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她仍坚守在隔离病区。2月6日,在李东岩等4名党员的影响下,隔离病区其他14名一线医护人员同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婧 报道

朱云彩:守护人民健康安全疾控人义不容辞

“孟州市疾控人员中30%经历过‘非典’疫情的历练,有着高度的敏锐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刻,生病未痊愈的上班了,请假未到期的上岗了,马上要退休的再次斗志昂扬,已经退休多年的主动请缨重返疾控队伍。”孟州市中医管理局局长朱云彩说,“我深深体会到了疾控人的意志之坚。”

庚子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即将退休的朱云彩兼任孟州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还不到一个月。凭着35年的公共卫生工作经验,她带领团队精准分析、快速反应,抢先备足了防护服、隔离衣、口罩等防控物资,夺取了疫情防控的主动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冷静应对,利用中医管理局的优势,组织该市中医院和民营中医诊所加班加点熬制中药汤剂,先后为全体医护人员、武汉返乡人员、湖北返乡人员、复工人员和各村卡点值守人员发放中药汤剂,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工作。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确保孟州一方净土。

朱云彩说,孟州市疾控中心全体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都不只承担某一项工作,全部是一专多用,干完流调干消杀,干完消杀上卡点,上完卡点再进企业,进完企业再进银行,进完银行再进学校,进行复工复学前培训,作现场指导。抗疫斗争中,疾控人争先恐后、忘我奉献,用实际行动守护孟州人民的健康安宁。作为疾控人,我们无上光荣。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婧 报道

刘艳华:到一线救治患者是我的责任

刘艳华是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护士长,已在传染病护理工作岗位工作20年,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战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向所在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她说:“到一线救治患者是我的责任,我必须这样做。”

得到批准后,刘艳华带着护理团队先后在医院的疑似病区和确诊病区工作了22天,每天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她们除了负责对患者进行日常临床护理,还负责整个病区的环境保洁和消杀工作,以及病区所有患者和家属的一日三餐的配送,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的处理。每次进入病区完成当班的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体能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每次进入病区前,她都不厌其烦地督促大家严格按流程作好个人防护。

按照“一患一案”、精准施治的原则,刘艳华和她的护理团队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不断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有一对需要隔离治疗的夫妻,妻子被确诊后要从疑似病区转至确诊病区,两人情绪十分烦躁。刘艳华和科主任商量后,立即对两位患者制订了一套心理治疗方案,进行心理干预。这对夫妻经过精心治疗后,很快康复出院。

让刘艳华没想到的是,出院后的这对夫妻一天打来电话,他们一句“看不清你的模样,但你的声音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 的话让刘艳华泪流满面。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婧 报道

编辑:李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