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杀死所有厨子?原因竟在李建成那

就这样,时间走到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六月,走向了玄武门之变。在叙述玄武门经过之前,将稍前一段时间里,李渊、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等人的状况介绍一下:李渊已有杀李世民之心,只是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六月,丁巳,太白经天。”条下有一段记载①: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于上,上信之,将罪世民。……元吉密请杀秦王……上不应。

李元吉直言建议李渊杀掉李世民,李渊对他的建议没有丝毫反驳批评的意思,这就表明他内心已经有了杀掉李世民的心思,而他“何以为辞”的言语则表明他的这一决心还不够坚定,犹豫不决。突厥入侵,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征抗敌,得到李渊许可。李元吉乘机将忠于李世民的猛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调入北征的军队,秦王府的卫队也在调动之列。他们还计划在出征的时候,借李世民前去饯行的机会将其杀死。《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有如下一段记载: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杀死所有厨子?原因竟在李建成那

▲电视剧《贞观之治》中,齐王李元吉设宴宴请李建成与李世民,齐王妃为李世民献上鸩酒。


这段记载在前文引用李元吉建议杀李世民的段落之前。李世民吐血之事,按《通鉴》文字记载,显然是因为李建成在酒中下了毒。然而后人对此记载颇为怀疑,认为是史官造假。怀疑的理由不外两点,一是在两方的争斗已经到了这样的你死我活的关头,李世民为何还敢轻身前去赴宴并放心吃喝;二是若李世民果真中毒甚深“吐血数升”(这里的数升不应看成实数,只是表明吐的不少,情况严重),那在仅仅三天后的玄武门之变中,他怎么能够像个没事人一样生龙活虎。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杀死所有厨子?原因竟在李建成那

▲电视剧《贞观之治》中,齐王李元吉设宴宴请李建成与李世民,李世民将计就计,饮下一小口鸩酒后倒地不起。


对于第一点,其实很好解释,虽然两方已经势同水火,但毕竟都是皇子,又是一朝之臣,表面上的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李建成和李元吉计划在出征的时候,借住李世民前去为他们饯行的机会将他杀死,也说明了这一点。另外,李世民并不是单身赴宴,至少有扶他还宫的淮安王李神通等这样一些重要人物同时在场。对于第二点,则纯粹是误读史书。《通鉴》此卷在六月丁巳(即六月初一)条下,所记的,有李世民派温大雅镇洛阳,派张亮前去洛阳接纳山东豪杰,他为此而被李元吉告发下吏考验以及他无论如何也不开口最终被释放的事情;有这次的李世民饮酒吐血之事,李渊因此而打算让其前往洛阳镇守以及最后改变主意的事情;有“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于上,上信之,将罪世民”,得陈叔达进谏乃止,以及①所引用的段落中所言之事;有“秦府僚属皆忧惧不知所出”,房杜、长孙无忌等人进言劝李世民诛建成、元吉的事情;有李建成李元吉收买尉迟恭未果,试图派刺客将其暗杀,刺客不敢下手等等的事情……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杀死所有厨子?原因竟在李建成那

▲电视剧《贞观之治》中,正在劝说李世民的长孙无忌


李世民已经感到了局势的严重性,又因为东宫官员王晊的告密,得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已经下了铤而走险的决心,他的打算是在李元吉对他动手之后“以义讨之”。但在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张公谨等人的强烈反对和劝说下,放弃了这个计划,决心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计划之前展开行动。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六月初四,在这短短的数天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生这么多的事情,《通鉴》在记载某一重大事件时,往往将事件的前因与相关线索放在该事件的正文之前,便于读者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因为《通鉴》将李世民吐血之事放在六月初一条下,就认为这是在六月初一到六月初四之间发生的事情,是缺乏对《通鉴》的基本认识所至。

因此这两点看上去很有说服性的质疑理由事实上都是靠不住的。而玄武门之变后发生的一件不为大多数人所注意的小事,更是从正面给出了李世民吐血乃至中毒是真的证明。

《新唐书·任瑰传》中有如下一段记载:瑰弟璨,为隐太子典膳监。太子废,璨得罪,瑰亦左授通州都督。

《旧唐书·任瑰传》中所记如下:高祖将之晋阳,留隐太子建成以托于瑰。义师起,瑰至龙门谒见……隐太子之诛也,瑰弟璨,时为典膳监,瑰坐左迁通州都督。

玄武门之变后,东宫旧臣几乎无一获罪,甚至对杀了敬君弘的冯立等人,李世民也未进行追究,但他却对一个小小的东宫典膳监任璨下手,甚至牵连到了他身份不低的哥哥任瑰,这没有相当的理由是难以想像的。而身为东宫典膳监的任璨,想要制造这样的理由,基本上只有在饮食上做手脚才有可能。因此,李世民吐血以及吐血是因为李建成下毒的记载是可靠的。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傅奕星谏的事件:


