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孤独类型

  1. 最孤单群体是大学生和年轻人;

  2. 害羞导致孤独;

  3. 孤独可从早期生活迹象中找到;

  4. 社交能力相对比较容易学习。

4道判断题先给大家先停顿一下猜猜看(T/F)

咱们可以带着问题或自己的答案往下看。

孤独的性质及普遍性

人的孤独产生于与他人的互动关系未达到个人需求或无法满足个人期望的时候。当然,每个人对社交的需求形形色色,因此,如果你不会因为自己社交圈子的质量和数量而感到沮丧的话,你就不一定会“孤独”,换句话说,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人,独处的人未必会感到孤独(想起了我们的大老师)。

  1. 孤独类型

孤独类型有两种分法,第一种是根据不同类型关系的缺失来分,可细分为6种:

6种孤独类型

一、人际交往型孤独

这是由失去一段感情所引起的。

6种孤独类型

举个栗子,王家卫的

戏中分手后的金城武小哥,为纪念前女友而疯狂买凤梨罐头,也许是为了填补心里缺失的那块吧 QwQ

二、社会型孤独

这是由个体被边缘化,或者孤立排挤所引起的。

6种孤独类型

这一类孤独在校园中常见,比如之前的高分韩国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孤立与排挤的故事。小女主李善是个长相普通,性格内向,家境一般的四年级小学生,备受孤立与排挤,在玩躲避球比赛时往往最后一个被纳入队伍。

李善的境遇是很多曾受过排挤的人的成长写照,被孤立的尴尬和无助,让观者揪心。

三、文化型孤独

当一个个体(属于一个不同的文化)感觉不能融入其所进入的新的文化环境时就会感受到文化型孤独。

6种孤独类型

中的黑木智子可谓是感受到了社会型孤独+文化型孤独

进入一个新的高中环境,面对的是高中生文化,既包括了穿着打扮,交流形式的转变,失去旧有的人际关系也让性格本身比较害羞,社交能力较弱的智子在高中生活中过的坎坎坷坷。

6种孤独类型

早期有不少电影讲文化冲击的(culture shock),那时候跟今天相比那种孤独的感受就未必那么深了,现在手机在手,老朋友和家人们都是触手可及。

这个电影讲的是外国人去东京工作生活的各种文化习俗上的不适应

留学党估计看了能有一些共鸣

克服、或者说适应自己的文化型孤独,几乎是作为一个进入新文化环境的萌新的必经之路。

四、智力型孤独

这是一个个体与其周围人的智力,或教育水平脱节的结果。(要么是顶尖学霸要么是学渣才会有的孤独感受)

6种孤独类型

天才少年弘树

名侦探柯南这部剧场版中出现的天才少年弘树可谓是智力型孤独的典型。作为10岁就开发出人工智能的天才少年,日本无法为他提供一个合适的教育环境,因此弘树与周围的同龄人格格不入,没有共同话题,倍感孤独。

五、心理型孤独

这是由于一个个体经历了心理创伤,不能被他人所理解而造成的一种被隔绝的孤独感。

6种孤独类型

说到这个类型,UP脑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一个好莱坞过气明星的孤独传记。请点击此处输入图

这部戏算是把孤独给谈透了。马男就是我们丧的不行的一个写照,虽然周遭有趴体有朋友,但这个并不能补上马男的内心的空洞(因为社交对应错了孤独类型)。

六、临终型孤独

这是由行将就木的人所经历的感受。其实也是一种别人不能体会(没错一体会你也是命不久矣)只好自己默默承受的人生必经的最终站。

6种孤独类型

作为本季10月新番的倒A档,我们可以跟着得了胃癌末期的老爷爷来一次,面临临终型孤独的,自我成长。

6种孤独类型

……噢不,是变身成老年版终结者开始自己第二次生命

如果紧跟教科书的节奏,还有通过时间长短来划分孤独的类型的,我们有短暂的(transient) ,过渡期(Transitional),到长期的(chronic)孤独类型,就是如字面上的含义这里就不多叙述了。

如果问大家孤独是怎样一幅画面

可能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个孤寡老人望着窗台发呆的黑白剪影。事实上,最容易感到孤独的人群并不是老年人,而是青春期和年轻人(Snell & Marsh, 2008)那中国是不是如此呢?

