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已然走到末路,为何有些人还是“愚忠”隋朝呢?

悟心女徒


关于隋朝的灭亡,我们先来看看最直观的原因:

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导致农民大规模起义,最终推翻了隋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杨广正是因为没有得到民心所以失去了天下!

这样来看,隋朝尤其是隋炀帝应该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事实是那样吗,其实不然。

隋朝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是用繁荣一时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开国初年隋朝在隋文帝带领下对政治、经济、军事、农业都进行了改革,仅仅用了十年时间隋朝便开创了有名的开皇之治,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有人会说,隋朝兴盛于隋文帝,衰败于隋炀帝!这句话对也有不对的地方,隋文帝的开明,包容使得隋朝初年国家日益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而后来的杨广更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他比杨坚更强势,更激进,他要做汉武帝那样的人,我们只是看到了他的暴政,他的不择手段,看到隋朝葬送在他的手中,但仔细分析一下,隋炀帝的功勋并不比文帝少!完善科举制度,开凿大运河,一千多年来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他灭亡的原因是用力过猛,滥用民力,百姓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起义!

皇帝也是人,每个人的性格、思想、作风等都有所不同,胜者王侯败者寇,历史有时候只会记得结果而不去看重过程。

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它把分裂了多年的国家从新实现了统一,它开创了一个开国即是盛世的局面,本来这是一个王朝的开始,却在自己努力向上的途中遭遇了毁灭。

忠,既有忠臣也有忠民,历史的长河中,忠字早已流进了中国人的血液里,每朝每代无不如此,隋朝是一个开明理想的朝代,我觉得隋朝所有的愚忠不是愚昧的忠诚,而是自我良知的忠诚!


风轻云淡品趣史


很简单,历朝历代不乏忠臣义士、为国捐躯者,审视隋朝自然也不例外,爱国者比比皆是,从不缺乏。毕竟隋朝是他们的家园、归宿,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所谓的“愚忠”只是敌人冠以的伎俩而已,完全就是一顶污名化的帽子,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

换言之,所谓的“愚忠”是对手炮制的道德孤立,以及分化之策。

试问不“愚忠”,那要干什么?是要投降吗?恐怕敌人也不得而知了。另外,“愚忠”的归结点是“忠”,而“愚”仅是方式的不对,无伤大雅。因而,“愚忠”最怕从敌人口里说出来,作为招降的话术了,那实在是太卑鄙了,太自己为是了。又在某种程度上,“愚忠”可谓是大忠,不可或缺,只需加以引导便可。如此,有些人“愚忠”隋朝,完全可以说的过去、说的通,不必讶异,更不必冷嘲热讽,显得高人一等了。

却说“隋朝已然走到末路,为何有些人’愚忠’隋朝呢?”第一,隋朝已然走到末路,可有些人没有看到、不自知,故依旧忠心于隋朝,请问他们如何自处?算不算“愚忠”分子呢?第二,即使如此,但有些人“愚忠”依然存在啊!更遑论不管隋朝是好是坏,总有一大批忠贞不二之人,兢兢业业为国效力或“效忠君王”,不知道这些人算不算敌人口中的“愚忠”?恐怕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况且,有些人“愚忠”隋朝,不代表隋朝“忠臣”就少了。恰恰相反,为隋朝拼命的人很多,也包括一些平民。诚然隋朝要亡、要完蛋,也要尽一份忠心不是,因为这就是气节、大义,多么大义凛然,足够彪炳史册了。

总之,有些人“愚忠”隋朝要分开来看,究竟是真的“愚忠”,还是敌人说的“愚忠”,两者差别大了去了,切忌混为一谈。


史过境迁客


这是在古代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隋朝。比如商朝的闻仲,宋朝的文天祥,三国时期的田丰、审配,明末的郑成功……

这种现象不同阵营的人看起来是有不同的看法,后期的变革者认为是“愚忠”,是陈旧腐朽,是旧势力的殉葬者!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文人武将骨子里的一种气节。我个人尊重识时务的俊杰,也敬佩从一而终的忠魂。之所以明知朝代将亡,也要成为他的殉葬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古人一直有忠臣不侍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传统观念。在变革彻底的今天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不得不说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承。在这里我不对他进行评述无论它是糟粕还是精华。

第二:传统儒家文化讲: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在古代讲究气节尤其将忠排在首位,臣子忠于君王,甚至愿意为君王付出性命。这种忠诚不仅可以看作是对君王效忠,更可以看作是对儒家文化的效忠。

第三:在古代不忠的代价很高,对君王的叛变一般被认定为叛国。叛国罪不单单是,对个人要进行肉体消灭,要累及家人的。所以有的人宁可自己死,也不也不敢背叛自己的君王,因为君王毕竟有几百种可以让自己和家人消失的办法。

第四:在任何国家约束普通人行为的是法律,约束地位高级的人往往是青史。青史留名是每一个人都想拥有的朴素愿望。这种愿望往往比法律更加的要求人的自律性,所以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而文天祥也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五:一个人再好总会有仇人,一个人再坏总有知己,士为知己者死。所以有的“愚忠”,不单单是忠于朝廷,更是忠于个人。不是对权利的忠诚而是友谊的忠诚,也有可能是对自己的忠诚。

所以我想说忠诚只有一个标准,不论是不是愚忠,那就是从一而终。并不在于这个朝廷是否给予他人发富贵,也不在于这个末代皇帝人品怎样。因为有的人注定要成为时代的殉道者,旧世界的殉葬者,君王黄泉路上的引路人。

淦珩读历史,读的是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