六月初一,太白经天。六月初三,太白复经天。在第二次发生太白经天的天象后,掌管天文历算的太史令傅奕,在当天给李渊上了封密奏说:“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这种天象和解释,在那时是可以作为谋反的确切证据的。据近人科学考证,所谓的太白经天的天象,在当时确有发生。


李渊将这封密奏交给了李世民,想要让他自杀。李世民没有选择自杀,而是也给李渊上了一封密奏,诬告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封密奏的具体内容,为李世民带了重大的成果:李渊先是“愕然”,然后回答他说:“明当鞫问,汝宜早参。”(《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要在第二天的时候,在裴寂、萧瑀、陈叔达等重臣的陪同下,让他们三兄弟当面对质。


第二天(六月初四),就发生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这里将其经过叙述如下(主要依据《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的相关部分):


首先,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等人伏兵玄武门。


紧接着,李渊的嫔妃张婕妤,从李世民的密奏中得知了他的意图,派人将消息报告给了李建成。李建成与李元吉商量,李元吉打算采取严兵防守,“托疾不朝,以观形势。”的办法,李建成则认为军队的防备已经足够严密,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最后两人一起前去朝见李渊。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杀死所有厨子?原因竟在李建成那

▲电视剧《贞观之治》中的张婕妤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杀死所有厨子?原因竟在李建成那

▲电视剧《贞观之治》中的李建成和李元吉


此时李渊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召集到了身边,等着三个儿子前来对质。


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穿过玄武门走到临湖殿的时候,感觉到了变故,企图返回东宫。李世民从后面呼叫二人停下,李元吉回头张弓冲他连射三箭,但心慌意乱之下没能射中,李世民一箭将李建成射死,此时尉迟敬德率领七十余人赶到,将李元吉射下马。然后是李世民的马失去控制跑到了树林子里,他本人也因为腰带被树枝挂住了,倒在地上起不来,李元吉夺了他的弓准备绞杀他,结果被尉迟敬德赶走并杀死。


消息传到了东宫和齐王府之后,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将领,率两府精兵两千人前来攻打玄武门。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多亏神力惊人的张公谨独力将大门关上,玄武门才没被攻破。


当时在玄武门宿卫的军队(直属皇帝本人的武装力量),大多持观望态度,只有敬君弘挺身助李世民作战,他的亲随劝他观望一下,等兵力集结起来后再列阵出战。敬君弘没有听从亲随的意见,与同是玄武门守将的吕世衡一同冲出玄武门作战,结果两人都战死了。


眼见无法将玄武门攻破,东宫将领薛万彻就率兵转而进攻秦王府。此时秦王府的兵力大都在外,府中的守卫能力极弱,守卫的将士都很担心害怕。尉迟敬德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割下来,送到秦王府示众给东宫、齐王二府的兵将看,二府的兵将因而溃散,薛万彻和冯立等人也逃跑了。


此时李渊正在海池乘舟游玩(海池在太极宫后,玄武门之内,太极宫的第一大宫殿太极殿是唐前期皇帝视朝听政的地方),李世民派全身披挂,手持长矛的尉迟敬德去面见他。李渊大惊失色,问他是谁作乱及他此行的意图,尉迟敬德回答他说:“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杀死所有厨子?原因竟在李建成那

▲电视剧《贞观之治》中的尉迟敬德剧照

李渊询问身边的大臣该怎么办,萧瑀、陈叔达回答他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咎由自取,并劝他立李世民为太子,表示这样就不会再发生什么事端了。李渊表示这立李世民为太子是他的夙愿。


此时东宫、齐王府的兵将仍在与李世民的秦王府将士作战,尉迟敬德就请求李渊颁布亲笔诏旨,将他们都交给李世民处分,李渊依言下旨。李渊的圣旨宣布后,战斗便停止了。


然后李世民觐见李渊。


然后是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被处死。


最后是下诏赦天下,稳定局面并为这一事件定性,同时“国家庶事,皆取秦王处分。”至此,玄武门之变宣告结束。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杀死所有厨子?原因竟在李建成那

▲《贞观之治》李世民剧照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杀死所有厨子?原因竟在李建成那

▲玄武门遗址,图片来源wik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