白先勇不是写过篇文《寂寞的十七岁》,青春期这个时候算是自己觉得最不受他人待见的阶段。在学校作为独行侠的白先勇那时候自卑,性格孤僻,害羞

他那段十七岁的孤独往事与我们每个人青春期时的经历多多少少都很相似。

大学生也是常容易感到孤独的人群,

研究表明 (Knox, Vail-Smith & Zusman, 2007),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孤独。

此外,随着年纪增长,人们孤独的感受反而递减 (Snell & Marsh, 2008)

emmmmm……

现在再问我孤独的肖像画的话,

我的回答会是提着酒瓶醉醺醺走在街上的大学僧(doge脸)。

孤独的根源:早期成长经验+社会趋势

一 早期成长经验

个体早期被同伴拒绝的经验是导致长期孤独的一大关键。其中,那些攻击性强或者沉默寡言的小孩们更容易被同伴拒绝。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孩童时期这种不正常的性情呢?其中一个因素是早期的亲子互动发展出的不安全依恋(insecure attachment )类型。不同的亲子互动关系会使孩子发展出不同的行为(比如攻击性强,冷漠,争强好胜,过度依赖等),容易使孩子受到同伴的拒绝,从而进一步导致了这些行为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二 社会趋势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各种娱乐方式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变弱,社交网络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孤独感由此产生。社交网站用的越多,越孤单(适用于大学男性)。

孤独的关联性:

一 容易害羞的人有孤独的倾向

害羞是指个体处于人际关系中时感受到的不舒服、顾虑、和过度的谨慎。

害羞的人

(1)往往羞于表达自我,

(2)对他人的回应更为敏感,

(3)更容易感到尴尬,

(4)焦虑时身体的反应更大(脉搏加快、脸红、腹泻等)。

不过,害羞往往在特定的情形下表现出来,比如向他人求助时,或者跟一大群人交流时。

二 社交能力弱的人更容易感到孤独

寂寞的人群对交谈对象的回应往往更少,并且更专注于自身。他们比起不感到孤独的人群,往往说得少一些。而且,他们似乎不怎么敞开心扉,跟周围的人保持着距离感。

这种互动交流上的问题,很多时候,源于害怕被拒绝的心理。

那些有“被拒绝恐惧症”的人往往以为自己发出的兴趣信号足够明显,实际则并非如此。

这种现象并不仅存在于西方社会,中国社会和日本社会也有相似的现象。

6种孤独类型

汤浅政明x森见登美彦自动画之后第二次合作的作品 请点击此处

男主人公总是用各种"刻意撞见"的巧合来引起自己钟意的后辈学妹的注意,然而,这种似乎男主认为是在释放爱意的“兴趣信号”往往被积极生活的学妹给无视。

三 归因风格

被拒绝的经历容易使个体对人际交往感到悲观。

如果孤独的个体认为“自己孤独是因为自己本身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这样的不健康归因毫无疑问会加深孤独感。

再讲一次,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克服孤独:

1.网络

网络是克服孤独感的一种方式,但同时,网络也是双刃剑。

网络对于那些忙碌的人或者活动范围有限的人而言无疑是福音,网络能够维持和以往朋友的联系,并减轻一个人的孤独感,社交网络(微信)上的友谊还能使人感受到他人的支持。

对于有社交焦虑的人而言,网络上的互动避开了面对面的交谈,能够减轻焦虑感。但另一方面,如果孤独的人投入了很多时间在网络上,跟他人的面对面交流时间就会减少,不利于他们自身发展良好的线下关系。

2.不让自己陷入断绝社交的陷阱

听歌、玩游戏都可以作为应对孤独的短期策略,但如果长期如此,对于一个人交到现实世界的朋友是毫无帮助的。研究表明,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将时间投入于课业之外的社交活动,有利于减轻孤独感。

3.打破归因风格的次元壁

对自身的孤独感进行正确归因非常重要。

如果个体将自身孤独感的原因归结为“是因为我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那么解决方法就会是积极寻求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

如果个体告诉自己“到一个新环境时,需要时间去遇到新的朋友”,那么解决方法就是积极建立新的关系,并且耐心使这些关系发展。

其实丧女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虽然她的状态是一个没有朋友的独行宅女,但是每一集的故事我们都看到了为了能在新环境交上新朋友,努力的身影(虽然很多时候她搞错了自己的归因风格)。

总之,良好的归因风格会导向积极的应对方式。

4 提升社交能力

孤独的人群尤其应当关注他人的言外之意(non-verbal language),表达自身的想法,积极倾听他人的想法,培养交流的技巧,发展自信的说话风格。如果你不喜欢刻意地去发展这些,或许可以通过培养和发展加深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慢慢锻炼结交同好的能力。

本篇内容大部分来自心理学教科书!!

使用的案例来自编辑的安利小清单!!

来推我敲我们呀!!!!!!

(比心心心心心)

编辑:酱紫 /Nami酱

引用:

Snell, J. C., & Marsh, M. (2008). Life cycle loneliness curv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45, 26–28.

Knox, D., Vail-Smith, K., & Zusman, M. (2007). The lonely college ma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s Health, 6(3), 273.

大家可能不熟悉的临终型孤独可以参考这篇:

Ettema, E. J., Derksen, L. D., & van Leeuwen, E. (2010). Existential loneliness and end-of-life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 31(2), 141-169.

参考的心理学教科书:

Weiten, W., Dunn, D. S., & Hammer, E. Y. (2014). Psychology applied to modern life: Adjust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Cengage Learning.

可穿墙的延伸阅读:

https://psych2go.net/psychologically-loneliness-many-friends-feeling-disconnected-rest-world/

http://psych2go.net/is-loneliness-a-positive-aspect-of-lif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